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世出的天才,为何都带着一丝孩子气?

1

最近有一篇热文成功引发网友热议。

这位“95后”博士陈立杰,年少时斩获多项竞赛大奖,高一时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提前录取;高三时收到谷歌的实习邀请,被他以学习为由拒绝了。

进入清华园后,他写下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就被AAAI收录;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世界名校深造。

2019年3月15日,就读于麻省理工计算机系的博士生陈立杰,一举荣获Danny Lewin“最佳学生论文大奖”。

他也因此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有可能获得“图灵奖”(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的天才。

这位幸运少年在获奖之际,发表感言:“我立志为人类智慧添砖加瓦”。

这句话看似波澜不惊,仔细品味下来,却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和陈立杰一样大的年轻人,有的夜以继日地考研、考公务员;有的在烈日下搬砖、送外卖;有的则刚入职场,捉襟见肘,只想如何还清这个月的房贷、卡贷、花呗、白条。

而生于1995年8月、不到24岁的陈立杰,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世界,如何扩大人类认知的边界,“如何为人类智慧添砖加瓦”。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2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怀疑我在贩卖“同龄焦虑”对不对?

恭喜你上当了,哈哈。

栩先生能写鸡汤,但几乎不生产毒鸡汤。

鲁迅曾经说过,100,000个“别人家的孩子”,才会产生一个“不世出的天才”。

如果拿天才少年的成就来和自己比,无疑是不折不扣的降维打击。

中国有句老话叫“自古英雄出少年”,“天才”们其实也总是早早地在岁月的前端,展示出不世出的天赋。

比如被柴可夫斯基成为“音乐的基督”的莫扎特。

他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

6岁的莫扎特,便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国公演,一举轰动欧洲,被公认为“音乐神童”、“最伟大的音乐天才”。

有人曾如此评价这位不世出的天才:

“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时刻,便是莫扎特。”

是的,这就是天才。

他出场自带高光,似乎所有的聚光灯,都是为了追逐和见证他的才华而存在。

上海滩17岁的天才少女张爱玲,牛刀小试便已技惊四座。

以下是她散文处女作的开头: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

我3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清朝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

面容尚且青涩稚嫩的她,在这篇散文的结尾,写下这段被后世频频引用的金句: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这哪像17岁的笔触,莫不是作者时年71岁,写反了?

3

不世出的天才,其实是极稀少的。

3岁的莫扎特就能弹钢琴、6岁开始全球巡演、3岁的张爱玲出口成章、17岁写出有哲思的代表作……

而你家的熊孩子,小学快毕业了还在状况外。

爸爸到底弯没弯?

不得而知。但是从作文正文来看,动辄不认识爸爸,记忆力应该很一般吧……培养成为天才估计有点困难?

真正的天才,永远可遇不可求。

在普通人家的孩子写下“爸爸弯了”的年景,7岁的骆宾王早已因一首“曲项向天歌”驰名大江南北。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5岁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背诵《大学》中的名句。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如此之大:横亘在智力、天赋、才华、专注力之间的鸿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命际遇的天差地别。

然而,命运赠与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不世出的天才,往往也有常人难以理解的挣扎与孤独。

4

1989年3月26日,年仅25岁的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海子原名查海生,15岁以安徽省“文科状元”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就读大学期间,桀骜不驯的海子疯狂爱上了诗歌。

难以想象一个准司法人员会突然爱上写诗,或许可以在法庭上与嫌疑人battle一首《将进酒》?

然而海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创作天赋,他笔下的诗句优美、感性,充满灵性之光,有一种世俗的温暖。

他“将古代浪漫主义与近代现实主义相融合.....精神上有种狂人式的先知,因此很多人都将他誉为'当代李白’。”

1983年,19岁的海子从北大毕业,成为了政法大学的一名助教;按部就班的体制内生活,熄灭不了海子那颗追求自由的、滚烫的心。

1986年他开始利用假日遍览名山大川,感受锦绣山河之壮美。

他向往自由和写作,希望能够辞掉公职,前往南方创办报刊,从事文字创作,然而这个诉求却遭到家人的强势反对:

“你疯了?好好的铁饭碗你不要,跑去创业!?”

25岁这年,在经历了10载专业与天赋、职业与爱好的分裂与纠结后,这位不世出的天才诗人,安静的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

临终前,海子还不忘留下9个大字:“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的离去,真的与任何人无关吗?单方面宣布了“与任何人无关”,就真的可以毫无关联?

这种想法未免也太诗人、太孩子气了……的确不象个搞法律的。

斯人已逝30年,回首看他的人生际遇,感慨万千。

如果他不世出的才华能够得到家人的尊重,如果他可以从事自己热爱的文字工作,如果他可以放飞自己自由的灵魂与肉身,不被世俗、被体制、被旧观念所束缚。

他也许就不会在困惑与痛苦中备受煎熬,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他曾经如赤子一般热爱过的世界。

说真的,如非外力因素,我很难想象一个能写出这么温暖和幸福的诗句的人,最终以如此孤凄和决绝的方式离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5

善良纯真的海子,在诗歌中写道:

“愿你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那么不世出的天才们,他们自己在尘世中,是否能够收获幸福?

克罗地亚籍天才发明家尼古拉斯.特斯拉,应该过得比海子幸福。

尼古拉斯.特斯拉出生于1856年,被称为“光之子”。

“他一生获得了交流电、特斯拉线圈、粒子束武器特斯拉涡轮发动机、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地面固定波、双线线圈、无线技术等千余项科技专利发明。“

特斯拉在科学史上的价值,远远被低估,以至伊隆.马斯克要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清洁能源车——Tesla。

特斯拉有着与生俱来聪明大脑、以及超强的空间记忆力、视觉想象力。

曾差点被父亲逼迫上神学院的特斯拉,对于科学发明有种近似宗教的狂热,这种狂热让他对恋爱、赚钱这种世俗的快乐并不上心。

他一直洋洋自得于自己过人的智商与创造力,从他的文字中能看到一种异常孩子气的、近乎天真的自恋:

他只爱做能体现他的才华与智慧的事,当他的发明创造为他挣钱后,他便全部拿来做研究经费,继续放飞想象力。

然而,大多数天才总是与时代格格不入,因为他们本身的才华过于耀眼,以至于在他们身上克服了时代。

后期的特斯拉过于天马行空,有些理念如今看起来都非常超前。他烧光了自己挣的钱,也烧光了顶级投资机构(如J.P摩根)为他注入的资金。

但从人生的角度来说,他这一生过得应该很自在、很满足也很开心。

有谁能比无忧无虑的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天才更快乐呢?

海子25岁便与这个“春暖花开”的世界诀别,而特斯拉活了87岁。

6

在哲学家叔本华看来,天才是很难一直处在满足和快乐当中的。

在他的《论天才》一文中,这位德国人对天才的特质做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

在叔本华看来,天才在人群中是比较好辨认的,因为:

“绝大多数人脸上都被打上了平庸的印记,有着俗不可耐的表情。
他们的认识活动严格地受制于他们的意欲(生存意欲、遗传冲动、食欲、性欲、物欲、权力欲、恐惧等)活动,以至于他们很难感知意欲外的其他事情。”

相比之下,天才的智力很幸运地从为意欲服务中解放出来,这使天才拥有了高耸的额头和清澈、直观的眼神,“带上了一种巨大的、好像脱离了尘世的喜悦气质。”

然而,针对西塞罗、亚里士多德说过的“天才人物都是忧郁的”,叔本华也给出了肯定的阐述:

“与天才为伴的忧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生存意欲越是得到了智力的照明,它就越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悲惨景况。那些禀赋极高的天才身上常见的忧郁与孤独,可以类比为阿尔卑斯最高峰。

朗山峰经常被云雾笼罩着,但有时候,尤其在早晨,云雾被撕裂了,沐浴在绯红色朝阳下的高山,从超越云层的天上高处俯瞰着莎蒙妮斯高地,如此景致深深打动了观者的心。”

这种忧伤和喜悦共存的心情,构成了天才的常态。

因此他们的内心时常是挣扎而孤独的,他们为看到了绝美盛景而心生欢喜,却因真理常年云山雾罩而忧伤。

7

天才其实往往都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天才的作品往往都是献给时代、甚至克服时代的,而这些作品往往只能在后世开始获得承认。

比如不世出的天才画家(如梵高)、音乐家(如莫扎特)、哲学家(如卢梭)、诗人(如杜甫)等,他们才华横溢,生前却往往都不名一文,穷困潦倒。

没有一个平静、冷淡个性的人能够成为天才。因为拥有超于常人的认识力与智力,他们眼中的一切,往往会过于鲜明、甚至带上了强烈和刺眼的色彩。

所以天才的个性,往往都是激烈而狂热的。

甚至有时候天才和疯子之间,就只有一线之差。

因为具备宏观思考和本质剖析的能力,天才不可避免的拥有比普通人更为明确的使命感。他们所具备的纯粹的认知力,是属于全人类的。

正如文首的天才少年豪情万丈的那一句“我愿为人类的智慧添砖加瓦”,在他口中,这句话显得那么自然,就像是他天生就应该说这句话一样。

就像梵高的《向日葵》,无论何时去观摩,都会感受到一种无以伦比的张力与感染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对美学有追求的人。

然而幸运地拥有了这一天赋的天才们,也不可避免地拥有了多样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具有超级天赋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会变成一个不是很“有用”,或者很有“情商”的人。

毕竟,“命运所赐予的一切,暗地里都标好了价格”。

如果让一位具备顶级才华和认知能力的天才去做一项只有实际用途的工作,比如:

让特斯拉去当神父、海子去当法务助理、陈景润去做导游,那么就像是用景泰蓝花瓶来装枸杞泡热水一样,看起来荒唐可笑。

普世的社会游戏规则,世俗的职场规则、成功准则,大多是被普通人、也是为普通人而创造的。

所以在这样的规则与准则下,“一脸红尘,一身天真”的天才们,总是一不小心就会撞得头破血流。

但实际上,能创造出真正的智力成果与作品的天才,要拥有比处理实事的能力的普通人,稀有得多。

8

天才往往都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热烈而真挚,却很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困扰而情绪不定、忧伤,甚至抑郁。

有些过早展露出自己才华与天赋的人,也在岁月长河与生活熔炉中,慢慢被磨去初心与锐气,变得灵气全无。

这样的例子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不胜枚举。

“伤仲永”的故事,我想每个经过“爸爸弯了”教育阶段的人,应该都不陌生。然而在当代,也有很多泯然众人的少年天才。

比如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中科大“少年班”的成员,如今已中年的他们,有学术成就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已成油腻中年,过上了与普通人并无二致的生活。

甚至有一些沉迷于气功、研究星象、陷入长久的困惑与迷茫。

9

《生活大爆炸》的物理天才谢尔顿(谢耳朵),很多读者应该都不陌生。

他有许多奇思妙想和稀奇古怪的发明,他的智商和科研能力在一众高学历好基友中都出类拔萃,然而他确实最孩子气的一个。

他的各种奇葩言论、无厘头恶作剧常常令他室友笑不出来,对女朋友Amy,他也是爱答不理,傲娇的紧。

然而《生活大爆炸》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就是谢耳朵让女主角唱“小萌猫(soft kitty)”哄他睡觉的场景。

另一位真实的、孩子气的物理学天才,则是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而他是一个完全与“早慧”无关的天才,成为天才,99%是因为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力。

爱因斯坦曾经自我剖析过为什么是他发现了相对论:

“我(智力)发育得很晚,以至我长大成人以后才开始对时空问题感到惊奇。所以十分自然地,我会比一般的孩子更能深刻、持久地探究这个问题。”

尽管并非刻意为之,爱因斯坦却得以终生都保持着孩子的纯真。

艾里克·埃里克森称他是“凯旋而归的孩子”。

10

谢耳朵和爱因斯坦的人生,应该都是幸福的,因为歌德曾经说过:

“谁如果能够为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而活,那他就由此找到了最美好的人生。”

这种幸福,毫无疑问是出于才华和职业的匹配,来自外界对自身的包容与接纳,来自体面而富足的生活,来自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身心自由。

在这个年代,“怀才不遇”似乎并不常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似乎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一两个“杀手锏”曝光于公众眼光之下。

在主张个性的21世纪,束缚我们做出选择的因素,似乎也比之前所有的时代都要少了。

然而,真正称得上“不世出的天才”的个体,还是非常稀有。

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与正确的指引,就算绚烂如天才,也要么泯然众人,要么苦闷孤独,要么走向极端。

普通人、芸芸众生有别于天才,更需要有强有力的指引,来避开成长中的各种陷阱和弯路。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建立社群的原因。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以少一些困惑,少走一些弯路。我能给的不多,但是一定是我所能给的最好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往往只看到烟。

天才出现了,人世间便有了烟火。

谨以此文献给人类文明史上那些不世出的天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