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伯——杨申良
杨玉瑛整理
在我小的时候就听说我的大伯解放前外出当兵,是个老八路,后来还当了个“大官”。可自从他离家外出以后,很长时间没有给家里写过信,我对他的具体情况却一无所知。直到上世纪文化革命开始不久,突然接到大伯从成都的来信,说是当时正在砸烂“公检法”,大伯和大娘都在公安系统成了走资派,天天挨批斗。当时成都的“武斗”很厉害,希望把孩子送到老家暂避一段。我父亲接到信就立即赶到成都把三个孩子接了回来。在三个孩子中,大姐14岁,大哥12岁,二哥10岁,再加上家里还有我和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全家总共七个孩子,虽然生活很苦,但成天争争吵吵、打打闹闹,大家围在一起讲故事,捉迷藏,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大概停了八个月,待形势略有好转,大娘就来家里把孩子接走了。自那以后,家里不断有书信往来,我也去过两次成都,这才对大伯的事逐渐有所了解。
1995年我(左一)和大伯一家在成都聚会
(左二:大伯,左三:大哥,左四:大娘,左六:三弟)
大伯名叫杨申良,1922年12月出生于景阳镇杨岭村一个农民家庭。据说我们的祖上是大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河东镇迁来的,刚来时住在底张东南的南枣园(今南村),后来到我老爷这一辈,由于其父亲吸大烟败了家,这才迁到了景阳镇西南的爨坡坡跟。由于这里地多人少,加上老爷勤劳肯干,生活也还可以维持。到我爷爷时,家境逐渐好转。他生有两子四女:即大伯、父亲、大姑、二姑、三姑和小姑。大伯自幼喜欢读书,上过私塾,还教过书,当时在我们这个穷乡僻壤也算是个文化人。爷爷本打算让他恪守父道,成家立业。可偏偏他生逢乱世,立志报国,最后投笔从戎,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大伯15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直抵中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引起了举国上下的极大愤慨。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游击队,和日寇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1938年,洛宁成立“国民义勇总队”(又称游击队),该总队虽然名义上受国民党县政府领导,但实际上受共产党掌控。后来,国民义勇总队在底张东南村举办游击队人员训练班。我们村距东南村很近,大伯也参加了这个学习班并从此参加了游击队。1944年4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郑州、洛阳相继失守。5月17日,洛宁沦陷。日寇所到之处,实行法西斯“三光”政策,洛宁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45年是抗战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华民族从屈辱中奋起的转折之年。这一年,为了响应毛主席“开展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我党派曲书城、李洪潮等同志在洛河南组建洛南人民抗日自卫军。大伯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即报名参加了这支队伍。此后这支队伍经常活动于底张峪的曲阳、黄村、侯峪、杨岭、良泉沟一带。1945年4月,洛南人民抗日自卫军改编为洛南抗日支队。贾敦芳、李洪潮分别任正副政委,马子明任政治部主任,温绍孔任参谋长。大伯被分在第一支队任二排长。当时支队长是王子杰。该支队在二分区五十九团的配合下,和日寇展开了游击战,有力配合了洛南反扫荡工作。据大伯回忆,1945年上半年,日军曾多次到洛河南岸的中山镇和西山底一带袭扰。有一次,有十几个日本兵到西山底的洪岭、郭庄、杨岭一带扫荡,洛南抗日支队在杨岭附近组织了一次伏击,结果打死打伤了好几个日本兵,有一个日本兵被打死后没来得及带走,抗日支队的人就上去扒了他的衣服,收缴了他身上的武器。大伯那次幸得一把日军刺刀,后来一直带在身上,直到后来还经常拿着这把刺刀给孩子们讲当年的抗日故事。日本兵这次遭到伏击后,抗日支队担心他们会来报复,就动员群众前往南山躲避。当时,由于我大姑腿上有外伤不能走动,大伯就背着她到爨坡半山腰,用树枝把她盖在下边藏了起来。日本兵到各村见不到人,就点火烧了几间房子匆匆撤退。在撤退时,有个日本兵由于拉肚子实在走不动,就悄悄躲在一个小庙里去了。这时,有当地百姓到庙里烧香,忽听从庙里传来枪声,就立即跑去报告给了抗日支队。抗日支队派我大伯和几位同志前去查看,才知道庙里藏着一个日本兵,手里不仅有枪,还有不少子弹和手雷。由于我们的武器比较落后,先后攻了几次也无法靠近。后来,只得派人从后墙翻上去,在庙顶扒了一个窟窿,丢进去一颗手榴弹,把那个日本鬼子炸了个血肉横飞。1945年5月,大伯冒着日寇的封锁带着十几名抗日支队的同志渡过洛河参加了八路军。就在大伯临走这一天,年迈多病的奶奶连夜赶做了一件新棉袍,次日天还没亮,雾气很大,奶奶踮着小脚一直把大伯送到村口的大树下。这时奶奶拿出棉袍非要让大伯带上在外挡风御寒,大伯死活不带,说部队上有衣服穿,就留在家里让诚(我父亲小名)穿,母子俩撕扯了半天,大伯还是坚持把这件棉袍留在了家里。后来到了部队,大伯每每想到当年母亲在村口大树下从漫天大雾中逐渐消失的身影,总会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没想到大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见过生他养他的爹娘…1945年8月16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争夺胜利果实,悍然出兵向豫西进犯。中共洛宁党组织及所属部队奉命撤至太岳军区。大伯所在的陈谢兵团在陈赓、谢富治领导下完成“中原突围”以后,曾先后参加了伏牛山东麓战役,平汉、陇海破击战,洛阳战役,宛西战役和宛东战役。也就在这一年,大伯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陈谢兵团被编入中原野战军参加了淮海战役。当时,陈谢兵团和豫西军区部队奉命于固镇、宿县间布防,阻击敌第6、第8兵团北进,以策应其它主力部队围歼王维兵团。大伯带领本排战士急行军三百里,按时赶到指定地点,临时占领一个无名高地,成功完成阻击任务。本次战役结束后,大伯被任命为连指导员。
大伯珍藏的《淮海战役纪念章》
1949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下辖第三、四、五3个兵团;陈锡联和谢富治分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和政委。大伯所在的陈谢兵团被改编为第三兵团。1949年3月,毛泽东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二野的主要任务是在安徽省中南部的长江下游实施渡江作战。当时,三兵团的司令部就在安徽省枞阳陈氏宗祠。4月17日,总前委下达21日开始渡江作战的命令。
第三兵团渡江指挥部陈氏宗祠
4月20日晚10时半,3野27军80师首先发动进攻,向南岸挺进。同日,桐庐县境内的渡江部队分别进入枞阳镇-铁板洲,桂家坝-长沙洲,汤家沟-王家套,北埂-姚沟4个起渡点。4月21日下午5时,我军炮火全面猛击南岸一线敌军阵地。6时许,我军第一批突击船只渡过长江天险,胜利抵达南岸。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被我人民解放军一触即溃。
大伯珍藏的《渡江胜利纪念章》
在渡江战役中,大伯带领本连战士担任准备渡江船只和掩护任务。此次战役中,由于大伯表现勇敢,最后荣升为营教导员。渡江战役胜利以后,大伯随二野三路大军进行千里大追击。在这一时期,部队几乎天天都是急行军,一跑就是百十里。战士们虽然又累又饿,但情绪都很高涨。有的跑着跑着就睡着了,也有的跑着跑着就倒下了。记得有一次,部队路过一个村庄,发现村子里已空无一人,大伯和本营战士来到一个大地主家,发现有半袋大米和一点大油,就叫来炊事班做炒米饭。没想到大家刚刚闻到炒米饭散发出的香味,就听到了紧急集合号,眼看快到口的米饭也来不及吃,就只能下手抓两把米饭塞进口袋里。大伯也顺手抓了两把,谁知等跑了一段路再去口袋里取米饭时,才发现米饭早就从口袋里漏掉了。从那时起,大伯一看见米饭就想起这件事,每每对米饭有种说不出的特殊情感…1949年10月23日,大伯参加了“解放大西南”战役。在此次战役中,鉴于四川和重庆的特殊情况,二野司令员刘伯承要求各兵团都要十分重视情报工作。因此,大伯被调到第三兵团司令部情报科任参谋。由于二野三兵团承担了解放重庆和成都的主攻任务,大伯所在的司令部情报科除了完成正常的情报收集和传递外,还承担了大量的对敌政治攻势和策反工作,最终促成国民党军第7、第15、第16、第18、第20兵团宣布起义,为解放大西南铺平了道路。
大伯珍藏的《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
1949年12月,重庆、成都相继解放。1950年1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四川分为川东、川西、川北、川南四个行署,二野三兵团负责组建川东行署党政军领导班子。大伯也于当年转业被分配到川东公安行署工作。1952年10月1日,川东、川西、川北、川南合并组成四川省。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在成都正式成立,大伯也随之合并到四川省公安厅任办公室主任。
还是在川东公安行署工作期间,经组织介绍,大伯和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女同志武野牧(我大娘)结为夫妻。大娘是高挑身材,皮肤白皙,长得也很漂亮,她是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蒙古族人,其祖上在满清时为镶黄旗,后来举家搬到了郑州。抗战爆发后,郑州沦陷,大娘随母亲逃难来到重庆的酆都。此后大娘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解放后参加土改,最后被安排在川东公安行署工作。1978年,国家恢复各级人民检察院,大伯被调到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任职,曾担任该院第一任批捕处处长、检察委员等职,1982年大伯因身体原因提前离休,离休时享受副厅级待遇。2002年10月19 日,大伯在成都家中病逝,享年81岁。大伯出身农民,生于战乱。他的前半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历经中原突围、淮海战役、渡江作战、解放大西南等重大战役,也可谓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后半生从公安系统到检察院,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为四川省的法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大伯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不愧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干部。大伯生有三男一女:大姐杨嘉嘉,在美国加州大学任教;大哥杨嘉陵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二哥杨岭在北京中科院下属公司任职。三弟杨小青,在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工作,现为高级警官。
作者简介:杨玉瑛,河南洛宁人,微信名称(芳草碧天),从事律师工作三十余年,洛宁县首位女律师;荣获河南省首届十佳法律援助律师荣誉称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长期担任洛宁县委,县政府和多个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工作之余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