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民:强者(一位语文老师的高考下水作文)

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疑问,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卑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强 者

文/王新民

何谓“强者”?情境不同,答案自然多彩。

就先天状况与后天发展而言,“生而强者”,一直“至强”,自是“强者”;而“生而弱者”,变弱为强,亦为强者。我以为,斯二“强者”,皆出了境界,不可厚此而薄彼。

更进一步,何以成为“强者”?伟大领袖毛泽东之于“体育之效”的论述,于吾辈后生裨益大也!

“强者”,自有哲学思辨。

其一,矛盾。“弱”和“强”,对立且又统一。究其实,它们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强者”总能明辨是非,是是非非。

其二,联系。“弱”和“强”,是有多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客观存在。从当前和变化的联系出发,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者”总能自觉、主动地由弱而强、因强而强。

其三,发展。因为,“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反之,“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强者”总能分别对待:自勉,自戒。

“强者”,亦是儒道一体。

所谓“道”,乃言“强者”之通达。是的,“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卑也。”而“儒”,是说“强者”,无论“生而强”,抑或“生而弱”,始终不渝,孜孜焉惟自强不息是求。

不禁联想。

想起了一个文学典型——桑提亚哥(说他就是创作《老人与海》的海明威,大概也是不成问题的)。很欣赏“硬汉子”的那句名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是间,哲学气息氤氲,“强者”形象栩栩然。

又想起了一位世纪老人——冰心。她的人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纷扰中度过的。是非淆乱,社会动荡,人心不古。先生自是弱小。“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绝不还手。若你动了刀子要杀我,我便会问:'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老人的“强”,首先在于她的豁达、厚道。而“忍生活之苦”之际,她尚能“保其天真”!这是一个何等的“强者”?就像一只小鸟,遭遇如磐、如晦之时代风雨,她受伤了。但不停地飞翔时,她正有着佛系样的坚忍!

行文至此,我是不是还可以如此感概:我们的祖国母亲,不正是一个“强者”?!

四大发明,五千年璀璨文化……中华民族有过“至强”。而“嫦娥”探月工程,“玉兔”月球车,“北斗”全球定位系统,“天宫”载人空间站……一张张集新兴科技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名片,展示了赓续今日之“至强”。另外一面是,“鸦片”,曾今使华夏子嗣积贫积弱;但是,“收拾旧山河”,现在我们又开启了强大复兴征程!

躬逢盛世,“天之诱我以至于强”,实可知也。

(作者系通州中学语文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