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爹娘】父亲节,凡凡的思念。殷占堂老师含泪推荐

“天下爹娘”编辑同志:

明天是6月18日,也是父亲节,特向你们推荐张德文老师的女儿写的一篇文章。

张德文老师是我的老师,今年春节后去世的 ,尽管这些年也给老师出书、画寿星图画,还常打电话,但由于总是奔忙 ,最终没能见上老师一面,我心里内疚得很。现在后悔也没用 ,只得替老师关照师母和师妹。

这篇文章是师妹刚给我的……

(殷占堂 2017年6月17日)

这个父亲节,我没有了父亲可以问候,黯然神伤。

2017年6月18日,父亲去世整整四个月的日子,父亲的音容笑貌常常在梦里萦回——我始终无法释怀父亲已然永远离开的现实……

父亲节的思念


文 | 凡凡

1

小时候,父亲在我眼中是令人敬畏的严父。

打我记事起,父亲对我和弟弟家教就很严。尤其每逢寒暑假,父亲就要求我们制订假期计划和作息时间,严格到了上厕所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小时候,爸妈单位分的三室户,没有设计厕所,要方便的话都得去楼下百米开外的公厕)。大人没上饭桌,我和弟弟都不能动筷子,吃饭时不许说话、不许挑食、不许有喳嘴声。小孩子哪有不挑食的?比如我不吃肥肉,弟弟不吃苦瓜、辣椒啥的。可是看到爸爸,严厉的眼神,怕怕……

从此,我和弟弟练就了一边手不停扒拉着自己饭碗里的饭,一边眼睛来回扫视着菜碗里的目标,以便稳准狠夹到自己乐意吃的菜的本领。

2

我们家有个四方木桌,老式的那种。每天吃完饭,父亲都会带着我和弟弟在桌上看书、写作业、下棋,晚上再加一盏昏暗的台灯——无论春夏秋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数十年过去了,那个画面在我脑海依然那么清晰。

按照那个年代的标准,父亲不仅培养我们自觉好学的习惯,还送我去参加武术班、田径训练、小提琴班,教我识五线谱,买了把月琴规定我每天练两小时。

我们家经常萦绕着父亲清朗高亢的歌声。父亲的男高音在我们那七八千人的厂矿一直都小有名气。

父亲多才多艺,爱好广泛,学识渊博,在湘潭电缆厂子弟中学教书时曾一人同时教历史、政治、英语等多门课程。我小学毕业进初中的那个暑假,父亲没让我放松,开始从音标教起,给我进行英语启蒙。

父亲的功夫总算没白花,我瘦弱的体质逐渐增强,60米短跑一度破市记录,因为小学毕业成绩全年第一,被市体校点名招生。初一开始,我的英语成绩在全中学阶段一直都遥遥领先,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半小时交卷100分。

3

我一直耿耿于怀父亲的严厉,像跳出”火坑”般地欲逃离父亲的严格管教。直到1996年,我被单位派驻北京办事处任副主任,常代表企业领导参加外事活动,父亲从小对我的熏陶和教育开始潜移默化地显现出来……

我不由得感触:如果没有父亲从小培育我的点点滴滴,哪能有我背井离乡闯荡北京的长袖善舞?

4

儿时記忆中,父亲对母亲总是一如既往地恩爱有加,在我们和学生面前常年板着面孔以硬汉形象示人,慈爱的面孔只会偶尔“露峥嵘”一下。

记忆深刻的一次,我们厂学校举行节日庆祝活动完毕,作为小学部啦啦队成员,因为年纪小,我们都坐敞篷卡车回家,父亲怕我吹风着凉,硬拽下自己身上的深蓝色厚毛衣丢给我。我嫌丑没穿。车快到家时,看到父亲穿件单薄的衬衣在路边健步如飞,我愧疚地喊了一声:“爸爸。”以为会受到父亲辟头盖脸地训斥,结果父亲只是用少见的疼爱眼神望着我,说:“快穿上,别感冒了。”如今,那温暖的眼神仿佛仍在眼前。

父亲早年在湘潭市职大教书那会儿,班上有个叫陈黎明的不怎么起眼的学生,因家里生活困难,放暑假没回家。父亲知道后,把家里一床新蚊帐拿到学校给他用。对父亲来说,这个举动不算什么,可陈黎明一直记着父亲对他的好。2013年教师节,在株洲税务系统发展得不错的陈黎明辗转打听到父亲在厦联系方式,寄了一超大蛇皮袋的礼品,表达内心深处积淀已久的感恩之情。

父亲不谙圆滑世故,为人刚直不阿,为官两袖清风。他当中学校长那段日子在我记忆中是他最痛苦、我们家最不安宁的时间:父亲整日里为了那些“眼中的沙子”大发雷霆,母亲则忙不迭地在旁边熄火。校长一职也是中学部刘道旺书记和前任谢益洪校长(晋升副厂长)轮番上阵,游说了好长时间,父亲才勉为其难就位——他热爱教学,极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繁杂的行政事务工作当中。

5

我早早嫁人,结婚生子,参加工作,1996年被派到单位北京办,2000年企业破产后开始漂泊,工作、家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都没有好好近距离陪伴父母。虽然自己一直坚持报喜不报忧,但一切哪里躲得过父亲的眼睛?他辛苦钻研自己课题的同时,从远处默默地守望着,我们一旦遇到困难,他便冲出来解救。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厦门,被这座城市的精致、休闲和宜居气候吸引。心想:从小到大,父母一直为我们无尽地操劳,从来不求回报,我虽不才,还是要好好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来厦门安度晚年。

父亲从50岁开始致力于国学的课题,退休后推掉了太多的学生辅导和课外讲学,物质上一直很清贫,生活上跟母亲极尽节俭。身体出问题了,也是能熬则熬,两人难免落下多种慢性病。父亲说:身体再难受,我只要钻到书里,钻到我课题里,就什么都忘了。

2012年12月7日,父母终于乘飞机来到厦门。白发苍苍的两老相互搀扶着走到机场出口的刹那,我的心颤抖着:父母老太多,跟父母在一起的缘分一天一天在减少,是时候该好好陪伴孝敬他们了!

12月到2月,刚好赶上厦门的冬季,可是跟湖南的冬天比起来,差太多。尤其那一年,听姑妈打电话过来说湖南特别冷,而厦门几乎天天阳光明媚,父亲好运动,穿件衬衫、毛背心和夹克出门走会儿,进屋都嚷嚷着“热死了”。

厦门最大的特色就是大海,环岛路嚢括了厦门旅游景点的精髓。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临海,每年国家性、国际性的大型会议和展览包括每年年初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都在这里举行。我选择在这个地点租了间单元房,好让父母更方便亲近大海。住地不远有菜市场、医院、大小超市等,生活相对方便。平时父亲陪着母亲,买买菜、做做饭、吹吹海风、晒晒太阳、逛逛会展;周末我领着两老乘公交游厦门……

6

日子在欢乐中度过,父亲又恢复了他乐观开朗的性格,很小的事都能让他哈哈笑半天,难不成我原来笑点、哭点低都是从父亲那遗传来的?

已过八旬的父亲心态非常年轻,说着时尚的网络用语,常笑称自己是80后。每天下班回家,父亲都变着花样做好满桌菜等着我,生怕我累着。我也担心他和母亲太辛苦。父亲包揽所有家务,除了继续完成《〈论语〉故事》等与台湾五南出版社的约书稿,还要到厦门经济交通广播录制每周四次播放的《讲国学》节目。我和母亲都劝父亲不要太辛苦,他不听,觉得自己时间越来越少,传播国学的计划还那么多,一定得抓紧着跟时间赛跑。

那时父亲每天六点左右就早早起床,风不大的时候自己散步十分钟到海边,看看一望无际的大海,观察着各色游客和早起锻炼的人,时不时跟他们聊聊天。有一两次居然一时性起,脱鞋光脚踩沙滩、嬉海浪,忘了自己的年龄和病弱的身体。

父亲来不多久,就交了不少朋友,周边菜市场的小老板、附近邻居……比我这来厦好些年的人都熟多了。平日里马路边散步时,偶尔看到地上有烟头、纸皮,他都会痛心地说:这么漂亮的环境,还有人不好好爱惜!尽管腰椎不好,仍然艰难地拾起来,按类别丢到不同的垃圾桶。

我还是通过父亲的举止才注意到垃圾桶原来还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

7

父亲终于完成台湾五南出版社的书稿四本《〈论语〉故事》《〈孟子〉故事》《〈左传〉故事》上下册,厦门经济交通广播《讲国学》的录制也完成了三分之二。

超负荷的劳累;身体不适,总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不肯看医生硬扛着;加上我工作忙起来,太过大意,2014年3月1日凌晨4点,一个每每让我回想起来就后悔不迭的日子,父亲因房颤突发脑梗中风入院抢救。多亏同事们“雪中送碳”的援助,远在湖南的弟弟也及时赶了过来……

母亲在父亲入院半个月后,突然之间也中风失明了。好在发现及时,母亲住院治疗半月即恢复。

父亲这次倒下最最万幸的是:除了入院第7天早上二次抢救那几分钟,其他时间意识都保持着平日里的清醒,算起帐来脑子比我们都转得快。虽然偏瘫导致行动不便,说话稍稍不利落,但他一直在做成语接龙游戏,或自己给自己出数学题,要不然就构思论文,脑子一刻都没闲过。

我的一些朋友过来看他,鼓励他,父亲说:我的人生格言是三个字“别趴下”,当年被打成右派后遭遇非人待遇,我都是凭着这三个字挺过来的。

毕竟岁月不饶人,八十三岁的老父亲,经历过那么多岁月沧桑和煎熬,身体虚弱,病痛折磨,父亲身心都被催毁得脆弱不堪,常常瞪着孩童般无助的眼神看着我们,跟一直以来父亲在我心目中高大的“精神领袖”形象判若两人。

父亲内心有知识分子的小傲骄,个性要强,从来都是宁亏自己不亏别人。也是这次父亲倒下,我才恍然明白——原来一直以来父亲都在把母亲当孩子般地宠着、悉心照顾着,父亲倒下后,我和弟弟轮流照顾二老,才体会到父亲之前是有多么辛苦!

习惯了依赖父亲,母亲突然间显现出小脑萎缩厉害、轻微老年痴呆的症状。父亲自己生活半自理状态,还时时不忘在饭桌上把母亲喜欢吃的菜颤颤巍巍地夹给她吃。这种相濡以沫的小浪漫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

8

感谢亲戚、朋友和父亲的同事、同学、学生的电话、信函、邮件的鼓励!

感谢父亲张北中学的高足殷占堂先生、刘太平先生赠送的绘画、书法和篆刻作品!

特别感恩殷先生如同孝敬自己父母般的深情厚意:他自己身体欠佳、工作忙碌,还奔波着给我父亲出书!

9

2016年是最让我们全家心惊胆战的一年。父亲先后四次毫无征兆地中风入院,一次比一次厉害,因为头部血管旧的瘢痕,又导致了癫痫的毛病,就是这个病让父亲最终没有熬过2017年春天。

2017年2月18日18时许,父亲终于不堪病痛的折磨,离开了人世。走时,满脸安详……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