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无衣:岂曰无衣,七兮

岂曰无衣 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 六兮

不如子之衣 安且燠yù兮

诗经中,以《无衣》为题,大概最熟悉的就是《秦风·无衣》,而这首唐风的《无衣》只短短四句,诗歌两段的第一句是一个设问句,诗人问到难道自己没有衣服可以穿吗?答案是诗人有“七套”、“六套”衣服。当然诗人真正要讲的并不是衣服本身,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毛诗》认为:“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这首诗歌真正的主旨是晋武公向周天子的使者请求,希望周天子能够任命自己为真正的合法诸侯,从而所作的诗歌。

为什么赠衣和任命有关系呢,就这需要先了解周代的官爵等级制度:

古代贵族职权要经过册命,叫做锡命。据《周礼》等文献,一共九级,亦即九命,命数越高,地位越高。锡命时有相应的赏赐,包括衣服等,以表身份。

九命(周代官爵等级)

九命,“上公”,“三公”出封为九命。

八命,“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

七命,候伯爵诸侯国的国君。

六命,周王身边的卿士。

五命,子男爵诸侯国的国君。

四命,周王身边的大夫。

三命,候伯爵诸侯国的卿士。

二命,候伯爵侯国的大夫或者子男爵诸侯国的卿士。

一命,侯伯爵诸侯国的士或者子男爵诸侯国的大夫。

如此说来,诗中

岂曰无衣七兮(岂曰无衣 六兮)

这里的七,六就不是实指数量,

七:七命之服,受此命服者地位为诸侯。其服,上衣绘有三种图案,下衣(古称为裳)四种图案,共七章,即七种图案。

六: 六命之服。指在王朝为卿者的命服,地位与诸侯相等。

陈奂《诗毛氏传疏》:“天子之卿,即侯伯也。天子之卿六命,出封侯伯加一等,则七命。……晋为侯伯之国,实七命,其在王朝,则亦就六命之数。诗人以七、六分章,实一意。”

《史记·晋世家》曰:“晋侯二十八年,齐桓公始霸,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僖)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于是尽并晋地而有之。”

当初晋文侯之弟桓叔受封曲沃,称曲沃桓叔,其力量日益强大,终于到桓叔之孙武公之时灭掉正统的晋侯,取而代之。此事发生在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年),是春秋早期“臣弑其君”的事件。晋武公取代晋君的篡夺行径之所以变得合法,周釐王受贿至为关键。此前,周王几次派人保护晋侯正支,压制曲沃势力,然而在接受武公贿赂后马上改变态度,站到了晋武公一边。

武公的大夫,把灭晋所得的宝器,全部摆在王使的面前,而命人歌这诗。暗示,我有如此多的珍宝,用来赂大国,也能保我的安吉;不过周王应处优先地位,所以请你来看一看。同时也提出晋国的要求——七命之服;而且又可以降为六命之服,为立晋侯缗的周王留一个转圜的余地。

本文及同系列文章皆为江南文社原创,
只做社内学习交流使用,转载著名出处,禁侵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