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灭赵——谁让赵在裸奔

汉灭赵——谁让赵在裸奔

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奔,原本是一句俏皮话。菜九研究楚汉战争发现,用这个俏皮话来形容汉灭赵也非常适合。有关汉灭赵,菜九早有《千古谁识汉灭赵》拆解过了,现在以此俏皮话为由头,作一个小型化的归结。史料显示,刘邦彭城失利后,此前加盟以汉为首的反楚联盟的包括赵在内的诸侯纷纷与汉决裂,此举属于史称诸侯“皆去汉复为楚”(高祖本纪)的范畴。这样的记载表明,原先的盟友都与汉处于敌对状态。只是菜九经考察,没有看到多数诸侯对汉的冒犯,只看到汉对他们的打击;只有赵有侵占汉之领土的记录。当然,没看到不等于那些诸侯没有冒犯汉,但至少赵是属于人赃俱获者。待到刘邦失败的狂潮退去,裸奔的赵就无遮蔽地暴露在屹立不倒的强大的汉的炮口之下。

以上一大串开场白可能会让广大看官莫名其妙。因为按照历史记忆,汉经背水一战而灭赵,又来哪门子赵冒犯汉啊?按这样的历史记忆,则汉是侵略方,赵之灭亡乃是抵抗失败所致。实际情况即如菜九开场白所述,是赵侵汉在先,汉灭赵在后。因为几千年都没有人提过赵犯汉这样的事,广大看官或者以为是菜九别出心裁,故作惊人之语。实际上菜九是从《傅靳蒯成列传》靳歙在朝歌地区对赵作战的记录看出赵对汉的侵占的。因为朝歌地区在汉彭城失败之前被汉立为河内郡,是汉的腹地。这表明是赵侵汉在前,而不是汉把赵拖到自己的地盘上痛殴,估计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发生过灭人之国之前先把别人拖到自己地盘上痛殴的事。所以在汉之旧境发生的汉赵战事就是赵犯汉在先的明证。

据菜九推测,赵侵汉动用的武装力量原本是加入以汉为首的反楚联盟的那支赵军,因刘邦邀请赵加盟只是借助其声势,实际作战不需要他们上阵,所以他们驻扎在远离前线的地方。当赵军知道汉在彭城遭遇惨败,立即就对驻扎地区及左近地区进行侵占。这样高级别的军事行动,应该是赵国最高首脑作出的。陈馀扶佐赵王歇由代王为赵王有功,是赵代两国的主心骨与实权人物,对汉作战这样的重大行动应该是他在主持,所以陈馀应该在朝歌一带。这个地点既便于指挥赵对汉的侵占,也便于与楚沟通。因为陈馀逐走项羽分封的常山王张耳,迁赵歇由代王为赵王,赵歇又封陈馀为代王,这一系列行动都是严重破坏项羽分封格局的。项羽对陈馀、赵歇应该很恼火,但会看在他们与汉为敌的分上,暂时不予计较。即使是不计较这样的姿态,也应该是陈馀出面进行沟通的成果。

与汉相比,赵要弱得多。但汉遭受了楚的暴力打击,极有可能垮台。所以赵代主事者陈馀就把宝押在汉行将垮台上,才发动了对汉侵占。不仅侵汉,赵代武装还对魏也进行了大肆侵占,因为魏军主力也被魏王豹带到反楚联盟,国内非常空虚。从汉赵战事延伸到燕境,表示赵对燕有也有侵占,难道燕军也加盟到反楚阵营、造成国内空虚了吗?没有史料,只得存疑。反正汉遭遇惨败让赵的胃口大开,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汉不仅没有从楚的沉重打击下一蹶不振,而是表现出令人恐怖的强悍。汉在遭遇彭城惨败之后,不到一个月就站稳脚跟了。赵对汉的侵占也应该在这段时间完成,表明赵下手非常快,而汉也迅速定下应对方案。受挫后的汉似乎从失败中看到另外一种发展契机,先是一举扫平错落在楚汉战线与关中之间的散在诸侯,再平定关中三秦武装的残余,落实好制度建设,稳定住楚汉战线,然后就要收拾唯一对汉动手动脚的赵了。之所以汉没有将驱逐入侵的赵军放在优先地位,看来汉的图谋更大——不仅仅是要把赵驱逐出去那么简单,是要借此机会一举彻底解决赵代的存在,并且把决战战线确定在河内陆区。这样的决定对赵极其不利,因为此地原非赵境,赵在此没有根基,而且在汉的包围圈里。对汉而言,在此决战远强于在赵地逐城逐地战斗。也许以陈馀为首的赵代势力,为了保住已侵占领土,还会从国内大肆抽调军队,以与汉军的报复抗衡。

按说汉在赵占领期间逐一清除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异己势力,赵就应该感到形势不妙了。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为赵计,他们应该赶紧回收,在自己的固有疆土上对汉防御。但赵好不容易占领了传统疆域以外的地区,怎么舍得放弃呢?或者赵预计汉面临楚的强大压力,可能不会对赵进行彻底解决。所以赵可以侥幸行事。显然赵打错了算盘,因为你裸奔,就让你裸奔到底,汉将对楚作战放在一边,专心对赵决战。

刘邦既然要彻底解决赵代问题,就安排了南中北三线全面开战的作战。其中最关键的战役应该是在刘邦所在的南线展开。另外两路人马取道魏境——北部陈豨击代,中路韩信击赵。因为魏被赵代势力侵占,魏豹从反楚联盟中脱身回国救亡,估计还会向汉求救求助,因为魏甚至没有能力驱逐入侵的赵代军。可能汉在关内组织了两支名为援魏军实为远征赵代军,以援魏的名义进入魏境,对风雨飘摇的魏致命一击。这两支汉军,一支是韩信率领的中路军,负责攻赵之国都灭赵;一支是陈豨率领的北路军,负责定代;定魏之战,这两支汉军都参与了。韩陈两路的记录要么缺,要么不可信,相对而言,刘邦所在的主要战线反而可确定者多得多。至少可以确信靳歙与灌婴这两大汉军野战主力全力投入了对赵决战。灌婴只记录到在河北护送刘邦回洛阳,没有记录到其他战功,估计其他战功不甚出色,不等于没有。记录最详细的是靳歙的战功,靳歙对赵作战计有七战,不可谓不多。现据列传资料按顺序胪列如下:

1.别之河内,击赵将贲郝军朝歌。这是独立作战,但肯定是受派遣。战果是:破之,所将卒得骑将二人,车马二百五十匹。
    2.从攻安阳以东。这是从属于某的作战。战果是:至棘蒲,下七县。
    3.别攻破赵军。又一次独立作战。战果是:得其将司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
    4.从攻下邯郸。又一次从属于某作战。
    5.别下平阳。又一次独立作战。战果是:身斩守相,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邺。
    6.从攻朝歌、邯郸。又一次从属某作战。
    7.别击破赵军。再一次独立作战。战果是:降邯郸郡六县。

靳歙一人经历的战争的场面相当混乱、相当胶着,规模宏大,战果辉煌。靳歙一人就达到如此宏大的地步,靳歙所在战线的规模可想而知。可以确信,此线之外,赵代武装不会有太多的抵抗力量。在强大汉军的立体进攻下,赵与代注定难逃亡国之命运。

可以将刘邦定赵代的棋路作如下总结:

●刘邦的终极目标是一举平定魏赵代。目标赵代,灭魏只是顺便的事。

●刘邦先放过对汉侵犯的赵,打击其他地方武装。

●赵军主力已经在汉之河内及赵之邯郸一线与汉激战,汉军主帅就是刘邦。

●韩信的目标是抄赵后路,顺便灭魏,但理由不正当,所以魏豹被俘后还安排了工作,与其他被俘人员不同。

●韩信击赵是乘虚而入,没有遇到赵军主力,更没有背水一战,因为赵与汉早已于朝歌邯郸一线激战,陈馀不可能呆在后方。

●陈豨与韩信同时出兵,目标定代。

●楚汉在赵地的会战被湮没。楚曾在朝歌、邯郸两处得手,旋即被汉夺回。赵地对楚作战的汉军指挥是刘邦,战胜的对手是项羽。因为朝歌、邯郸有反复争夺战,遭受失败的赵军是不可能从汉军手中收复朝歌、邯郸的。只能是增援的楚军才能完成这样的战果。但楚汉军事实力悬殊太大,楚军即使夺回二城也不可能坚守。

●楚救赵失败后,陈馀选择了向代逃窜,最后落入陈豨所部之手,立功者张苍可能冒领了陈豨之功。

菜九这些惊世骇俗的观点主要来自于《傅靳蒯成列传》。《傅靳蒯成列传》当然没有讲到菜九这般直白,是菜九总结出来的。《傅靳蒯成列传》大概是《史记》中最无趣的篇章,估计是司马迁直接从官方档案中截录而成,所以干巴巴的。但就是这样没有任何水分的史料是最有价值的,据此史料可以矫正很多史识,揭示赵汉战争的本质又是其中最有价值者。

现以菜九《千古谁识汉灭赵》的段落作结:《傅靳蒯成列传》记录到的对赵作战是整个汉赵战争这段历史的唯一有内涵的真实记载。因其真实,亦因其与现有记忆不兼容,所以一旦正视这种记载,将会颠覆现行的汉对赵作战认识,并进而颠覆整个楚汉战争的现行叙述模式。虽然这个传记还是过于单薄,既没有展开整个战争的过程,甚至也无法区别何者为主要战役与主要事件,但这种资料明白无误地提示,赵与汉作战的地域已超出了赵的范围,战争呈持续胶着状态。在那个作业中,菜九作《读傅靳蒯成列传》对汉赵战争以五个方面作了简要梳理(A.作战的性质是以自卫反击战开始的对赵征服战。B.汉赵之战是拉锯战。C.赵地发生过楚汉会战。D.在赵汉军的主帅最可能是刘邦。E.在赵楚军情况推测)。回到本小文,即使赵不侵占汉,也难逃被汉灭的命运。因为陈馀逐走的张耳是刘邦的老师,刘邦为老师讨还公道是迟早的事。只是这样以裸奔为名突出赵对汉的侵犯,彰显了赵的灭亡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本文基本功课可参见

●《读〈傅靳蒯成列传〉》

●千古奇冤话魏豹

魏豹称王

魏豹与汉的关系

魏与汉的分道扬镳

魏豹的结局

魏豹何以蒙冤

魏豹反叛的旁证

汉灭魏其基本史料

●千古谁识汉灭赵细目

1.汉击赵前的国际态势简要回顾

2.汉与赵的交集

3.汉的真实处境

4.赵的情况比较复杂

5.冤屈到死的魏

6. 关键人物陈馀身处何地

7.汉赵战争的主战场

8.靳歙战赵解

9.刘邦在对赵作战的作用

10.被漠视的楚汉赵地会战

11.韩信战赵事迹简析

12.张苍事迹的隐义

13.汉赵战争始末简要回顾

14.结束语

●《千古谁识李左车》没有细目

●《千古谁识背水阵》细目

1.短命的汉赵结盟

2.汉赵战争是由赵发起的

3.汉对赵的战争应该是刘邦在主导

4.击赵前的韩信动向

5.张耳与韩信的会合

6.先来查看有无李左车

7.勘察史料地理见背水战之荒谬

8.背水一战过程之荒谬

9.陈馀、赵王歇,都没有死在背水一战

10.韩信攻赵的实际路线

11.韩信战赵的真实功绩考

12.是谁编造了背水一战神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