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五年(8):大雩(二)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大雩(yu读鱼)

---   02   ---

东汉,王充,《论衡》第二十五卷里面的《祭意篇》有一处引文,引文出自《左传》,祭意篇原文为:
“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二月之时,龙星始出,故传曰:“龙见而雩。”
先说王充为什么要论“衡”?
  • 测量物体长短的工具叫度;

  • 测量容积的器皿叫量;

  • 称量物体轻重的工具叫衡;

在汉武帝之前,儒家学说与五行学说、谶纬学说是形同陌路的,孔子很明确的指出“未知生,焉知死?”对鬼神“敬,而远之”,而且孔子也不语“怪力乱神”,那时候的儒家比较硬核,比较唯物。
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里面神神鬼鬼的理论就越来越多了,如果把《白虎通》和《春秋繁露》合起来看,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拿了方士的书,如果再配上一本《辰州符大全》,妥妥的就是文武双全的治鬼方士了(那时候还不流行称道士,道士是五代至唐时代才开始流行的),具体原因,一言难尽。
在汉代老百姓的概念里,这个世界分为三层:
  • 上层是天和天神们居住的地方;

  • 中层是人鬼杂居的地方;

  • 下层是地狱;

这非常类似中国古代王朝的阶级分层。
当时流行的理论是:
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与天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比如天上飘来一朵云,如果这朵云变成了像金箍棒的样子,那就意味着孙悟空要出世了;如果过一会变成了凤凰的样子,那就意味着有很厉害的女性要出现了;如果再过一会又出现了一条龙形的云彩,那么与刚才那个女性相配的X龙大帝就要出现了。如果天上飘来五个字呢?那代表“那都不是事儿”。
  • 该播种的时候下雨了,是老天爷的惩罚;

  • 吃饭的时候打个雷,是上天的示警;

  • 皇宫里某个大殿梁上爬了条蛇,那是要出奸臣了;

诸如此类,反正总能跟天地神灵挂上钩,跟人总是没关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种情况下,各种预言诗,预言图层出不穷,各种带有预言性质的童谣也在各地流行,比如东汉初年预言刘秀当皇帝的“刘秀当为天子”的纬书,以及东汉末年预言董卓败亡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童谣。
当时,官员们都去潜心研究各种预兆,研究好了能升官。而老百姓则今天被一朵云吓个半死,明天被一首童谣搅的人心惶惶,用官方的语言来说就是“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偏差和幻觉”。用俗话说就是“闲的X疼,找个事情幻想一下消磨时间”。
无疑,这种幻想是有害的。

---   03   ---

谶纬预言流行的结果就是官方话语权慢慢被善于捣鼓预言的方士稀释,主流媒体的声音被大量善于用预言解释各类现象的自媒体大号淹没,主流媒体的渠道也慢慢被这些大V们堵塞。
媒体话语权的多极化使人们的思想也趋于多极化,但这个多极化最终的归宿是朝着迷信的方向。主流媒体阵地的丢失使迷信的旗帜慢慢飘起来,而善于操纵人心的人发现了这个趋势,往往巧妙的利用谶纬预言达到播名弄权的目的。
比如利用老百姓相信鬼神的理论,把自己塑造成神的后裔,或者得到天神传授等等。因此,东汉末年的起义往往带有非常浓厚的迷信色彩。
谶纬的流行,使朝堂和社会从两汉(东西汉)开国时期建立的积极向上、进取扩张的氛围产生了变化,变得自私消极,猜疑保守,不思进取。
汉帝国开始慢慢趋向于迷茫和混乱。东汉帝国逐步对西域、九原、云中等地失去了实际控制权。各地军阀崛起,州部刺史权力扩大,一直到汉末灵帝时,被十三州部、外戚、宦官联合掏空的东汉帝国终于轰然倒下。
在这期间,一些比较相信朴素唯物主义的学者们其实是没有停止过发声的,王充就是这股泥石流中的小清流。王充站出来的时候,东汉帝国还在鼎盛期。
当时,班超刚刚重新收复了西域,雄姿英发。汉帝国只是在文化层面露出了一丝缝隙而已,但王充已经从这丝缝隙中嗅到了腐烂的味道。
王充之所以把所写的文集命名为《论衡》,就是向当时以唯心主义,以迷信为主的谶纬儒学挑战:
  • 把你的学说拿到我这个天平上,称一称轻重。

伟哉王仲任,敢拿尺量天!
但这部与官方理论思想相悖的书,注定得不到广泛传播。
以唯心主义为灵魂,谶纬为骨架,忠君为皮毛的儒学是从西汉武帝时期就定下的纲领性指导思想,王充等于以一己之力向官学开炮,向底层架构开炮,这必然会导致失败。
而且当时大部分的在野意见领袖,就是汉帝国的自媒体大V们,通过长年累月的研究谶纬儒学,已经把这门学问从“主义”变成了“生意”。王充要断他们的财路,他们必然要断王充的生路。
所以王充的《论衡》一写出来,这些人就对王充围追堵截,在学术阵地上搞翻王充,搞臭王充,搞倒王充,再踏上一万只脚。《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当时的学术界对王充“攻之者众”。
不过也有识货的,比如蔡邕,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飞白体就是他创造的,他有个女儿更有名,叫蔡文姬。
蔡邕去浙江出差时偶然得到了《论衡》,一翻之下如获至宝,反复研读之后,学问大增,别人纷纷传言蔡邕是梦中得了神仙传授。
蔡邕有个朋友不相信,认为蔡邕肯定是得了奇书,就去蔡邕住处翻找,在床铺下面翻到这本书,要拿走。蔡邕急了,劈手来夺,他朋友匆匆抢了几卷就跑。
蔡邕后来追到朋友家,告诉他,想看全文也可以,但只能保证自己看,不能外传(这一点也显示当时这部书可能是被禁的)。他朋友读完整部《论衡》以后,称赞说,真是奇书!然后学问大涨,成为当地名人。
这部书现在看来,虽然其思想已平平无奇,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比王充的朴素唯物主义又高级了,所以不会有振聋发聩之感。但王充逻辑思维之严密以及独立思考精神之可贵,使仍有很多可取之处,喜欢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者及鸣翠柳者不回复。
E-mail:youwushuzhai@126.com
(0)

相关推荐

  • 张巍丨蔡邕与张衡——建安文人的创作典范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对盛唐诗人而言,建安文人是他们心目中的创作典范,建安风骨对盛唐气象有着重要启迪,这早已成为文学史 ...

  • 故乡记忆(之五) ——四位绍兴穷塾师的伟业

    在故乡绍兴,历代都有喝墨水长大的文人.他们手无缚鸡之力,肩无挑担之能,又不擅长行商坐贾.铢量寸度,几乎只有仕途一条出路.一旦在千军万马中挤不上独木桥,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或者虽然侥幸走进官场,却又禁 ...

  • 桓公五年(7):大雩(一)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大雩(yu读鱼) ---   02   --- 唐代名臣魏征编写<北史·源师传>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源师是北齐的重臣,有一次农历夏四月,他 ...

  • 桓公五年(9):大雩(三)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大雩(yu读鱼) ---   02   ---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里说: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意思是周朝的四月是我们现在的二月.这话猛一看 ...

  • 桓公五年(10):大雩(四)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大雩(yu读鱼) ---   02   --- 春秋254年间,有关"大雩"的记载一共31次,平均8年一次.其中鲁昭公二十五(公元前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二)

    第471篇原创,本文约1531字,阅读需要4min 01 秦灭六国之前,改变天下格局的战役,繻葛之战绝对能排到前五.从第一到第四分别是: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商汤灭夏桀的鸣条之战,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和 ...

  • 桓公五年(13):冬,淳于公如曹(二)

    ---   01   --- 原文: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   02  --- 上文我们说到,州公抛下国都跑到了曹国,原因是杞国要灭州国.那杞国为什么要灭州国呢?这事要从杞国人第一 ...

  • [连载]桓公五年(1):陈侯鲍卒,齐侯郑伯如纪

    第461篇原创,本文约2272字,阅读需要5min 上图中铭文是<己侯貉子簋>的铭文:"己侯貉子分己姜宝,乍(作)簋."大意是:己侯貉子分给女儿己姜宝,己姜为此作了这个 ...

  • 桓公五年(2):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第465篇原创,本文约1924字,阅读需要3min 01 上一集里说到:"聘,是天子或诸侯派使者通问邻国,执圭以致君命".这叫做聘.那么在齐侯和郑伯到山东东部莱州湾附近做了个夏日清 ...

  • 桓公五年(3):蔡卫陈从王伐郑(一)

    第468篇原创,本文约2806字,阅读需要6min 01 公元前707年的秋天只发生了一件事,事情很大,但官方记载很简略,只有一句.但这件事吸引了华夏地区二百多诸侯国的眼光,并且不断产生涟漪,被这涟漪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三)

    第475篇原创,本文约1960字,阅读需要3min 01 其实文首配的这张图有问题. 首先这是一乘驷马战车,外面的两匹马称为"两骖",中间的两匹马称为"两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