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小青龙汤多种应用,小青龙汤亦可治顽固皮肤瘙痒

陈潮祖:小青龙汤多种应用,小青龙汤亦可治顽固皮肤瘙痒

小青龙汤治疗皮肤瘙痒案


张某某,女性,38岁;初诊时间:2006年4月15日。

皮肤瘙痒2月余。

3个月前感冒,症现发热、恶寒、无汗等,自行服用抗病毒冲剂,以及医院静滴抗生素半月好转。感冒好转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但无斑丘疹,无皮肤破损,昼夜无减,曾就诊于省城医院,诊断为“药物性皮炎”,予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因改善不明显,又多次就诊于中医皮肤科(部分处方显示为清热凉血止痒之品),疗效亦不明显。刻诊:自觉皮肤瘙痒,伴干燥,有少量脱屑,涂抹“保湿润肤”护肤品则稍感舒服,形体单薄,纳差,舌质淡胖,苔水滑,脉浮。

诊断:皮肤瘙痒(药毒)

辨证:肺脾虚寒,饮滞腠理,肌肤失养

治法:温补脾肺,化饮利水

方剂:小青龙汤合真武汤加味

药物:麻黄8g 细辛6g 干姜15g 甘草10g白芍10g桂枝10g半夏10g五味子12g白术15g 茯苓20g 生姜10g 制附片6g(先煎30分钟)  3剂,每日1剂,水煎服,日3次。

4月17日二诊:患者3剂后,皮肤瘙痒明显缓解,诉汗出较多,酌减麻黄、桂枝用量,再服5剂,痒止告痊。

按语:一般认为小青龙汤主治证的病机为表寒里饮,而陈老认为是肺失宣降、寒饮内停,他认为《伤寒论》所载条文虽有表寒证象,《金匮要略》所用三条却无一条言及表证,显然本方并非专为表寒而设,仅从表寒里饮分析显然不够全面,从肺失宣降、寒饮内停阐述致病机理,尤能揭示病变本质。

肺失宣降,脾失转输,水气内停,射于肺则咳喘;犯于胃肠则干呕、噎嗝、下利;饮停胃脘则吐涎沫、心下痞;津不上承则口渴而喜热饮渴而不欲饮;饮蓄三焦水道则小便不利、少腹满;饮溢肌肤则成“溢饮”之肢体重痛、水肿。用此方宣肺降逆,温脾化饮,俾脾能散精,上归于肺,肺能输津,布于体表,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咳喘、浮肿、吐涎沫、干呕、或噎、或利、或渴、或小便不利、或少腹满之证象自然获愈。

他还认为本方证的病理改变涉及气失宣降,血运不利,水饮内停,气道挛急四个方面,故对其药物配伍之原理,尚应联系心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卫气运行关乎肺,营血运行关乎心,水津运行关乎肺脾肾,经隧痉挛关乎肝。故本方虽以治肺为主,却以桂枝兼调心营,通利血脉,兼温肾阳;干姜兼温脾阳,恢复脾运;芍药、甘草柔肝缓急解其痉挛,五脏同调而气化复常,水津归位而诸症悉平,完全符合此证机理。倘若仅从肺系分析,《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疗妇人吐涎机理就难以言之成理了。

结合本案。《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患者系脾肺虚寒,素有停饮,外感之后,肺卫闭郁;自服抗病毒冲剂,后期再服清热凉血药物治疗,津气因寒凉遏抑,不能从肌肤间隙敷布于表,滞于腠理,失于温养,则皮肤瘙痒而干燥。是以小青龙汤宣肺蠲饮,真武汤温阳利水,合而用之,上下内外分消,津气畅达,若雾露之溉”而布散周身,润泽肌肤,不止痒而痒自止,治病求本此之谓也。

学习本案提示三点:皮肤瘙痒之症,陈老多从少阳三焦论治。三焦包括膜原和腠理两个部分,膜腠外通肌表,内联五脏,是卫气升降出入之所,水液运行出入之道。本案系脾肺虚寒,素有停饮,复感风寒,膜腠脉络拘急,外不得疏,内不得泄,寒饮郁于腠理,气血津精不能流行周身以温养肌肤,则皮肤痒而干燥。

本案病位涉及肺脾肾三脏,但以脾肺虚寒为主,小青龙汤治上焦肺为主,兼治脾肾;真武汤治下焦肾为主,兼治脾肺,二方合用,恰中肯綮。复以苓桂术甘汤温肾化气,健脾渗湿;理中丸温中祛寒,振奋脾阳,培土生金。再以重用干姜,轻用附子之剂量调节,补火生土,如此主次分明,有条不紊,陈老精于融合经方,协同增效可见一斑。

药物性皮炎属中医学“药毒”范畴,此病多认为是风热、湿热、血热及气阴两伤引起,而以疏风清热、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益气养阴进行治疗,少有从风寒、或寒饮论治。此案予小青龙汤合真武汤治愈,最能启迪思维,开阔眼界,对临床审证用药颇具指导意义。

  • 汗出不彻,皮肤痒,麻桂各半汤不正好么?况且该病案本就感冒引起的(本该服麻黄系方发汗)。
    陈潮祖医学论坛

    作者

    此案阳气内陷,故姜附托毒,加之输液多夹饮,故用此方。
  • 贾波
    麻桂各半汤为治风寒郁于腠理,营卫失调之证。此案系肺脾虚寒,肾阳不足,寒饮内停,饮滞腠理,肌肤失养之证,舌质淡胖,苔水滑是为辨证要点。
  • Alone
    有是证则用是药,就是医生能不能辨别出是证。经方应用无限扩大化对初学者来说会走入一个泥淖,万病皆有经方在,临证方知效不齐。
  • 梓之堂中医15933190605
    大青龙汤也可治疗皮肤痒,中医是辨证论治,不是辨病论治。
  • 克拉斯谟
    三子养亲汤搜痰去饮善后可否?
  • 冬凌草
    请问风寒侵入虚弱 之人,会怎么样呢
  • Alone
    病邪侵入人体后会跟着人的体质有从化的现象,风寒侵入体质壮实的人就容易热化。

陈潮祖讲小青龙汤:4个疑点、1个重点

组 成:麻黄10g,桂枝10g,半夏15g,干姜15g,细辛6g,五味子6g,芍药10g,甘草10g。

用 法:水煎,分三次,温服。

主 治:肺失宣降,寒饮内停。

①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苔润滑,不渴饮脉浮紧。

②痰饮喘咳,不能平卧,无表证者。

③肢体重痛,肌肤悉肿者。

证 析

喘咳痰稀,是本方主证;肺失宣降,水饮内停,是此证病机;其余脉证,是辨证依据。

《素问·咳论》谓:“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小青龙汤证与咳论所述恰好相符,其病理涉及内伤外感两个方面:

①脾肺虚寒,脾寒不能散精归肺,肺寒不能敷布津液,凝结为饮,壅阻于肺,肺气宣降失调,成为咳逆倚息不得卧的支饮;或因肺失宜降,津凝不布,水液流行,归于四肢,成为身体疼重的溢饮。

②素体脾肺虚寒,一旦风寒束表,立即影响肺气宣降,水津敷运,呈为外寒内饮机理。

其证恶寒发热,无汗,为风寒外束,营卫运行受阻表证。风寒外束,肺气郁而不宣,逆而不降,遂生喘咳。

影响津液敷布,水道通调,遂痰多清稀。痰稀与脾胃虚寒不能输布津液及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有关。

病 机肺失宣降,寒饮内停

治 法:宣肺降逆,温化水饮法。

方 义

肺失宣降寒饮内停,法当宣肺降逆,温化水饮。

方中麻黄有宣降肺气,发汗解表,利尿行水三大功效;桂枝也有温通血脉,解肌发汗,温肾化气三大作用。两药相伍,有发汗解表、通调营卫、降气行津之功,正合肺失宣降、气逆水停机理,故是主药。

水饮内停,虽有麻黄、桂枝宣上温下,若不温运中焦,仍然不能消除,故配半夏燥湿,干姜温脾,使脾能输津,肺能布津,肾能化气,则津行无阻而水饮可除。

至于配伍细辛、五味子降逆下气,芍药、甘草柔肝缓急,又专为气道挛急和肺气上逆的喘咳而设。

此方八药同用,能够消除致病原因,调理五脏功能,流通气血津液,缓解气道痉挛,故是宣肺降逆、温化水饮的有效名方。

学习此方须要弄清4个疑点掌握1个重点。

疑点 1:据《伤寒论》条文和本方配有麻桂分析其组方机理,认为是治疗表寒里饮之方,体现解表涤饮之法。今从肺失宣降、水饮内停分析此证机理,认为是宣降肺气、温化水饮之法。是否符合仲景原意?

余以为正因力求符合仲景原意,才作如是更改。须知《伤寒论》所载条文虽有表寒证象,《金匮要略》所用三条却无一条言及表证,可见本方并非专为表寒而设,只从表寒里饮分析显然不够全面,从肺脾虚寒、津气失调阐述致病机理才能揭示病变本质。

疑点 2:此方证的病位主要在肺,联系心脾肝肾等脏分析方义,是否失之牵强?

余以为此方所治病位诚然在肺但却涉及气失宣降血运不利水饮内停气道挛急四个方面的病理改变。

卫气运行关乎肺营血运行关乎心水津运行关乎肺脾肾气隧痉挛关乎肝。

此方虽以治肺为主,却以桂枝兼调心营,通利血脉,兼温肾阳,增强气化;干姜兼温脾阳恢复脾运;芍、甘柔肝缓急缓其痉挛,上述解释符合此证机理。

仅从肺系分析,《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疗妇人吐涏机理就难解释了。

疑点 3:此方配伍芍药之理,方书或谓制诸药之燥,或谓养血调营,人言言殊,各执一词。今谓此药和甘草缓解痉挛以达止咳平喘目的,是否符合实际?

余以为配伍芍药甘草在于缓解痉挛。

综观仲景之方,常用芍药治疗各种痉挛病变。缓解四肢拘挛疼痛的芍药甘草汤;治胸胁疼痛的四逆散、大柴胡汤;治疗腹中疼痛的当归芍药散、小建中汤;治上焦喘咳的小青龙汤;治下焦小便不利的真武汤都有芍药。

上述各证归纳起来不外两类:一因经脉挛急而痛;一因经脉挛急引起气道或水道不利,都与肝系筋膜有关。

芍药、甘草为柔肝缓急之品善解经脉痉挛而使五脏气血津液运行无阻通过柔肝缓急可治五脏病变本方配伍二药舒缓气管挛急气隧得舒则喘咳可平。

疑点 4:此方并未专用利水药物,何以能治水饮内停?

《伤寒论》指出此方所治证候,是“心下有水气”,其或然诸证亦由水饮停蓄三焦引起,《金匮要略》更将此方治疗溢饮、痰饮、吐涎等证,看来水饮内停是本方证的基本病理已毫无疑义。问题在于何以此方能治水饮内停?

余以为治病之要在于治本《黄帝内经》早有明训若能以治本为主兼治其标将能获得较好疗效。

水液能在体内升降出入有赖肺气宣降脾胃输运肾阳气化。此方用麻黄宣降肺气,干姜温运中阳,桂枝温肾化气,旨在恢复三脏功能而令水津升降无阻始无水饮再停之忧。

麻黄发汗行水作用能使已停水饮从毛窍外出,三焦下行,又体现了治标法则。所以,本方虽无专门利水药物却能治疗水饮。

重 点:此证是因肺失宣降以致气逆津凝联系肺脾生理功能分析水饮内停和气逆不降之理应是本方重点。

应 用

1 原书用此方有两条。

①“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此条既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的表证,又有水气内停的干呕、咳嗽和或然五证。

肺失宣降,脾失输运,水气内停,射于肺则喘咳;犯于胃肠则干呕、咽噎、下利;脾不输津上承则口渴而喜热饮;决渎壅滞则小便不利,少腹满,一切都是肺脾津气壅阻证象。

用此方外解表邪,内化水饮,表解饮蠲则诸证自愈。此条提示水饮内停是引起各种证象的病变本质。

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咳而微喘,是水饮犯肺现象;发热不渴,是表寒里饮证象,由于心下有水气,故身虽发热而口亦不渴。服小青龙汤后反口渴,是心下的水气已消,胃中的寒饮已去,故谓“此寒去欲解也

2 《金匮要略》用此方有三条。

①痰饮篇:“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饮流四肢,当从汗解,本方有发汗作用,故可用。

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此条属于脾肺虚寒,不能输布津液,水饮内停,肺失宣降机理。说明水饮内停的喘咳,虽无表证亦可应用此方温化水饮宣肺降逆。

③妇人杂病篇:“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涏沫,小青龙汤主之。涏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吐涎沫是脾肺虚寒不能输布津液之象,用此方温脾肺之寒,俾脾能散精,上归于肺,肺能布津,达于体表,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吐涎证象自愈。

综合仲景用小青龙汤五条观之,此方所治,虽有咳喘、身体重痛、浮肿、吐涎沫、干呕、或噎、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等肺脾肾三脏证象,其病机均与肺失宣降,寒饮内停有关。

用此方可使水饮从毛窍外出,小便下行,故可治。本方与温阳化气的真武汤恰成一对此方以治肺为主兼治脾肾真武汤以治肾为主兼治脾肺,充分反映了方剂配伍的协同作用和整体联系。

3 《方舆》谓:“初学以小青龙汤为治咳之主方,然小青龙汤之专效在逐水发邪。盖此咳因水邪相激而发,故用此汤发其邪,则咳自止。”逐水发邪一语是使用本方要领。

4 《医学统旨》用本方止“水寒相搏”的呃逆,寒甚者加附子。突出了方中芍药、甘草的解痉作用。

5 《张氏医通》谓:“肺感风寒咳嗽,倚息不得卧,背寒则嗽甚,小青龙汤。”

“冬月嗽而发寒热,谓之寒嗽,小青龙汤加杏仁。”

“入房汗出当风,嗽而面赤,内经谓之内风,脉浮紧小青龙脉沉紧真武汤。”

“水肿,脉浮,自汗,喘嗽,便秘,小青龙加葶苈、木香。”

近数年来所治咳嗽患者甚多审属外感风寒导致肺气不津凝不布舌质偏淡或正常痰质清稀或变稠均用此方加味而疗效显著。

兼见胸闷胁胀,是气郁偏胜,与四逆散合用,加枳壳、柴胡。

气郁化热,痰质变稠,舌尖微红,与小柴胡汤合用,加柴胡、黄芩。

舌淡胖、苔水滑、痰量多,是湿偏胜,与五苓散合用而加白术、泽泻,或与真武汤合用而加白术、茯苓、附子。

加止咳药则随寒热而异。气未化热加紫菀、款冬花、白前之属;气已化热则加枇杷叶、矮茶风之流。

部分病人常见干咳无痰若无咽干、口燥仍属气郁津凝所致不能断为燥咳是水液壅于气管夹层尚未渗入气道之内亦当投此。若投清燥润肺药物则反增其壅,缠绵难愈,但气候干燥季节则宜详审

气喘加厚朴、杏仁降逆平喘,桑皮泻肺行水。

病 案

杜某,男,56岁。2000年1月20日其妻前来求方。

谓患者于数日前的夜间凌晨2~4时因事起床办理后感全身寒冷,随即小便不通,点滴难下。送某省级医院治疗,为其导尿仍然未通,拟在小腹穿孔安上导管,病人不愿前来求方。据述当是受寒所致。

遂书小青龙汤去五味子,加柴胡、枳壳各10g,白术20g,泽泻30g。

嘱其试服。次日来告,小便已通,唯汗出较多,遂减去麻黄,再服一剂。

25日病人出院前来就诊,自述小便中有血块,显系导尿时尿管受到损伤。

改书五苓散合四逆散加生熟蒲黄各10g,调理而安。

时美国来华学习的学生麦尚文(中文名)问道:小便不通是肾系病变,如何要用治肺系病变的小青龙汤加减?

余谓治病之要在于审证求因。时值严寒季节又在深夜工作,随即小便不通,显然是因感受寒邪,肺卫闭郁,导致肾系经隧挛急才呈小便不通。根据治病求本原则,法当辛温解表温散寒邪。

本方能够温散寒邪消除病因,方中芍药、甘草又可缓解经隧挛急,使其水道通调。

《伤寒论》谓四逆散可治小便不利,加入柴胡、枳壳则四逆散也在其中;复加白术、泽泻,与小青龙汤中的桂枝相伍,即五苓散的变方,又具温阳行水作用,故选此方加减。

此证病位在下而求之于上,提示:治病应从五脏间的内在联系去探求病机才能得出正确的病机结论和拟定正确的治疗方法。

化 裁

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即本方加石膏。水煎服。治肺胀,心下有水气,喘咳烦躁,脉浮者。

此方所治较小青龙汤多一烦躁证象,加入清热的石膏,一可清里热而除烦躁;二可制约麻黄发汗力量,增强涤饮作用。

声明:本文摘自《中医治法与方剂》,作者|陈潮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老医案精解——癃闭

杜某,男,56岁,2000年1月20日初诊。

家属代述:患者于数日前凌晨2~4时仍在办理未竟公事,后感全身寒冷,随即小便不通,点滴难下。目前在某省级医院治疗,为其导尿仍然未通,拟在小腹穿孔安上导管,病人不愿,嘱家属前来求方。

 

辨证外寒内侵

处方一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10g      桂枝15g     白芍15g

白术20g      干姜10g     法半夏15g

柴胡10g      枳壳10g     炙甘草6g

泽泻30g      细辛 6g

1剂,水煎服

次日来告,小便已通,唯汗出较多,减去麻黄,再服1剂。

1月25日病人出院前来就诊,自述小便中有血块,显系在导尿时尿管受到损伤,改书五苓散四逆散熟蒲黄10g,3剂调理而安。

侍诊心得小便不通是肾系病变,何以用治肺系病变的小青龙汤加减?陈老谓治病之要,在于审证求因。时值严寒季节又在深夜工作,随即小便不通,显然是因感受寒邪,肺卫闭郁,导致肾系经隧挛急才呈小便不通。根据治病求本原则,法当辛温解表,温散寒邪。

本方能温散寒邪,消除病因;方中芍药、甘草又可缓解经隧挛急,使其水道通调;《伤寒论》谓四逆散可治小便不利,加入柴胡、枳壳则四逆散也在其中;复加白术、泽泻,与小青龙汤中的桂枝相伍,即五苓散的变方,又具温阳行水作用,故选此方加减。此证病位在下而求之于上,提示治病应从五脏间的内在联系去探求病机,才能得出正确的病机结论和正确的治疗方法。

按语学习此案,要把握两个要点:

(1)三阳之中,太阳居外,外寒入侵,首犯太阳,而足太阳膀胱经主水,寒凝气滞,膀胱气化失司而呈癃闭之象。治疗除须通阳化气,恢复膀胱气化之外,其根本必须消除导致气化失司的寒凝之因。寒既从外袭,自当“因势利导”,从外而散;且寒侵直接导致小便闭塞不通之证,而非恶寒、清涕、咳嗽等肺系见证,提示寒邪较重,故须用麻、桂之属合用,发散外寒;但又考虑同时配合疏解筋膜挛急,故未用麻黄汤而选用小青龙汤为治疗主方,缘由在此。

(2)代诊处方,因无法亲见病人舌脉,四诊资料的缺失对辨证准确有一定的影响,“审证求因”四字就至关重要,询问之中必须问清发病原因,是因受寒而起,还是因热而致,或是情绪变化诱发等,方能更好的指导辨证施治。

陈老以小青龙汤合五苓散治耳鸣案

2005年11月5日,张某,50多岁,近日感冒后出现耳鸣,耳闷堵,耳中如有回声。西医检查,无任何器质性改变,特来求中医治疗。患者无耳鸣史,舌淡红苔白,稍胖大,脉沉缓。

辩证:寒湿蒙蔽清窍

治法:散寒化饮、宣肺通窍

处方:小青龙汤合五苓散加减

麻黄10  桂枝15  干姜15  细辛7

半夏15  白芍15  五味子15  炙甘草10

白术20  茯苓20  泽泻15  猪苓15

石菖蒲15  人参10  黄芪15

上方服药四剂,二日一剂,一日三次温服,一周后复诊。

二诊:2005年11月12日,患者诉症状完全消失,无特殊不适。予以香砂六君子善后,护其脾胃巩固疗效。

按语:

从患者舌淡胖,脉沉缓可知患者素体阳气不足,寒饮内停。凡水湿寒饮阻滞为病,无论耳塞、喉闭、眼盲等,均宜用宣散温通法,调理津液气血流通为主。患者感冒后出现耳鸣,乃外感风寒从肌肤侵入肺卫,影响肝系少阳三焦,头颅内外膜络痉挛,因而出现耳鸣。而寒邪阻肺,肺气宣降失常,三焦气化不及,津停成饮阻滞耳窍,导致耳窍不灵而闷塞。

故用小青龙汤宣肺散寒温化水饮五苓散化气行水利水渗湿,畅通三焦通路,再以参、芪升阳益气,《诸病源候论》曰:“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本案患者耳鸣的发生,不能仅仅考虑到外感风寒和寒饮内停,而忽视其内在的肺卫阳气不足这一重要内因。肺合皮毛主表,肺气不足,表卫不固,才易外感风寒,故须合用参、芪益气升阳以扶助正气,温阳化饮,祛邪外出。再佐以石菖蒲芳香化痰开窍,则可使气血津液正常流通,耳鸣之症乃除。

陈老用小青龙汤治咳而遗尿案

原创 陈潮祖医案精解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0-03-20

张某,女,55岁,2001年5月17日初诊。

自诉反复咳喘、气紧近5年,西医诊断为“肺气肿”。1个月前因外出未带雨具,淋雨后当晚即发作咳喘、气紧,已服中药20余剂,现仍然咳嗽频作,呈阵发性,痰多,咳吐不利,伴胸闷、气紧时流清涕,口不渴。尤为痛苦者乃一咳则小便自流,以致不敢轻易出门。素不敢沾冷水,怕风。察其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边齿痕,苔薄灰腻,舌面润,脉滑缓偏细,力尚可。书小青龙汤原方:

麻黄15g 北细辛6g 桂枝10g 干姜15g

半夏20g 炙甘草6g 白芍10g 五味子10g

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

5月21日复诊:患者很高兴的告知,上方服了4剂,咳则小便自流现象已完全消失,但咳嗽、气紧尚未尽退。陈老云:此乃肺气肿之见症,非几剂药可全效,上方加厚朴20g、杏仁15g、瓜萎皮20g,嘱病人再进3剂后,以《金匮》肾气丸配香砂六君丸长服调理。

【按】

所谓“咳而遗尿”是指患者一发作咳嗽即小便自出,甚至小便失禁,多见于长期咳喘病人,即西医所谓“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常见此症。

古有张石顽春泽汤(即五苓散加人参)治疗“咳而遗尿”,是否此证只可用春泽汤治之呢?此案患者有肺气肿史,长期咳喘,久咳耗伤肺气,肺气虚损,上虚不能制下;又复感风寒,膀胱之气化因寒失司,而见咳而遗尿。小青龙汤以麻、桂辛温散寒,宣发太阳膀胱之气;桂、辛通阳化气,畅通上下;半夏、五味化痰止咳,咳止则尿无以出;而干姜、甘草乃“甘草干姜汤”也,《金匮》明确指出:“肺痿吐涎沫……其人不渴,必遗尿……上虚不能制下故也……甘草干姜汤以温之。”因此,用二药温肺寒,益肺气,又可振奋中阳,补土暖金,使肺气得充,能够制约水液,则水液不犯膀胱,膀胱气化得以恢复,如此配伍治之则遗尿可愈,乃“下病治上”也。故小青龙汤亦可治疗咳而遗尿,非独春泽汤也

(1)咳即遗尿提示膀胱气化失常,不能约束尿液,而膀胱气化由肾所司,因此本病本当治肾为主,以培元固本为要。但陈老治肺为主获良效,其要妙在于抓住“肺为水之上源”之机。肺为华盖,位居上部,水液的代谢必须依赖肺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方可使津液正常输泄,下达膀胱,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接度以为常也。”而肺通调水道之功有赖于其宣发肃降

案中患者虽年老久病,但本次发作以肺系病证为主,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脉弱等肾虚之征不显,不能仅凭咳而遗尿一症妄断此时肾虚为其主要病机。因此,该患者此次发作的病机要点在于肺失宣降,通调失司,津液布散失利,故投小青龙汤宣肺降逆,肺之宣降得复,自能使津液正常下达膀胱,膀胱气化亦能自复。然结合该患肺素体怕冷,病程日久等特点,其肺气肿(中医名“肺胀”)之根本,确乃素体脾肾亏虚之机,因此“咳而遗尿”标症得缓后,投《金匮》肾气丸培补肾气,香砂六君子健脾益气以固其本,方为常治之法。因此,临证明辨标本缓急,孰轻孰重,即便同一病证的不同阶段,治疗也大有不同,不可不察

(2)本案之“咳而遗尿”一症虽系风寒袭肺,肺失宣降所致,但确也存在肺虚不能制下之机,为何不用人参补益肺脾?事实上,方中再加人参不是不可,但陈老之本意在于紧扣患者此次发作由外感风寒之邪引发,久咳未愈,气紧胸闷,提示肺气闭郁颇重,故治疗抓住主要矛盾,投宣降肺气力峻之小青龙汤治疗,重用麻黄、干姜、半夏之属,开宣为主轻用白芍、五味子,以免敛邪,故亦暂不投人参扶正,以祛邪为第一要务因风寒之邪不去,肺之宣降无法复常,也就不能输达津液下至膀胱,诸症反不可缓解,待药进邪去后,再投补益之剂,如此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陈老用药精妙,布局周密可见一斑。

其实在下认为:此案的咳则遗溺主要病机在于,太阳与少阴,太阳的表与里的关系而已,小青龙发越水气,解太阳之表,太阳表解则里气自足,太阳解也少阴守。

(0)

相关推荐

  • 48岁石静三月闭经,用宣肺散寒小青龙汤竟治愈!医生:不奇怪,

    导读:北大医学女博士美丽说原创美文第317期 #妇产科普排位赛#昨天文章,我们是以清肺饮加减方治疗肺气虚肺中湿热所致的经间期出血的详细医案. 今天的文章,我们再深入一下,如果肺热再久导致肺脾寒湿两虚导 ...

  • 陈潮祖:小青龙汤亦可治顽固皮肤瘙痒

    小青龙汤治疗皮肤瘙痒案 张某某,女性,38岁:初诊时间:2006年4月15日. 皮肤瘙痒2月余. 3个月前感冒,症现发热.恶寒.无汗等,自行服用抗病毒冲剂,以及医院静滴抗生素半月好转.感冒好转后出现全 ...

  • 小青龙汤治疗高烧咳嗽案 – 经方派

    2018年08月07日,刘某某男5岁,高热.咳嗽三天,自行服用柴桂退热颗粒等药后症状没有减轻就诊,现症:高热38.7摄氏度,咳嗽,咳声重,咳吐清稀白色泡沫痰,无汗,恶寒,头痛,不思饮食,口干,不欲饮, ...

  • 三脏如何同调治水湿,看这篇就够了

    内生之邪中占很大比例的是水饮痰湿,它们既可以是致病因素,也可以是病理产物,很多时候两者不能够截然分开.水饮痰湿病机的核心是气机失调.气推动津液在人体内运行,从而达到滋润濡养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气 ...

  • 中医陈潮祖用四君子汤6种加减法治气虚。气...

    中医陈潮祖用四君子汤6种加减法治气虚. 气虚的特点是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脉无力.脾气虚呢,则是在上诉情况加了食少便溏,四肢倦怠,面色无华,舌淡少苔.说白了,就是消化系统的气虚.脾气虚的第一个处方是四君 ...

  • 陈潮祖教授从气津论治便秘

    陈潮祖:便秘一证,是大肠传导异常成为不通的病变.仅从表面来看,只需投以泻下之方,即可达到通便目的.但临证却又不然,每见庸医今日下之而通,明日又秘,实因不明其理使然.须知大肠传导全凭津气不虚.不滞才能保 ...

  • 陈潮祖:我用此方治荨麻疹数十人,真是良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风散:羌活.防风.薄荷.荆芥.僵蚕.蝉蜕.川芎.茯苓各9g,陈皮.厚朴各6g,人参10g. 治疗过敏性疾病疗效颇佳,可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葛根汤.桂麻各半汤等方比美. ...

  • 陈潮祖多年应用小青龙汤的经验

    近数年来所治咳嗽患者甚多,审属外感风寒导致肺气不宣,津凝不布,舌质偏淡或正常,痰质清稀或变稠,均用此方加味而疗效显著. 兼见胸闷胁胀,是气郁偏胜,与四逆散合用,加枳壳.柴胡. 气郁化热,痰质变稠,舌尖 ...

  • 《陈潮祖医案精解》——肩痹

    郑某,男,55岁,2007年11月13日初诊. 1个月前因晨起锻炼见恶寒,鼻塞,流涕,周身酸痛,曾服"维C银翘片". "康泰克"."阿莫西林" ...

  • 【陈潮祖:胃气上逆的用药】3

    胃气上逆证候,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临证组方,不可不审. 寒证呕吐,常兼脘腹疼痛,喜热恶凉,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紧. 宜选吴茱萸.丁香.砂仁.半夏等温性降逆药,与干姜.桂枝.附子同用以温中降逆,方 ...

  • 【陈潮祖:寒湿的用药】2

    脾胃升降失调而成湿滞中焦,法当运脾除湿,复其健运,调其升降. 所以治疗此证,当用燥湿化浊之品,振奋已困脾阳,温化黏膩湿浊,使湿去浊消,脾功恢复而病可愈. 故常选用苍术.白术.半夏.厚朴.陈皮.砂仁等燥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1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