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还是选择历史?
……
世界本自多元,历史源于偶然。这是我笃信不疑的两个基本论断。世界一元还是多元,即一元论与多元论之争,窃以为是一个个人意志的决断问题,无须理性支撑,这就像你是否相信上帝、佛陀等神灵存在一样。相形之下,历史偶然还是必然,则可诉诸严谨而清明的理性论证。譬如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认为历史进程有其规律,受决定论主宰,必然与偶然因素纵横交错,而终将归于必然……但是,这与其说是历史教育,不如说政治教育。以此来解释历史,不免削足适履;求证于现实,更是格格不入。举例来说。我们被教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论),事实上,这二者之间,谁也决定不了谁,如果一定要分出高下,上层建筑的力量也许更大一点呢。再如,我们被告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无论历史的实践还是书写,不外乎盗用人民的名义(帕斯捷尔纳克曾讥讽言必称人民的苏联文化部长波里卡尔波夫:“人民!人民!您好像是从自己裤裆里掏出来似的。”),从不由人民说了算。对人民的鼓吹,正如对民心的鼓吹,我们都该听过“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古老的格言,事实则是,得民心者未必能得天下,得天下者未必能得民心,人民与历史的关系,恰可比民心与天下的关系,这个关系,近乎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硬要找出关系,只能扭曲历史;抑或无中生有,制造关系,只能架空历史。这便是历史决定论的问题所在。话说回来,历史决定论的发明者,其深远意图,不在历史,甚至不在未来,而在现实,即驱使历史和未来为现实服务。基于此,他们对待历史,必然采取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度。所谓历史决定论,本质乃是现实决定论。
与此相应,历史决定论的荼毒,受害最深的往往不是历史,而是现实。批判历史决定论的人,对此多有明察。不必说写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卡尔·波普尔,且引以赛亚·伯林之言。他在一场纪念奥古斯特·孔德的讲演当中谈到历史决定论:“……有人曾经说过:我们是历史的代理人,我们应该做这做那,这是历史的要求,阶级的要求,民族的要求。我们所走的是向前进的高速公路,这是历史本身决定的,因此凡是阻碍我们前进的一切东西,统统要扫除干净。处在这种精神状态的人,往往会践踏人权和价值。因此有必要保护人的根本尊严,反对这种强烈的并且往往是狂热的信念。”贾汉贝格鲁问道:“因此您认为决定论和责任心两者是不相容的。”他答道:“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历史决定的,你个人还负什么责任呢?”
我们要谈的历史选择,理论背景正是历史决定论。唯有当历史成为主体,甚至主宰者,才可能有所选择,其选择才具有正当性和权威性。一旦历史决定论被证伪,至少被证明存在巨大局限,历史选择的画皮即刻被戳穿,露出冰冷而幽暗的本相:这不过是一种后见之明,以后来者的视角,为历史圆梦,同时以权力者的光环,为历史加持。说白了,历史选择并非历史所作出的选择,而是后人指挥历史作出选择,谁拥有历史书写的话语权,谁便可以代行历史的选择权。在此,历史彻底功利化、工具化、政治化,沦为权力的玩物。
我无意贬低历史的价值与功用,只是试图指出一种残酷的事实:历史选择,其实是选择历史。意识到这一点,正有助于我们认知历史的真实面目,把握历史之于当下的真正意义。选择历史,作为一种文化与政治霸权,必定会造成对历史的阉割与凌迟,使历史真相湮灭无闻;进一步讲,既然可以选择历史,那也可以选择现实,这终将导致过去与未来,都陷入被遮蔽的偏见或被歪曲的谎言之中。如此,历史不再是一面镜子,而是一块路障,不仅阻断了历史与现实的连接,还割裂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明确了选择历史的逻辑,更容易窥见历史选择与历史决定论的病灶。被塑造的历史主体论与必然性,貌似在抬高历史,实则是一种贬斥,貌似在尊重历史,实则是一种戕害。这绝非历史研究与书写的可取态度,它既无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更丧失了对真相的兴趣。那些企图化偶然为必然、纳不可知于可知的努力,正呈现了人类的野心与谵妄。从长远来看,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历史,而是人类。
我谈历史的必然与偶然,常遭反问:如果历史源于偶然,其进程由偶然支配,那么我们的努力与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顺其自然,听天由命,静候偶然对历史的主宰。这显然没有摆正个体与历史的关系。个体在漫漫历史面前,正如在茫茫宇宙面前,微如芥子,渺若尘埃,其所行之事,只能是各尽本分,其首要之义,不在改写历史,而在实现自我——借用一句流行口号:我们不是要创造历史,而是要创造命运——与此同时,当无数个体都能各尽本分,实现自我,那便汇成了历史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这个意义上讲,相比历史选择的虚妄和荒谬,人民选择多少还有一点价值和力量,前提是,人民拥有选择权。
2016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