大会逐字稿系列 |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百病之源”—不容小觑的焦虑(上)
摘要:今天的时代大家都在说,孩子太不容易了,其实做父母一样很不容易,孩子面临困难和挑战需要父母的支持,父母不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状态,同样也面临困难和挑战。焦虑的父母往往会培养出焦虑的孩子,孩子的很多情绪其实都是习得的,如何支持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及需要,也是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表达的心声,父母也才能有机会更好地支持孩子、真正地帮助孩子,整个家庭共同成长。
对谈人:田宏杰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研究所负责人
主持人:
全球云端的伙伴们,大家上午好,这里是第14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心理会客厅的直播现场。欢迎您的收看和关注。
我是今天的节目主持人岳一格,来自1879的第7期班,今天是我们直播现场的第二天,今天在我们心理会客厅一共有7场直播,本场是第一场,第一场的主题是“青少年问题的百病之源—不容小窥的焦虑”。
今天我们请到的主讲嘉宾是台湾心理健康促进协会的理监事傅嘉祺老师,我们的对谈嘉宾是北京青少年政治学院及北京青少年研究所负责人田宏杰老师。
欢迎两位老师,今天的主题是关于青少年的焦虑问题,也是目前家长和老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家里刚好也有一个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所以今天我自己也特别期待两位老师的分享。
下面我们就有请傅嘉祺老师开始今天的分享。
傅嘉祺老师:
大家好,我是傅嘉祺老师。
我们今天要来谈的是青少年问题的“百病之源”,也就是焦虑情绪。
为什么我们会想要谈这个主题呢?
因为焦虑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其实在我实际接个案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青少年,他们都会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是敌意、愤怒的情绪,基本上一定会出现的就是焦虑,而且我们也发现当一个青少年有焦虑情绪出现的时候,通常他的原生家庭中可能也有其中一个是焦虑型的父母。
焦虑可能会导致各种心理的相关障碍症,例如大家可能听过的强迫症,或者我们有时提到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等,当焦虑已经超出正常范围的时候,就有可能会生病,而这个病可能不是吃药就能好的。
正常焦虑vs不合理的焦虑
焦虑跟抑郁是不同的情绪向度,我们知道抑郁可能是感觉到情绪的低落、失去自我价值感、活力下降。
焦虑可能有神经紧张、担忧、害怕、恐惧、不安等表现,这些都是焦虑向度的情绪。
首先要区分什么是正常的焦虑?什么是不合理的焦虑?
我们的情绪分正向跟负向,而不是以好或坏来区分。
负向的情绪其实是个调节的系统,当出现各种情绪的时候,都是在告诉我们自己发生了什么,所以当孩子们出现焦虑时,其实是生活中重要的价值跟目标产生了冲突,即理想的我是一个样子,真实的我却在另一个位置。
心理学上我们称其为“自我差距理论”,这个“理想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之间的落差越大,就会产生越多的负向情绪,因为这个冲突会引发忧虑和畏惧。
焦虑是一种模糊不安的心理感受,心理会慢慢影响到生理,开始可能会是血压升高,或者会有些生理的变化跟反应。
我们经常提到的比较多的是负向情绪,而且是过去的情绪,所以当孩子感到不安的时候,他一定是在过去有一些不愉快的经验,过去那些不安的经验让他对现在或未来感到焦虑和担心。
孩子的认知功能还没有那么好的时候,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焦虑、低落,所以我们在协助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去找到这些情绪的感受。
其实孩子的焦虑和害怕的情绪背后通常都有一些特定的事件,不过孩子自己可能是找不到的,所以我们在做心理咨询或是父母、老师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能够听孩子说。
什么叫“听孩子说”?
我们身为长辈,往往都很急着想帮孩子把问题都解决了,通常孩子碰到问题的时候父母都急着要告诉他该怎么做,详细到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可是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帮孩子处理情绪。
在处理情绪方面,在这里可以教各位两招,第一招是说出孩子的情绪,比如“你是不是正在生气?你是不是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你说出他的情绪跟状态的时候,孩子大脑的杏仁核就会被激活,他就比较容易平稳下来。
第二招不是问他怎么了,也不是要给他解决方法,而是陪伴着他,让他学习到情绪是需要协调处理和控制的。
这些讲的都是正常的焦虑,但正常焦虑有时会变成不合理的焦虑,而这个过程,正是因为父母常常跟孩子说,“你不要担心,你不要想这么多。”其实这句话是没有用的,父母越这么讲其实效果越差,应该去问问孩子他的担心是什么,或者是让孩子把他的担心说出来,这样才能够帮助他。
其实当孩子生病时,就是正常的焦虑已经变成了不合理的焦虑。
什么是不合理?就是已经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学习,例如他可能没办法去上课,或者是他在上课的途中,可能过度紧张、担心或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根本不能好好听老师上课。
我有个来访者,是一个17岁的女生,妈妈给了她很多的压力,她对于升学也充满极大的焦虑。
我记得她当时跟我说,“老师,你知道吗?我是一个不太有感觉的人。”
原因是有一次因为学校要期中考,对于考试她非常地焦虑,而且是力求能表现的好,当天她的状况是不小心受伤了,脚踝肌腱的部分其实是被撞出了一个洞,可是她没有跟任何人说,也没去保健室,她完全感受不到痛,因为她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焦虑上,因为担心不能好好考试。
后来她顺利地把考卷答完,但地上其实已经流了一滩血,同样考完的同学都被她的伤势吓到要晕倒了,而她还是感觉不到痛,对她来说这就是过度的焦虑,已经影响到她正常的感受。
可是当你问你的孩子说,“你知不知道你的焦虑是不合理的?”
她会告诉你说,“我知道。”
所以他们是知道自己的焦虑是不合理的,可是就是焦虑没法控制。
很多人会害怕坐飞机、害怕乘电梯、害怕去学校,他也知道学校并不可怕,或那是一个不合理的状况,可他就是会有莫名的焦虑。
他知道不合理,但不代表能做到不焦虑。
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的焦虑的状况已经超乎正常,也就是不合理的焦虑时,就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人际跟学习,引发孩子显著的苦恼。
我们最常碰到的情况是孩子已经在求助了,但很多家长会说,“他应该没事,应该只是最近要考试了紧张,睡一觉就好了。”
其实孩子的身心变化是已经发出了求助的信号,我相信孩子一定在更小的时候就有跟父母表达过求助,可当父母每次都把孩子的求助信息当做没事的时候,他就不会再求助了,所以他可以释放的窗口消失了,情绪不能够得到宣泄,就会从心理跟精神上转变成生理上的症状。
有些人是心理紧张,生理不见得紧张,所以在医疗上我们有时候会使用一个仪器,叫做“生理回馈仪”,同时观察来访者的主观感受跟生理的心跳及血压的变化,综合判断来帮助来访者。
另外我们会询问,假如来访者的症状不是由药物或一般医学状况所引发的,我们会考虑是否排除生理因素。
如果是生理因素引发的焦虑,当然是首先处理生理因素,当排除生理因素之后,就可以确定心里的压力跟困扰是主要的原因,那才是我们要去处理跟协助的部分,接下来也会介绍一些可能相关的心理障碍症,也是希望大家知道怎样比较用健康的方式去理解焦虑。
根据“倒u型曲线”,比如以压力为例,当没有压力的时候,其实没什么挑战性;压力很高的时候,又很难表现得很好。
也就是说,一个人当完全不焦虑的时候,不见得会投入;而太焦虑的时候也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适当焦虑的范围反而能够激发我们更好的表现。
我之前有一个做空姐的朋友,她就是一个焦虑性格的人,我只能说她是焦虑性格,不能说她是焦虑症。
她总是会有很多的担心,担心自己如果表现不好,会不会出一些状况,我就提醒她,“适当的焦虑可能会让你表现得更好,可是过多的焦虑不见得是好事,而且你是空姐,应该做很多的安全确保工作,你的工作就是要不断地确认乘客的安全。如果你的焦虑展现在脸上,我坐在你的对面,我应该会比你更感到害怕。”
所以她后来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接纳了自己的焦虑,跟自己的身心状态共处,因为她已经了解到,其实适当的焦虑并没有什么不好。
当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在一定范围的时候,其实是更能够提高对外行为的表现的。
调整焦虑的各种方法
肌肉放松训练
这里也会教各位一些方法,通常我们要做的叫做“肌肉放松训练”,流程大概是20~30分钟。
这个训练是做全身的练习,首先请你让身体处于用力的状态,持续地用力,这就是身体紧绷的状态。
然后再请你慢慢放松,假如“很紧绷”是10分,当很放松的时候,可能是0分或1分,这样来进行打分的自测。
这个训练到底是在做什么呢?
就是当一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肌肉松紧程度时,会带来心理的调整和变化,比如我透过自己的意念可以改变我的焦虑跟我身体的状况,当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就可以影响我的心理,就会有更多的变化。
所以通常面对焦虑相关的来访者,我们一定是首先协助这些青少年认识焦虑,从认知上知道焦虑可以在一个合情理的范围内,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是没问题的。
同时也是教会孩子提升自我控制感,假如可以控制自己的肌肉,可以区分肌肉紧绷的焦虑程度是8分,现在放松下来的焦虑程度是3分,孩子在感觉到控制感时也不会过度焦虑。
认知调整策略
这两个方法也是我们在认知调整上常用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消极的分析策略”,即转移焦点。
当孩子在焦虑、担忧、害怕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去玩手机游戏,玩手游的过程中,就可以不去感受自己的焦虑跟紧张,这就是分心的策略。
或是他刚开始失恋的时候,会试着去做其他的事情,在转移焦点的初期是很有用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拉长,总归还是要回来面对问题的。
第二个方法是“积极的投入策略”,例如正念冥想。
通常在心理咨询的历程中或个人成长历程中,会先用消极的策略,后面需要加上积极的策略,这两个可以搭配使用,就可以在做青少年辅导时缩短整个的历程。
什么是“积极的投入策略”呢?
也先教大家一些有用的方法,比如冥想,冥想是东方的产物,我们常讲的冥想,其实不只是专注在呼吸上。
有些概念需要先跟大家澄清,“正念冥想”指的是观察当下此时此刻的心情,当孩子处于焦虑的状态,不是要他处理焦虑,或者把重点放在感受焦虑上,而只是希望他专注在自己的状态里。
所以当我在教孩子冥想的过程中,我会教他简单的口诀,即“眼观鼻,鼻观心。”
首先会请他把眼睛闭起来,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会阻隔很多的外在刺激,当专注力放在自己的眼睛,也就是把专注力拉回到了自己身上,这叫“内观”。
所以先请他把专注力拉回到自己身上,然后把专注力放在呼吸的调节上,让呼吸逐渐缓慢、深长。
教孩子只要慢慢地吐气就好,当把气吐到底的时候,自然就会做腹部的收缩,就会变成腹式呼吸法,引导孩子慢慢地吸气、慢慢地吐气。
如果吸气、吐气各三秒的话,1分钟就是呼吸10次,你可以鼓励孩子训练慢慢地吸、慢慢地吐,如果吸气和吐气能够延长到10秒的话,1分钟就是呼吸6次。
在这个呼气、吸气的过程中,会帮助他稳定下来,而且重点是专注在呼吸的调节上,这不是分心的策略,而是说当处在焦虑的时候,可以专注在呼吸上。
学会了这个技能,同样也可以专注在课业,或专注在自己想要专注的地方上,所以这个策略其实教的是专注的技巧。
刚才说的“眼观鼻,鼻观心”的意思是说孩子其实有很多强迫的想法、焦虑的想法,你越是让他不去想,他就越在想,比如明明不想想到这个人,明明很想忘掉这个人,可就是在想他;明明不要只想成绩,不想去在意这件事情,可越不想在意的时候却越在意。
所以孩子其实最大的苦恼是他们会有强迫的思维,尤其是当很焦虑的,而且焦虑通常来自于强迫思维的时候,所以我们不是教他不去想什么,我们提供的策略是教他怎么样专注在呼吸上。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到,例如我在引导孩子做冥想的过程中,其实专注过程中有很多的念头会浮现在我们的四周,我会提醒这个孩子,“你只要知道它出现了就好,不需要去处理它,只是感受到它的出现,让它慢慢地退到幕后,你的专注力还是回到你的呼吸上。”
这样这些念头就会被安放在潜意识的层面,所以我们教的是很具体的方式,帮助孩子怎样去接近自己的情绪,才有机会变得更好。
行为、药物治疗
当然有些焦虑症是有各式各样的成因的,比如行为取向,会发现孩子的担心、焦虑、害怕,其实都跟行为取向比较有关。
例如孩子最怕什么?孩子可能会从讨厌学校到惧怕学校、拒绝上学,原本学校不见得是令孩子感到讨厌的,可能在学校遇到了挫折,可能是对考试或对某一个老师产生惧怕感,后来就延伸到对整个学校、整个跟考试或学习有关部分的惧怕,只要出现与知识有关的事情,就会焦虑、紧张、担忧、害怕、不安,甚至严重的会出现恐慌跟惊恐的状况。
我刚才也提到焦虑是失去认知功能的,即便知道焦虑不合理,但就是很害怕,而且会过度灾难化,夸大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甚至会内化到“今天学习不行,整个人生就毁了。”或“今天考试没考好,大学就考不上了,人生就毁了。”的信念。
这很像是整个大环境一直在告诉我们的,就是升学考试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只要你做出一个不好的决定,只要一个环节没有做好,整个人生就毁了。
所以孩子不是生下来就觉得人生会毁了,而是来自家庭及社会过度放大检视某些部分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生物医学的部分显示,焦虑症可能是在脑或神经传导的物质上出了问题,所以的确医生会使用一些药物,这些药物其实是在改善孩子的神经传导物质。
不过也要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孩子的焦虑是源于心理因素,药物只是帮助孩子感觉稍微好一点,也只是在生理上的调节,可是假如心理的问题没有解决,一停药就还是会出现同样的状况。
所以可以观察到,有些患焦虑症的孩子会严重到住院,可能吃了药的初期有改善,可是家庭、学校或他个人的心理没有成长,后面还是会重复出现之前焦虑症发作的状况。
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的行为
青春期为什么总是充满风暴?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正在成长和变化。
我永远记得当我开始读初中时,我的母亲问我,“为什么你跟小学的时候不一样了?”
我告诉她,“因为我长大了啊!”
我妈妈还是希望我回到小时候的状态,即便我努力地跟妈妈说,“我长大了,我是初中生了,请你学会跟初中生相处。”
可我妈妈还是常常以泪洗面,努力地跟这样的我相处,对我来说就是在整个动荡不安的青春期里,情绪反反复复,一会儿可能很好,然后过一会儿又不行了。
当然青春期是学习情绪管理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来观察情绪的“情”这个字,左边是心,右边是青,就是告诉我们青年需要练习处理情绪及了解自己。
我们的脑发育其实就是高等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冲动,包括自律的部分一直要到20岁才完成,所以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是我们需要协助孩子去处理情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
谈到这些是未来让大家知道孩子们是真的面临困难的,而这些困难也不是随着孩子长大就会消失的,这些困难来自于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也并不了解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所以我们需要协助孩子从情绪、从认知、从行为上有机会去做出改变和调整。
这里也包括前面提到的生理上的变化,孩子其实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而且生理上的变化使得孩子又会很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情绪起伏的强度也会改变,时间上也在延续,包括周围的同学也变得对自己更加具有影响力。
这时候的孩子们是有很多自我怀疑的,青春期本身也是自我概念建立的重要时期。
青少年的偏差行为
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向性的行为,一类是外向性的行为。
我们主题所提的“百病之源—焦虑”,比较偏重是内向性的行为,有些孩子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外在偏差行为,但也不代表没有问题。
我们一直都在说,当孩子的情绪出现变化,比如从内向变得外向,从比较活泼变的孤僻,或从孤僻变得过度外向,其实这些情绪的变化都是传递给我们的警讯。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提焦虑?
因为焦虑跟敌意、害怕的情绪经常同时出现,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出现焦虑,是有可能后面出现其他比较严重的偏差行为的,或是发展成心理相关障碍症。
面对青少年的焦虑症,通常我们会处理两个部分,一个是处理关系,一个是处理情绪。
我最常在做心理咨询时讲的话,就是“我们一定要先修补关系,没有好的关系就没有机会沟通;我们都要先处理情绪,不化解情绪,也不能好好地跟孩子做互动。”
关系的层面可以看出来孩子是否是非自愿及阻抗的情形,比如孩子会沉默或是滔滔不绝地说话,或是对咨询师有情感的转移,或是咨询师的界限不清楚,这些都显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有问题的。
而孩子有焦虑、抑郁、愤怒这些情绪,我们就知道他的情绪是需要获得一些协助的,所以关系和情绪这两个部分都是我们需要去工作的。
孩子可能会自我伤害或者是可能会严重到自杀的一些原因,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问题,比如家庭矛盾、学习压力、校园欺凌、情感困扰等等,这次主题的部分是焦虑,其实焦虑只是一个让我们看到问题的窗口,我们真正要看的是焦虑之前发生了什么?孩子的压力在哪里?
我们谈的是青少年,可青少年大部分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状况的,等一下我们会有一些对谈可以再来聊这个部分。
这里主要是让大家看到青少年偏差行为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
父母有时很喜欢把事情看得很简单,因为这样对自己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小,比如认为孩子是因为沉迷网络才会学习不好,其实真实的情况远比网络本身要复杂得多。
孩子的问题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而且是很多事件的交织,所以我们在做心理咨询时一定要去了解完整的信息。
青少年其实与周围的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不论我们处理什么问题,都要从生理、心理的系统因素来做介入。
举例来说,其实青少年拒学的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
第一阶段一定是处理孩子的身心症状,找出压力的来源,焦虑会在这个阶段显现,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处理好,孩子就会出现厌学或拒学的行为。
第二阶段是修补关系,让孩子的情绪获得正常地释放,他就会比较容易稳定下来。
不过因为他已经长期失去自我概念和自信,所以第三阶段我们要找出孩子想要的,而不是不想要的,我们不是要孩子不焦虑,而是要孩子稳定下来,不是要孩子不抑郁,而是希望孩子能够找到自我价值跟开心、快乐的部分,这个部分能做到,孩子才有可能回到学校。
青少年时期其实有很多特殊的议题及现象,例如说避苦求乐或者是亲子关系,其实都是很大的问题。
素质压力模型
我们在这里提了很多焦虑的变化,会用素质与压力模式来展现,一个孩子为什么有可能焦虑或是变成心理相关障碍症?
我们先来看素质,即个体的体质脆弱度,比如我的家族有生病的基因,我就可能身体素质比较差,假如有经过一些课程,例如品格教育、生命教育等,或是有机会去面对一些挫折,这样累积起来的话,我的体质可能就会变好。
压力其实就是我们去面对外在环境跟情境的应对部分,当一个孩子出现异常状况的时候,请把这两个问题拿出来思考和比较,这样我们才知道怎么着手去帮助孩子。
所以青少年辅导跟心理咨询应该先分别从这两个方向进行,例如改善体质脆弱度,包括压力管理也是需要教孩子的重要内容。
焦虑维度的心理相关障碍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聊与焦虑向度的心理相关障碍症,这也是今天最想让大家了解的内容。
当我们理解了焦虑,如果让孩子的焦虑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那他会成长,而当孩子的焦虑太大,变成不合理的时候,就有机会形成各种严重的心理相关障碍症。
而且我发现孩子有时候不会只得一种病,更可能是对很多事情都感到焦虑,甚至严重到出现强迫症,有可能会产生各种状况。
也有些孩子可能过去因为被性侵或是被家暴,或者是某一次的考试被全班嘲笑之后,会出现创伤后的应激障碍,也同时伴随着其他的焦虑的问题。
我在实际接个案的过程中,临床在医院,或者是在社会机构、咨询中心常常会遇到的孩子的问题,通常妈妈以为孩子只是有焦虑的情绪,可是我们谈了一次之后就可以判断出他有可能已经可以确诊是心理相关障碍症。
有时候医生可能只有短暂的时间可以进行判断,因为有庞大的人群都需要专业的协助,所以医生大部分时候只能很快辨识出孩子有焦虑的状况,可能会开一些药物协助孩子在情绪上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实际上孩子出现这些题都是有原因的。
简单来看一下,孩子的焦虑从正常到不合理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变成心理相关障碍症呢?
比如孩子表达害怕学校,对 他来说这是一种恐惧制约,他可能是在学校被欺凌了,或是遇到不愉快的、特定的人、事、物了,所以我们咨询时都需要问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症状出现?什么时候开始情绪不稳?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件发生?
其实孩子只需要有人能听懂他的问题,可能就会好很多了,或当他碰到问题的时候觉得,“有人可以陪自己走这一段路,而不是都等到自己已经生病了,才会有人来支持自己。”
在认知层面这个称为“先备学习”,也就是说孩子是对于威胁的刺激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决定不去学校。
如果我们认为学校有危险,那当然选择不去学校,而这个反应过度的使用就会变成特定的恐怖症,也就是他有特定害怕的物体或情境,虽然孩子当然知道这种感觉跟真正现实层面威胁的程度是不成比例的,但就是非常害怕。
社交焦虑障碍症
还有社交焦虑障碍症,也在这里稍微跟大家提一下。
有不少的孩子都会出现疑似社交焦虑障碍,例如可能有的孩子会告诉老师自己是得了社交焦虑障碍症的,其实不见得。
有的孩子其实心里的过程是,“我在乎的是你喜不喜欢我,如果你们都喜欢我,我就不害怕了;可是当你们都讨厌我时,我就会害怕社交情境,就不想参与其中了。”
这样的孩子其实不是社交焦虑障碍,所以我在这里想提醒大家的是,孩子很多时候是会感到焦虑,他会用各种形式来展现给父母、老师看,但是可能还没有严重到成为社交焦虑障碍症,而当孩子因为觉得自己是生病了,又没有专业的人陪他互动、交流的话,他可能就真的会变成社交焦虑障碍症。
因为孩子发现看到什么症状的表现都像自己,好像每个病自己都有,然后认知上就从没有到有,他认定了自己是有病的,也就会真的成为社交焦虑障碍症。
社交焦虑其实是对不熟悉的人或社交的情境是感到异常害怕的。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也非常多,惊恐障碍是指孩子可能会在5~10分钟内觉得胸闷、心悸、喘不过气来,然后手抖、脚麻,觉得自己快要死掉了,可是孩子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惊恐障碍一样是因为过去有个重大的核心压力来源,可是孩子因为不知道自己哪里生病了,就会觉得可能是心脏或者别处出了问题,于是只要感觉到身体有不适感,就会对自己的身体不适做出过度灾难性的错误解释。
例如孩子觉得最近心跳比较快,就会很担心是出现了什么大问题,然后越担心就越会出现惊恐障碍,于是他就会开始一再地发作。
广泛性焦虑障碍
孩子不合理的焦虑一开始最容易出现的是“广泛性焦虑障碍”,就是对什么都焦虑,对什么都不安,觉得做什么都不行,对任何事情都望而却步,这个部分其实是最容易出现的。
广泛性焦虑障碍通常来自于不愉快的经验,孩子是用担忧来回避跟缓解其他的情绪,而且他会无法控制担忧,就觉得对什么都担心,通常是父母如果是对什么都担心的人,孩子也会是这样的。
强迫症
焦虑还有可能延伸的有强迫症,强迫症通常有两个特征,即强迫性的思维与强迫性的行为。
在有些案例的过程中,孩子可能就是遇到了他不能控制的情境,他必须不断地洗手或是换衣服,过度地清洁以去除自己的焦虑感。
强迫意念是闯入的,强迫行为是为了做某些事情,让自己好过一点,有了这些意念和行为,就有可能变成强迫症。
当孩子的焦虑已经变成心理相关障碍症的时候,一定是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的。
有一些情况是比较容易可以发现的,比如由性侵、讹虐、家暴或者是重大创伤所引发的症状,当你的孩子是焦虑、害怕的,然后发现他只要想到这个创伤事件,或跟这个创伤有关的部分时,就想要逃离,这是因为情绪认知出现了变化,警觉度也增加的表现。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论是家长、老师或是亲属、朋友,我们对孩子的焦虑一定要花时间去感受,当他的焦虑变成不合理的时候,也就是影响到他的学习时,或是异常行为出现的时候,或在跟你求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系统性的介入、心理性的介入,不要让这些焦虑有机会变成相关的障碍症。
焦虑会是百病之源的原因,就是因为焦虑会发展成各种心理相关的障碍症,而且可能不止一个,所以这就是我们要去支持孩子的部分。
我的报告就先到这里。
主持人:
谢谢嘉祺老师的分享,刚才嘉祺老师从焦虑成因的各个方面,以及焦虑最后可能会产生哪些病症的角度,给我们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享。
在这分享期间我已经收到了许多来自观众和网友的问题,说明大家都很关注关于焦虑的话题。
刚才听到嘉祺老师说到的一句话很有感触,就是今天孩子说,“我觉得今天我学习不行了,好像我的人生就完了。”
这里其实也透露着我们这些做父母的经常会跟孩子说的,“如果你小时候没有上到一个好的幼儿园,可能就上不了一个好的小学,没有上到好的小学你就上不了好的中学,也就上不了好的高中,更上不了好的大学。”
有的时候我们父母真的是有非常大的焦虑在其中,然后嘉祺老师有句话非常打动我,他说,“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真的只是希望有人陪着他们走一段路。”
大家都知道田宏杰老师在我们的孩子养育及青少年教育这个板块是网红老师,人气非常的高,下面我们就把对谈的时间交给两位老师。
老师的高度决定你的视野,想让学界一线大咖带你学完热门心理流派,走上正确的心理学道路吗?扫码进入大会社群,永久浸泡学习;各流派专家不定时空降,帮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眼界高人一等,技术胜人一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理,文字稍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