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是慢郎中,急危重症建奇功

现在社会上对中医的认知,往往局限于养生康复,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慢郎中,只适合治一些小病和慢性病,而且需要调理很长时间才见效。所以,每当身边的家人急性起病或有危重情况时,大家都不会首选找中医看,而是要到大型三甲医院接受最先进的检查和治疗,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康复,其实,这都是对中医的误解。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很多治疗危急重症的内容,《备急千金方》、《肘后备急方》等书都是急救典籍;唐代孙思邈是世界上运用导尿术的第一人;《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抢救上吊窒息的人工呼吸法。著名中医岳美中教授生前曾言:“专用古方治病,时起大症。”山西名中医李可老先生曾说:“经方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金钥匙。”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邓铁涛曾说:“中医治疗危急重症大有可为。”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说:“中医治疗急症的效果不亚于慢性病,急症才是中医真正的优势。”古往今来,从不乏中医大家救治急危重症的精彩案例。

李可老先生从医五十多年,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生活困苦,非危及到生命,不敢言医,一旦发病,就成九死一生的危局。正是那个特殊的年代与环境,造就了李老攻克多种疑难病的高超医术。为解救病人痛苦,李老苦练针灸,搜集简便廉验的中医治法,其一生所学涉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独创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成功。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急救竟成中医科的事。

目前,李老的弟子在全国各地展头露角,弘扬传承中医的精髓,尤其在中医药文化深受群众青睐的广东省,阮永队教授和颜芳教授分别在各自的阵地屡建奇功,展现了纯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独有特色,为复兴中医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为当前中医的高效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详见:

《中医能治急危重症吗?》

《纯中医治疗脑梗塞后脑出血,疗效显著》

《抗疫归来话中医 | 颜芳:中医还可以发挥得更好》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经方的推广、教学与临床,曾为ICU病房一位持续高烧一月的86岁老人会诊,通过运用真武汤加减治疗,患者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也明显好转。在这个案例中,黄教授将经方的桴鼓之效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提出中医在ICU大有用武之地,相信当读者看到诸如此类的成功医案,心间一定会流淌着温暖。

首都医科大学的耿建国教授主要从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成功救治多例休克、昏迷、心梗、脑梗、重症肺炎、呼吸道大出血、动脉夹层、癌症腹水、肾衰伴水肿、高热不退等急危重症患者。2020年12月,耿教授在陕西咸阳作学术报告时,强调了中医药在很多危重疾病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并分享了一些自己的临床案例,其中的神奇疗效发人深思。

中医不仅在危重症领域大有作为,针对某些突发疼痛、中风、昏迷、高热等急症,在紧急送去医院之前,合理运用针灸补泻技术,疗效同样会非常明显,而且往往立竿见影。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新闻报道,在路边、高铁或者飞机上,有人运用针灸方法进行急救的成功案例,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因此,由于不曾亲耳所闻或亲眼所见,人们未能完全了解到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一些认知偏差和误解。当然,现在有很多患者还未能接受中医治疗,即使接触中医也反馈效果平平,只能说还没碰到优秀的中医,个人并不代表中医这个整体。当前中医界业内人士的水平参差不齐,折射出近代中医教育传承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中医经典学习的不足。在当前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相信优秀的岐黄学子会越来越多,中医也将越来越被老百姓认可。事实胜于雄辩,请大家坚信,中医不是慢郎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