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浓情端午-潮乡习俗
【民俗风情】浓情端午-潮乡习俗图文:网络 /编辑:我的七彩石 浓情端午“粽”有情海宁端午气氛一年比一年浓,超市里,粽子专区、粽子专柜比比皆是,粽子种类、粽子口味名目繁多,顾客也接踵而至。不过,端午习俗何止吃粽子而已,“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洒白糖。门插艾,香满堂。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描写的是端午的热闹景象。端午,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 端午时节,粽子“唱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绵延两千年至今的传统习俗了。我国历朝历代粽子花样繁多。据记载,春秋时期,粽子又称为“角黍”、“筒粽”。晋代时,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此时开始有在糯米中添加中药益智仁的“益智粽”。南北朝时期,有在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的“杂粽”。宋朝时,有了“蜜饯粽”,元明时期,馅料更多,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 在旧时的农村,也有许多特色粽子。“农村多为就地取材。”过去生活不如现在富裕,猪肉粽子并不是每户人家都吃得起,尤其是在农村,可是端午要吃粽子,这就要开动脑筋了。于是,就产生了豆瓣粽子。它是用干蚕豆浸泡以后剥了皮分离出来的肉,和在糯米中,再加上一点糖拌在一起,或者碾碎,做成馅料。这样的粽子,吃起来也是鲜美可口的。除此之外,由赤豆做成的豆沙粽,由豌豆做成的豌豆粽,还有黄豆粉粽都是当时农村比较多见的粽子品种。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粽子的种类越来越多,大肉、排骨、火腿、豆沙、红枣、蛋黄……名目繁多。 端午时节,粽子“裹记忆”“桌上满满一大盆糯米,还有一碗肉,先是把几张粽叶一叠一挽,然后放上米和肉,塞得满满的,再把粽叶往上一折一盖,用棉纱线一绑,一只粽子就裹好了。”不过,这裹粽子的手艺不是一学就会挺复杂的,要提前浸好糯米,隔天才往米中放酱油作料,再开始裹粽子。如今会裹粽子的年轻人为数不多,更多的已成为美好的回忆。 不过,这粽子可不那么好做,拌上酱油的糯米要晾干,这样米才会有酱油的香味,粽肉在酱油中搅拌两分钟,这样肉既会裹上酱油,又不会因为浸泡过久而煮熟后变硬。烧煮也有讲究,要烧还要焖而不是蒸,这样味道才够好。也许这就是古人云“粽子香,香满堂”的缘由吧。端午时节,吃“五黄“与”五白”除了粽子,端午吃咸鸭蛋的习俗也流传甚广。咸鸭蛋是端午节吃的“五黄”中的一“黄”。五黄”是指黄鱼、黄鳝、黄瓜、黄泥咸鸭蛋和雄黄酒。除此还有“五白”,白干、白鲞、白菜、白切肉和白斩鸡。 其中,饮雄黄酒有一作用。古语有云,“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朱关良老人说,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人体内的病菌开始活跃,饮雄黄酒有杀菌解五毒的功效;同时将雄黄酒喷洒在墙角、床底,还有驱赶蛇、虫、蜈蚣等动物的作用。对于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会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于消毒防病,虫豸不叮。但雄黄不是随便可以食用的,它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没有直接食用的。 端午时节,赛龙舟、插艾叶、配香囊赛龙舟是如今为较多人所知的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相传,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于是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茫茫洞庭湖。之后为了寄托哀思,每年五月五日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除了赛龙舟,古时过端午节还有插艾叶、菖蒲的习俗。民谚有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值夏令,正是各种害虫、病菌日趋活跃的季节。因而古人在过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将艾叶、菖蒲、蒜头挂于门窗上。“这其实与喷洒雄黄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着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人们还会用艾叶、苍术、白芷等取烟熏屋,以驱虫灭菌;也有用陈皮、柴胡、藿香、莲台等熬煮中药来喝,俗称“午时茶”,是治疗暑热的良药。”“但现代人已经很少在家门口挂艾叶、菖蒲了。” 此外,旧时,人们还有在端午佩香囊的习俗,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由碎布缝制而成,清香四溢,再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的辛勤劳动,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