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这个词出自《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翻译过来就是,泽草丛生的地方可种庄稼。《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也有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是夏季第三个节气,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仲夏将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入夏,将进入梅雨时节,气候闷热潮湿,各地区气温升高、湿度变大。
芒种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湿热之下,人难免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此时注意六个要点,可以帮助你防病健体魄。
01、每天午休
我国有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夏日昼长夜短,午休30分钟至1小时,有助于身体解除疲劳。
02、勤洗衣服
芒种过后天气炎热,细菌也更加容易滋生。再加上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流汗多,此时是皮肤病的高发时期。勤换衣服,特别是内衣裤,每天换洗非常必要。同时,每次洗澡后可以在一些肌肤皱摺的地方扑上一些痱子粉,这样既可以将皮肤表面的致病性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清除,又可以使皮肤保持清洁干爽,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03、多补水
芒种时节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加,人体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水分消耗较多,多种微量元素也随汗水排出体外,只有多补水,才能保持代谢良好,弥补机体需求。除了日常饮水,还可食用黄瓜、西瓜、生菜等。
04、浸药浴
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使“阳热”发泄。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芒种时节以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沐浴最佳,即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加十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再将药液倒入浴水内,即可浸浴。
05、早晚避免着凉
芒种时节,多降水天气,冷暖变化将比较频繁,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夏季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容易引起热伤风。同时,阴雨潮湿,寒湿易伤机体,也易患风湿症。另外,这个时节,要预防手足口病,还要注意预防中暑、水痘、腮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06、出汗后别急着洗澡
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因为大汗后,流经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如果洗澡的水过热,会加速血液流动,使身体本来就膨胀的血管和毛孔扩张,同时又增加了皮肤及肌肉的血流量,使血液不足以供应心脏和大脑等其他重要器官,造成机体缺氧,出现眩晕等症状。
中医认为夏属火,在五脏与心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按摩此穴既可清在外之风热,又能泻在内之火邪,是表里双清之要穴,有疏散风热、解表散邪之功。
01、静气宁神,冰雪在心
养心重在养神。要尽量摒弃精神浮躁、贪欲过多、情绪失控等,培养心平气和、乐于恬淡、思想专一的心态,乐观豁达,与人为善而使精气和顺,精神内守,形成“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的良性循环是养心的根本法则。
02、寒热相宜,清心解暑
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相对衰弱,天气炎热也要养护脾胃,饮食少苦寒,节冷饮,少油腻,推荐西瓜和绿豆。夏在五行属火,五味为苦,苦味入心,夏季适当食味苦之物,如苦瓜、百合、莲子、苦丁茶等有解热除烦、抗菌消炎、促进消化、提神醒脑等功效,然需注意苦味过多又会损伤肺气。此外,适当食入酸味,如醋、乌梅均可抑菌杀菌、开胃消食、敛阴止汗。俗话“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解表、和胃止呕、温肺止咳等多种功效,芒种时节,自制一些姜糖水、鲜藕姜蜜饮等,有助于温中养胃,培固正气,也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意所在。
03、运动养生,文娱怡心
中医养生理念认为夏季宜“放”,芒种时节万物蓬勃,人们也应该如同尚未绽开的花朵需要阳光一样,去运动健身、自我释放。而适当的文娱活动,如下棋、歌舞都有怡情养心的作用,书法、垂钓更是调节情志、修养身心的方法。
芒种期间热蒸湿动,所以饮食养生宜掌握清淡祛湿、清热生津的原则。尽量少吃大鱼大肉或油腻辛辣食物,注意不能过咸、过甜。多食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黄瓜、苦瓜、红豆、芹菜、芥蓝、绿豆、荷叶等,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冬瓜、木瓜、西瓜、香瓜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佳品。荔枝:应季上市的荔枝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荔枝虽好但性温,容易上火的人不可多食,俗话说:一只荔枝三把火,普通成年人一天的食用量最好不超过200克。
荔枝鲜果可以即食,也可以佐菜烹饪。建议和其他凉性果蔬搭配做成色拉、水果拼盘、水果茶等食用,可以有效防止因过多食用荔枝带来的上火。杨梅:芒种时节的江南,杨梅多已成熟挂于枝头。酸甜可口的杨梅口感丰富,在夏天吃还能够生津解渴,和胃消食。杨梅可以直接食用,吃前要先用盐水浸泡,盐可以多放一点,然后再用清水洗净后食用。杨梅也可以用来泡酒,杨梅酒对于暑湿导致的腹泻,有很好的止泻作用。此外还能预防中暑,具有养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芒种时节有煮梅的食俗,酸梅汤有解热、止渴、防暑、杀菌的功效,在炎夏季节是倍受人们欢迎的饮料。
酸梅汤
原料(2人份):乌梅50克、山楂15克、甘草2克、冰糖15克。
橘皮瓜茸拌莴笋
食材:橘皮8克,木瓜8克,紫苏(叶)5克。莴笋100克,净马蹄20克。6.将上述原料同拌。加入适量胡椒粉、醋、盐、白糖,调好味后加入蒜茸、香油即可。口味酸甜。适宜人群:湿郁化热痰湿中阻,气机郁结,口舌生疮者。
桑菊薏仁茶
食材:桑叶0.8克,菊花0.5克,薏苡仁1.2克,白芷0.5克,茯苓1克,陈皮0.5克,紫苏(叶)0.5克。
制作方法:
1.纯净水烧开。泡茶前用开水烫杯,可去除杯内异味,热杯有助于挥发茶香。
2.将以上桑叶、菊花、薏苡仁、白芷、茯苓、陈皮、紫苏等共计5克茶料倒入杯内,加入1000克90℃左右开水冲泡。冲泡时将头汤倒掉,再冲泡药茶。
3.一剂茶料可冲3泡。
适宜人群:脾胃不和,湿盛肥胖,久坐之人;或有头昏脑胀,浑身发困,恶心反酸,腹胀纳差,舌胖大或苔白厚等症状者。
冬瓜绿豆排骨汤
芒种过后,天气开始暑热难耐。这个时候喝上一碗鲜美且能清热解毒的汤水,是件美妙的事。今天介绍一款清解暑热靓汤——冬瓜绿豆排骨汤。材料:冬瓜800g、绿豆50克、排骨750克、生姜适量。做法:冬瓜洗净切大块,排骨洗净剁小块、飞水,绿豆洗净,生姜切片。把材料放入汤锅中,再加入清水2000ml,武火烧开后转成文火煲约1.5小时。最后加入盐适量,调味即可。时值盛夏,冬瓜和绿豆都是夏季好食材,均可利尿消肿,两者与排骨同煲,口感鲜甜,开胃健脾,生津止渴,清热消暑利尿。夏天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损失很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很适宜喝这款汤,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但需注意,此汤属性较为寒凉,脾胃虚弱者不可多饮。挑选绿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挑选无霉烂、无虫口、无变质的绿豆,新鲜的绿豆应是鲜绿色的,老的绿豆颜色会发黄。绿豆容易生虫,买回的绿豆可以存放在密闭容器内,能放到冰箱里面保存更好。
丝瓜豆腐鱼头汤
材料:丝瓜400g,草菇80g,豆腐200g,鳙鱼头1只,姜2片,花生油10g,盐5g。做法:鱼头用盐腌制2小时,洗净,用油煎至金黄色。加入沸水2000ml,清滚鱼头30分钟后加入豆腐,滚至豆腐熟,再放入丝瓜、草菇,加适量盐调味。功效:清热消暑。用于暑天肺热、咳嗽、痰多,或喘咳痰黄,伴口渴口干,胸闷烦热,食欲不振者。■
【来源:本文整合自中国中医、养生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