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过客,何必太纠结
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
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
——《无常经》
对于每个人而言,“死亡”是我们绕不开的“终结”,不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或是健康,美貌或是失色,顺利或是失意,“死亡”终将在我们越过山丘之后,等在那里,不离不弃。
对于修行人而言,“死亡”更是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我们剃发出家,终日钻研佛法,深悟般若,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在和“死亡”赛跑,直观“死”的实相,才能帮助我们突破无常的缠缚,体达随缘自在,逍遥快意的人生。
前不久和几个同学约定,为了提升佛学文学素养,每周就一个主题进行书写并讨论,第一期的主题便定为:
假如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你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想要做些什么?
关于这个话题,我总共写过三次:第一次是出家前;第二次是出家后半年;第三次就是这一次的主题分享。
在不同的身份与背景下,对于这个话题又有不一样的感悟。
出家前,作为一个仅受过三皈依,不曾深入了解佛法的居士,在死亡的前夕,更多的是想要释放自己,不留遗憾,所以罗列了十几条小资、浪漫富有文青气息的事件。
但是在清单的最后写到:想要出家,以僧人的形象来向这个世界告别;
死后想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我作为一个并不“正信”的居士,唯一一个能和佛教契合的地方:那就是想和所有佛子去往同样的“归处”。
出家后到了佛学院,才算是真正的接触佛法,再次想写这个话题,是因为被印光大师对“死”的态度所感染。
大师常年在床头贴一个“死”字,并通过对“死”的正观,鞭策自己精进办道,以至超越生死轮回。
世间人通常是忌讳“死”的,对于“死”大多抱着抵触、恐惧的态度,更别提在床头贴个“死”字这样的晦气。
之所以不愿意面对“死亡”,是因为对于临近“死亡”的那一刹那,我们对于身体器官即将面临未知的觉受而感到恐惧,是酸麻胀痛?是窒息?抽搐?昏厥?
反正不可能是愉悦吧?所以不愿意面对。
同时也由于对死后去处的未知。
是十八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是孤魂野鬼四处飘荡?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又或者,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
更多的人不愿意面临死亡,是因为对这世间有太多期盼、太多执取。
对钱财、名誉、爱情、父母、子女的难以割舍,导致我们宁愿在苦海中不停的翻滚,却依然想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所以自古就有人不惜人力财力,求取一颗长生不老药,如:一代霸主秦始皇。
学习印光大师对于“死”的如理正观,能够激励我以大师高风亮节的操行为榜样,以净土为旨归,提起佛号,念兹在兹;然,习气缠缚,难免懈怠。
而今,再次面对这个话题,我又有了更深切的感触。
就在一周前,我经历了亲人离世。
即便我曾经作为一名医学生,经历过无数次小白鼠、小兔子在实验之后的“牺牲”,感受过动物的内脏由温热到余温散尽,也因实验之后不得不杀生而有过短暂的伤心与内疚,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但是这都不能支撑起我对死亡、对无常的深刻理解,更不能引发我对佛法的希求,对解脱生死的渴望。
当我从失去姥爷的悲痛中“苏醒”过来,《无常经》的那句:
“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
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
才被我深切的体会到。而佛陀那句“是故劝诸人,谛听真实法,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的劝诫,才真正发挥出它警醒世人的作用。
当我们能够观照到“无常是常”,才能从失去的伤痛与遗憾之中平缓的走出来;才能在拥有的喜悦中保持一分清醒;
当我们能够观照到“无常是常”,才能够从容不迫的去面对这或早或晚都要面临的时刻;也能够珍惜所拥有的每一个当下,不使之空过;
当我们能够观照到“无常是常”,观照到原来我们曾觉得重要无比的一切,终究没有意义时,我们才可能将心从对世间的营求转向对解脱的渴望。
超越生死并不是去哪里求一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是真正意义的放下执取的一切,发起勇猛精进的心,生起至诚恳切的心。
既然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何不勇敢的用它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从而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心心念念”的佛果。
我们从不在意时间的流逝,可当我们真正的思考死亡这个话题时,时间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以数字形式,更直观的平铺在我们面前,原来百年的生命也不过区区30000多天,况且,有太多人,生命不足百年。
回想起大学的那段时光,开学第一件事,就是画一个倒计时的表格,过一天就划去一格,假期就一格一格的离我们越来越近。
可是没有人敢给自己的生命画一个倒计时的表格。
在这期生命的长河之中,我们将要以什么样的态度,迎接每一天?
将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度过每一天?
将要以什么样的付出,去抵达心目中的“终点”?
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
有句话说:出家一年佛在心间;出家三年佛在眼前;出家十年佛在天边。
反观自己,出家前的精进修学、废寝忘食与出家后的懈怠放逸构成强烈的对比疲惫的时候,做起功课更像是为了完成任务;
为了做而做,更别提达到圣人的“念无念念,修无修修”的境界了。
仿佛剃发出家,就已然到了修行的“终点”,靠着佛陀的慈悯与庇佑就能够“旱涝保丰收”,可纵观佛教历史上的高僧大德,哪一位不是痛念生死,舍离俗缘,求法至诚,为法忘躯,精进不怠呢?
我们总是期待一个美好的明天,但是在今天,在奔赴“明天”的每一个当下,我们并没有全力以赴。
佛陀说:“汝等比丘,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
从理论上说,正确的观照与体证世间的真相:即无常的道理,便能在生活中认真对待,从容洒脱;
在修行的过程中起正知的智慧觉观,并以此做为修行的指南,就如同高高山顶立的见性。
从实践层面,佛道长远,如逆水行舟,惟有勤奋精进,久久为功,方可成办,这便是深深海底行的踏实用功。
若不能够将所学落在实处,将心安住,诵经以启慧,拜忏以消业,不能开佛知见、理事圆融无碍,那么不论在家出家,都无缘于真正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