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豆,必成豆腐?可否成为一颗特立独行的豆子?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开始沉醉于精加工,任何一件东西加工之后,其价值就会嗖嗖上涨。

米要精的,加工之后变成所谓的精米,顿时身份倍增。

穿要精的,衣料加式之后变成所谓的高档,顿时身价暴涨。

而人呢,我们也要加工,喜欢什么不重要,反正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于是,孩子们就成了待加工产品,从一出生就被加工成社会、家长期待的模板型儿童。

服从于加工的孩子,成不成功都有位置,不服从的,被硬性校正过来,要不你就没位置。

时代在进步,我们渐渐发现加工之后的产品未必就是最好的,过去盲目迷信加工的人,又叽里咕噜闯进回归潮。

米要吃粳米,面里最好带点麸子;衣料最好纯棉,连颜色都棉本色才最佳;甚或擦屁股纸,都讲究纯植物制造。

人呢?

一批批孩子走进幼儿园,走进学校,继续被加工着。

如同一批批豆子,进入加工间之后,出来全是大小统一,重量相等的豆腐块。

如此批量加工之下,孩子失去天真烂漫的个性。他们写着统一标准的作文,内容并非他们的思想之光,而是加工者定制的模板。

数学运用着同一个公式,并不是他们不能更开阔地思考,而是体现着加工者的智商水平。

手工课上创意着唯一命题的作品,哪怕是家长代做也可以过关,但不能背离标准要求。孩子,最天马行空的生命时光,被限制在加工者要求的框架内。

曾经,遇到一位模仿杰克逊的艺人,他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了豆子未必要加工成豆腐。

从小被教育要成为有用的人,一颗喜欢象棋并展露出棋手锋芒的豆子,被拉回到好孩子的豆腐模子里。

于是,他被告知要学习,要成为一名工人。

可他热爱象棋的心有谁知道?

模式化教育之下,一颗棋手豆子的权利被生生断送。

长大之后,他成为独立自我的心不死,以模仿迈克尔·杰克逊来完成自己做颗特立独行豆子的梦想,这个弯绕得是不是太大了呢?

再看看身边的人,小培习惯用左手吃饭写字,可父母却坚持要她改回右手。

理由很简单,左撇子不好。

为什么不好?

和别人不一样就不好。

这是典型的豆腐加工理论,逼迫一颗豆子变得与其他豆子一样,按部就班接受加工成为豆腐。这样,一个孩子才能被接受,被安全,否则就是背离,就是离经叛道。

而科学是这样证明的,人的左右脑管辖范围不同,手的灵活性差异正说明左右脑发育的状况特点。

至于左脑还是右脑更重要,我觉得没有轻重,毋庸置疑地答案是:都重要!

那又何必逼着左手豆子变成右手豆腐呢?

再看看同事的侄女小霏,当年学钢琴是家长认为符合优雅女孩特征。

孩子学了,贼船就上了,父母认为别人家孩子学,小霏不学是不对的,别人家考八级,小霏不考是错的。

于是,豆腐理论又开始发酵,买钢琴,学钢琴,爱不爱的也要坐几个小时敲呀敲。

小霏这个先天对音乐没感觉的孩子,学了三年连最基础的听音记谱都没掌握,却还要继续学。

天啊!这艺术豆腐也要做成统一风格的,让孩子们情何以堪,让艺术情何以堪。

上大学后,小霏死活不看、不听钢琴,她说钢琴快把她逼疯了,看到就想砸。

如此加工规格统一产品式的塑造孩子,怎能不让他们产生厌倦呢?

可喜的是,现在许多家长逐渐看出,加工豆腐式的教育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他们试着让孩子成为快乐、个性的豆子,虽然这种尝试还只是开始,还保持着高度谨慎,甚至会轻易被别人影响,重新进入加工车间。

但,毕竟我们开始懂得让孩子拥有独立个性,成为一颗或大或小,或扁或圆,或青或红的豆子,比生硬的加工更有益于他们的成长。

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会唱歌跳舞的豆腐,会保卫祖国的豆腐,会发明创造的豆腐,会科学研究的豆腐,会运筹帷幄的豆腐,会指点江山的豆腐……。

与此同时,更需要特立独行的豆子,他们会自由的想象,开阔的思考,无边际的创造,更可能是一颗能唱会算搞科研的豆子,兼具发明创造驾驭企业的能力。

世界是丰富的,人生也应该是丰富的,与其与亿万块豆腐争一个豆腐盒子,倒不如自在开心的做一颗四处可安其身的快乐豆子,未来一样会是无限广阔。

文:晓彤
图:网络
—— E N D ——
如果你这篇觉得“好看”,请帮我点“在看”或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