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濯水余氏

重庆市黔江区濯水余氏原是蒙古族后裔

在黔江区阿蓬江畔的濯水古镇,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民谣“余家的顶子(当官的)、龚家的杆子、汪家的银子、樊家的锭子(拳头)”。这段民谣形象的描绘出了当年古镇上名声显赫的四大家族,曾经留下的种种传说。1月12日,“寻源黔江”采访组,走进濯水古镇,探源四大家族之余氏一族。

记载余家历史的牌匾

改名换姓藏帝裔

  跨进余家大院的门槛,感觉走进另一个时空里,每个历史久远的古镇都有豪门大宅的存在,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个余家宅院里居然深藏了一段中国史册上没有记载的隐秘往事,即余姓人家是元朝成吉思汗的后代。

  当日,记者在古镇75岁的余新儒老人家见到了一本清光绪年间的余氏族谱,族谱上记载了余氏家族的发展历史,由鄂入渝及改姓的历史 。余氏族谱载:濯水余氏从楚(字辈排行)起祖 ,由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府迁入。据了解,该族谱是由当年迁居酉阳龙潭的余氏一族族人所整理,后流传到濯水余家。族谱中提出了余氏一族为蒙古皇族后裔的说法。

  余新儒老人一边仔细地翻阅着族谱,一边讲述着余家的历史,先辈都说余氏一族是蒙古帝国可汗—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的直系后裔。他们原是孛儿只斤氏,后来才改为余姓。

  那么余氏先祖为什么要改余姓呢?当地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元朝后期,朱元璋起义,元军战败,他们的祖先被朱元璋的军队追赶。被追赶的祖先共有十弟兄,他们被朱元璋的军队追赶到一条大河边。 该条河非常深,没有船可以通过。 前面的去路被大河阻挡、后面的追兵马上就要杀到紧要关头,河面上突然游来一条大鱼,十兄弟站在鱼背上,大鱼将他们驮过了河。十弟兄过河后,大鱼消失,追兵赶到河边后也只能望河兴叹。为了纪念这条鱼的救命之恩,先祖便决定改姓余(与鱼同音)。

  记者在余家子孙收集的四川长宁《梅硐余氏族谱》中看到,其中余氏改姓的典故与濯水民间流传的说法相符。“其实改姓余有两层含义。一是感谢大鱼对祖先的救命之恩,二是隐姓埋名,以免暴露蒙古族的身份,招至明朝军队的追杀。”余新儒老人告诉记者。

余家大院

诗书流香传家远

  “借融融月色,梦到阿蓬,诗文一脉传香远;将淡淡心尘,浣之濯水,风物百年沁玉清。”“血融蒙汉,旗出八贤,家山总带芝兰气;心浸诗书,儒承百代,梓巷犹传翰墨香。”余家“光顺号、八贤堂”大门上的这几副对联,与世无争中透出余家作为书香门第的自豪、悬壶济世的自信。

  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余氏先祖从湖北武昌迁入濯水。虽然当时的濯水商业繁荣,但余家在经商的同时,仍不忘教育后人以读书为本。

  古镇民间用“余家的顶子”来形容余家人才辈出,据余新儒老人回忆,自己的曾祖父余共安当时被称为濯水教书育人的第一人,弟子遍及周边各区县。

余新儒翻阅族谱

悬壶济世美名扬

  在濯水古镇,余家除了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也是最具中国传统习俗的家族,更是继承了濯水人做事秉承“天理良心”的美德。余氏先祖迁居濯水后,通过做生意、开药铺等方式积累了不少钱财。余家出了不少名医,但他们牢记着先辈的教导,悬壶济世,这在当地传为美谈。

  据《余氏族谱》记载,濯水余氏在清朝改土归流时由湖北武昌迁往黔江,当时一共来了七兄弟,其中三人定居今酉阳龙潭,四人落业濯水,后濯水四人中又有一人迁往彭水谋生。

  余氏几兄弟迁到濯水后,靠开药铺起家,但他们做生意以诚信为本。“看不起病的穷人,就免费给其医治,不仅如此,有上门学医的,也会将医术倾囊相授。”余新儒感慨道,正因为余家人诚信做生意、以悬壶济世为己任,余家才能很快在濯水古镇站稳脚跟。后来太爷爷把积累的财产,在当地购置了田产,余家也渐渐发展壮大,成为古镇名门望族。

  众人云:“余家的顶子,汪家的银子”。其实余家的钱财也不在少数,据说余家最富有的时候是在民国时期,银子多得用箩筐装。而余家之所以如此富有,归根结底是因其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据了解,余家的后人,现在仍有几个在黔江大医院当医生。

  漫步在余家大院的青石板上,采访团为一个个曲折幽静的庭院、一根根粗壮的梁柱、一块块久远的砖石而凝思,为一扇扇雕花的窗栏而赞叹。与古镇的其它几个大院不同,置身于余家大院的天井里,听风声吟唱,我们仿佛能看见当年余共安老人在这里讲学的场景。濯水余氏家族这个“血系蒙汗、心沁书香”的大家族100多年来,究竟在濯水演绎了多少传奇?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访。

一、六安余学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