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文学】李忠伦 : 我家的那头牛
【三江文学】
顾问:周渔
总编:且歌且行
【原创作品】总第三百九十六期
主编:狂哥
投稿邮箱:top_001@163.com
投稿微信:185 5026 0199
投稿QQ:3036913545@qq.com
我家的那头牛
最近在朋友圈发现一篇“即将消失的童年记忆”,我好奇的点开,描述的是七十年代童年的放牧情景:朝霞闪着耀眼的金光,田埂青草尖上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一个小女孩牵着一头水牛站在田埂上,金灿灿的稻田边牛儿悠闲的啃着草,小女孩抬起头静静地望着远方,一只小鸟从头顶上飞过也未察觉。这种情景把我带回童年时代,几个小伙伴都会牵着各自家中的水牛(水牛是牛类当中最会耕田的,所以农村一般都养水牛)到山上放草(放草就是吃草),但最让我不能忘记的还是后来我们家曾经养的那头大水牛。
我家的那头牛皮肤黝黑,两只黑鼓鼓的眼睛镶嵌在长长的脸额两旁,足有六尺长的身材,配上那一米五的身高,犹如庞然大物,粗壮的四肢支撑着磅重的身躯,从你身边走过,震动的路面上留下一串圆凹形的蹄印。都说家养的猫和狗有灵性,在家中各司其职深得主人喜爱。其实养过牛的人都知道,牛也一样,勤劳、踏实、有灵性,它一样能意解人意,更可贵的是它的一生都在辛勤默默的奉献着。
我家有块九分多的秧田,按往年的习惯犁完需花一天的时间。那年春分后我也开始犁田,那天因事多凑在一块,要是像往年那样,犁完田后是没时间做其它的事了。我走到牛的跟前抚摸着它的肩头说,今天还有好多事没做呢,加把劲哈,争取早点犁完。牛咀嚼着最后一小樶青草望着我,眨着眼睛摇了摇头、甩了甩长长的尾巴,好似听懂了话似的。下田套上牛轭后,它埋着头弓着背顺着田边往前走,回犁后重新划开一道新的犁沟,牛踩着划开的犁沟一步挨一步稳健地向前迈进,几番往复,牛轭在它的颈肩上嘎吱嘎吱响,黑色的泥土随着哗啦啦的水声滑过犁铧,翻滚出一排排整齐的新鲜泥埂,到早饭时已犁出了一小半。歇息之后回到田边,牛也把草吃完了,我拍着它的肩头鼓励它,该干活了,早点犁完早点休息,虽说它已累了一上午,可它依然和早上一样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步迈进,而像别人犁田时习惯性的拿在我手中的小竹丫枝都未用过,下午三时许就把原本需一天的活干完了,我把牛放了后,我也去做别的事了。
牛不仅踏实肯干,还能凭着记忆自个儿寻找归家的路。同年的秋耕时节傍晚时分,身怀六甲的老婆艰难的割满一背篓苕藤放在地里就回家了,犁完田收工时天色已晚,把牛轭从牛肩膀上取下对它说,就在这儿等别动,我一会儿过来,也许是取下牛轭后它感觉轻松,或许像是听懂话似的,它使劲抖了抖身子,伸过头来蹭了蹭我的小腿,甩了甩尾巴后又乖乖的站立在那里。等我背着苕藤回来时就只看到犁头在那里,牛却不见了。拐了拐了,我说,这越来越黑的天上哪儿找去啊。我火急火燎的把犁头放到背篓上一路往回家的路上追赶,希望能看到它在哪个路口迷了路等着我,可是一直追赶到家也没看见,我沮丧极了。到家后我把犁头从背篓上取下,放下背篓对我老婆说,糟了,牛不见了,把手电拿出来给我我得赶紧去找。老婆说:“牛不是已经回来了吗,我都把它栓到牛棚里去了,我还奇怪呢,牛都回来了,人却还走丢了”,我还以为她开玩笑,跑去牛棚一看果真在。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它看到我走来,摇了摇头、甩了甩尾巴。似乎它除了摇摇头、甩甩尾巴、再用头蹭蹭你,就再也没有别的过多的情感表达了。我拍了拍它的肩头,没说什么,赶紧把一大背篓青草倒在它嘴前默默离开,好让累了一天的它安静的咀食着。
我们那里有句谚语“牛视人大”,我琢磨着谚语里面的“大”是指,在牛的眼里,它把人看得高大、尊贵,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记得我小孩三岁那年(这个记忆在我脑海里是最深刻的),我们在田里干活,小孩在我们干活上面的田埂上玩耍,牛在离小孩不远处的同一田埂前边啃着草,田埂约莫有一米来宽。没过多久就听到闹哄哄的,原来远处有一头牛不知因何事向这边发疯似的跑来,后面还有人在追赶,边追赶边喊“帮截住、帮截住”,那头牛跑着跑着,在岔口处突然冲着我家放草牛的田埂跑来,那牛的速度很快,离我家的牛也越来拉近,我家的牛也察觉了,小孩也在此时听到惊呼叫喊声,看着眼前的情景惊恐失措,吓得大哭起来,在那头牛离小孩二三十米远的时候,我家的牛回头看了看吓得大哭的小孩,瞪着大眼睛向那头牛跑去,堵住那头牛的去路,不让它往这边靠近小孩,我扔下手中的活,拖着沾满泥浆的腿向小孩奔去,两头牛在不到五米的距离时,我家的牛埋着头用黑色的坚硬的牛角向疯牛的身体用力顶去,使那头疯牛无法再向前靠近,两头牛扭打在一起。我一口气跑上去抱起小孩向安全的地方跑去,后面追赶上来的人们,有的拉住牛的绳索,有的用木棒架住那头疯牛把它别倒,这才把那头疯牛控制住------
虽然我家的那头牛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曾经的这些往事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这种从西汉时期就沿袭下来“以人挽犁”的牛耕时代,虽然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逐渐被先进的农机替代,但它的那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牛的精神和“牛视人大”的责任感在祖辈们心中烙下印记代代相传。
在当今中国,牛的那种勤奋、爱家、守护的精神洒遍神州大地:有无数建设者们以牛的那种勤奋精神,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的付出、默默地奉献着;有许多海外顶尖的华人科学家和学者找到归家的路,纷纷归来报效祖国;还有为了祖国安宁“宵眠抱玉鞍”的戍边将士,为了祖国安宁,驻守在祖国的边防。
生活中我也愿做一头牛,一头勤劳朴实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