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一城 阿里经济体拿下工行深度战略合作 | 十字财经
2019年12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在京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聚焦金融科技、打造开放生态为此次合作的亮点。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对等开放、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构建数字金融的合作发展新生态,打造互联网公司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的典范,为双方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双方在官宣中将此次战略合作定位为“开启双方互为场景、互为生态、互为客户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有意思的是,从签约对象来看,工行此次选择合作的是整个阿里数字经济体的完整生态。
一直以来,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多停留在金融业务合作。银行们扮演的是国家金融体系主动脉的角色,互联网公司提供的网络支付等新兴金融服务则是毛细血管,两者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
但阿里经济体所扮演的角色已不仅止于此。在阿里经济体中,除了国民应用支付宝,蚂蚁金服麾下还有芝麻信用、OceanBase数据库等明星产品,阿里体系内还有阿里云、平头哥等尖端技术子公司。早在工行之前,阿里云、支付宝、芝麻信用、OceanBase数据库等拳头产品已经服务了银行、保险、基金等多种业态。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早已不是单纯的互联网公司,准确来讲,更是当之无愧的科技巨头。
而工行被戏称为“宇宙行”也绝非浪得虚名,最新数据显示,工银信用卡发卡量超过1.6亿张,客户超过1亿户,年消费额达3.2万亿元,已成为全球发卡量最大、客户最多的信用卡发卡行。而工商银行四大APP“三融一活”(融e行、融e联、融e购及工银e生活)移动端用户规模已突破4亿户,累计月活跃客户数(MAU)突破1亿,成为全球首家移动端MAU破亿的银行。
一加一可能并不是一道数学题,化学反应的催化下,一加一也可能等于无穷大。
1
工行的选择
事实上,对工商银行而言,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蚂蚁金服,都并不陌生。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回忆,早在2005年,支付宝成立的第二年,工商银行就与支付宝展开了合作,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双方就快捷支付、小微企业贷款和外汇等多个方面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张勇称,工商银行是全国首家与阿里巴巴达成线上支付合作的银行:“可以说,如果没有工商银行的敢为人先,对创新和未来趋势的包容、洞察和担当,就不会有支付宝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会有我们国家今天领先全球的数字经济。”
工商银行当得起这一评价。即使在今天,工商银行的科技实力也一直处于同业领跑地位,探索步调依然十分超前。今年在金融科技领域也是动作频频。5月8日,工商银行成立科技子公司;11月4日,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11月8日,发布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寻求更好的技术合作伙伴,也是工行选择与阿里经济体深度合作的重要原因。
当然,作为全球市值靠前的互联网巨头,对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而言,阿里都是优质的合作对象,其可能撬动的市场能量对工商银行而言同样诱人。而双方的合作显然是多层次、多维度、网状交叉、螺旋向上的。
深度合作的第一层,是最显见的支付服务手续费。每笔以工商银行银行卡作为底层账户的支付宝交易,双方都会进行手续费分润。以眼下支付宝交易体量和工商银行的绑卡量来看,这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从想象空间来看,论用户数,仅仅支付宝就与合作伙伴一起服务了全球12亿的用户;工商银行仅手机银行用户数,就超过3.3亿。双方不但有共同的客户,亦有可以共享的客户。深度合作必将激活乘数效应。工商银行的金融实力和背景可以加持客户的满意度和安全感,而阿里构建的完整的生态体系可以让银行更近地触达和服务客户。
未来,工商银行有可能通过合作可以触达这些用户以及阿里经济体千万量级的小微商家。此前已有成功案例,某全国性银行入驻支付宝小程序后,超100万用户申请开办信用卡,节省了1个亿的获客成本。越来越多的银行入驻开设“支付宝分行”。
相较传统银行实体网点每年上百万的运营成本,支付宝上的银行小程序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近乎零成本地实现了全国客户的覆盖。而支付宝小额高频的特点,能充分激发银行卡的潜能。广发银行与支付宝合作,20天新增绑卡用户数环比增长62%。
过去两年支付宝和几十家银行在移动端超级App上展开合作,无论是手机银行还是信用卡还是直销银行,都直接帮助银行提升了交易量和交易额度,绝大多数银行的交易量都为两位数增长的速度。同时阿里巴巴也在把生态中好的服务以小程序方式投放到银行的app当中,帮助银行的交易量提升。
而阿里巴巴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智能芯片等技术层面的探索,则是其更高的价值所在。在工行之前,已有数百家银行在用支付宝的金融云技术提升服务水平,从数据来看,效率的提升可谓惊人:某股份制银行的APP启动速度从13秒降低到1秒。某城商行的APP启动速度提升18倍,每日交易量提升43%。
2
阿里数字经济体的野心
当然,双方的合作本质上是一次资源价值的互换和共享。对阿里经济体而言,“宇宙大行”的青睐带来的不仅是一笔订单,更是一层重要的能力背书。
阿里经济体和银行的合作模式已经十分成熟。最初,支付宝是连接了用户、商户和银行的主要抓手,而眼下,阿里经济体已经能够从零售、金融、物流、云计算到本地生活等全方位赋能金融机构,共同服务商户。其中,以蚂蚁金服、阿里云为代表的技术先头部队在数据库、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上都有自主研发的技术,也早已将金融机构视作最重要的目标市场。
金融业务中,技术的贡献值正日渐走高,而技术能力的获取却并非一朝一夕。
早在2016年,《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就曾明确指出,积极开展云计算架构规划,主动和稳步实施架构迁移,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今年2月,国家最高层领导再次重申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这种指导性的信号,打开了国产IT技术的巨大替代空间。
不过“金融国产化”不仅是一种政策号召,另一方面,也是银行们当下的真实刚需。
产业金融时代,银行需要走出柜面、网银、APP等传统渠道, 化被动为主动,将银行的账户,风控,鉴权,核身服务嵌入到无数外部金融场景当中,需要对银行现有的系统做分布式模块化的升级,这些都是需要互联网的技术予以支撑;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用户需求日新月异且千人千面,传统IOE架构下刻板的技术规则、高昂的维护费用及漫长的技术迭代周期都已不适应精准服务的发展需求。
融入场景生态、开放协同,已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的主动选择。数字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寻求头部科技公司的合作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数据显示,75%的银行已经或者正在启动数字化转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开展云计算架构规划,联合建立行业云平台,主动实施架构转型。
事实上,阿里巴巴更早经历了这一过程。
十年前,阿里巴巴曾是甲骨文在亚洲最大的客户,然而,由于交易量激增,传统数据库带来的高额成本以及运维问题,2009年阿里率先喊出“去IOE”。在这一大背景下,阿里自研了金融级分布式关系数据库 OceanBase 2013 年完成了对 Oracle 的全面替代。2017年9月21日,阿里云发布了全新一代云数据库产品POLARDB,这是首个国产的通用高性能自研数据库。
因为率先启动了“去IOE”,阿里在云技术、大数据等层面的先发优势决定了其今时今日的市场地位。不但支付宝成为了服务全球12亿用户的超级国民应用,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报告显示,阿里云是国内金融云排名第一的厂商,已有上百家银行通过阿里云输出的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全球目前最具公信力的联机交易处理数据库的功能与性能结合的TPC-C测试中,OceanBase创造了世界新纪录,超越了IBM及Oracle并登上榜首。
某种程度上,工商银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的战略合作,既是顺势而为,也是因时而动。而工行加入这一合作阵营,也意味着阿里经济体的吸引力不仅止于中小银行群体。
“独行快,众行远。每家机构不是自己要做单打冠军,拿到团体冠军才更重要。” 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谈及数字技术的价值时表示,金融机构和科技平台建立合作共赢的生态、包容性发展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金融服务才能变得更加普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