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渊源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古书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按照历法,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农历正月为寅月,第五个月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所以,“端阳节”又称“端午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或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有以下部分习俗:
吃粽子:粽子主料糯米,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糯稻的种子。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益肺气、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挂香囊: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洒扫庭除,并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