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场答题15个关键细节!十一学校名师独家总结,考生请收好!

6月7日,今年高考将正式开启。高考前夕,北京市十一学校化学特级王笃年老师为高考生特别送上“考前的一些嘱咐”一文,文中梳理了这位多年来研究考试和学习的名师指导学生备战高考的宝贵经验,尤其是针对不同类型的考题的应对策略,堪称“应考秘笈”,非常接地气,干货多多,供高考生和家长参考。

高考考场答题15个关键细节!

文| 王笃年(十一学校化学名师、特级教师)

1
早睡早起、吃饱饭

开考前,大脑需要预热。一般应提前1小时左右赶到考场,适当进行学习、阅读等,以充分调动脑细胞的活力。

考试是高强度脑力劳动,需要能量支持。“饿得头晕眼花”描述的正是因没吃饱饭影响大脑做出正确判断的事实。

2
入考场前,先去卫生间

无需多加论述,去就是了。

3
发卷前的时间,也是你的考试时间

发草稿纸后,要按规定写考号、姓名等,不要拖;然后发答题纸,按规定贴条形码,根据要求贴好即可。

不要觉得反正没有发卷,不着急进场、在外边多看一眼笔记和卷子。

你进场时,人家已经开始看卷子、悄悄做题了,你不是还得花时间补写考号、贴条码,耽误看题、做题。

4
考试不是百米冲刺,不必“抢跑”

监考时常发现:开考铃声一响,几乎所有考生都像百米赛起跑一样,抓起笔来飞速答题。期间不知发生了多少不应该的失误。

对于命题人来说,第一小题一般都是给考生“热身”的,属于“送分题”,但统计结果却是第一小题的错误率远高于预期。

5
选择、选择,有比较才有选择

常常有一些“聪明”孩子,对于四个选项的选择题,看完A就决定了,不再认真读B、C、D选项,结果因为看A时不够仔细,导致误选。

现在的考试,选择题大都考查概念辨析,往往都在细微之处设置疑问。

一科的几道选择题中,一般会有一两道比较难的,因此选择题不能平均用力,不能设定用时标准。

6
答题纸空格有限,慎重下笔

网上阅卷,通过对答题纸扫描、分割的办法,把你答的各道题目在网上分发给不同的阅卷人审阅。

所以,把第一题的内容写到第二题的位置,再用箭头指回来的办法是没用的。

由于使用水笔直接作答,万一写错只能划掉重写。要知道,答题纸预留的空格是有限的,所以不可随意乱写。

写得准而精,靠的是冷静下来、思考全面。

大题一定是在读第二遍时才下手写,务必读完全题(包括各小问)才动脑、动手。

7
问答题要简练、不说废话

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没有阅卷人乐意看“长篇大论”。

“踩点给分”是阅卷的基本原则,因此必须在思考缜密的前提下,进行“集约化”表达,可用数字编号如(1)(2)(3)、①②③等把答案要点列出。

废话都是由于考试时紧张写上去的。有的人不会控制节奏,不懂得先通过大脑组织语言再去书写,害怕自己闲下来,于是对着试卷乱写一气。像化学中物质检验题的描述,规范的表达就是描述应该出现的现象和结论,不宜再加写“反之……”、“否则……”,画蛇添足。

8
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舍弃全不会

在考场上,神经高度紧张下,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90%、95%就很厉害了。不要妄想超水平发挥。

不会的题目一定要暂时跳过……,什么叫“不会”?心平气和地读了两遍,硬是没有任何思路的题目,应该就算暂时不会的题目。

跨过难题,等待可能来临的“豁然开朗”。

这是有科学道理的。你的大脑已纳入了该题的信息,虽然你在做别的题目,但是人脑太高级、太复杂了!它竟然会分时工作,说不定什么时候它把你本来“不会”的题目想了出来,这就是你“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时候。

相反,很多人常常不自觉地受“追求满分”心理支配,使自己压力过大,发挥失常,结果事与愿违。

须知,即使国内最好的院校,高考录取线也不是750分,不过680、690而已。也就是说,高考是允许有不会的题、甚至允许发生一定程度失误的。

当然,大的难题中也包含比较容易的小题,即“给分点”。因此我们说,题目没有做完很正常,但如果没有读完,则是傻子才做的事。

9
前后照应、左右关联

对待大题,有如下要领:

一是务必先读完整道题目(包括其各个问题,而非只是看了题干)再开始思考。

不要中间停下来胡思乱想。因为有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可能隐藏在后面的问题里。

很多试题采用“图、表 + 文字”的方式呈现信息,读题过程中注意前后照应、左右关联。比如,同一图中出现的A,肯定是指同一物质(对象)。

二是读第二遍时才下手书写。

不必抢着写,你会的东西,不会马上忘记的。

三是遇到困难时记得回头再读原题。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次阅读只能记住有限的信息,当一道题里有很多新东西时,你会不自觉地对其中的一些“熟视无睹”、“自然屏蔽”,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没有这些信息则不可能顺畅。

遇到困难时再回顾题干,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10
按自己的节奏答卷,不受周围环境影响

有些人属于“场依赖型”,心情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考试过程中,无意间看见周围有人似乎速度比自己快,听到人家翻卷子的声音心里就慌张起来,这实在是不必要的——如果他比你的水平高,你慌也不能赶上人家;如果他不比你强,则可能是他前面的题目不会做,正要去后面找容易做的题目。

如果遇到同场考生的骚扰,比如有的事先跟你“打招呼”请求“关照”,立即一口拒绝,不可犹豫,那是违法、犯罪的事,咱不能干、也不敢干。

若考场上受到直接骚扰,则应该立即报告监考老师,不必顾虑太多,不会发生什么后续麻烦的。

11
检查要有重点

一个人检查出自己错误的概率是极小极小的。如果说做一道题用3分钟,却要只用2分钟来检查,检查出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倒是有可能把原本正确的答案改错了。

所以,只能有重点地检查如下内容:

首先应检查选择题是否一一对应地涂了,是否涂串行;

其次是你做题过程中标记过的,拿不准的题目;

再次是要检查一遍第1题,经验告诉我们,虽然第一小题为“热身题”、送分题,但往往有较大出错率,这里面可能存在不为所知的心理学原理;

第四,检查填空题的数字后有没有漏掉单位等,特别是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

12
草稿纸使用策略

把草稿纸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分为四块、正反面8个区域,使用过程中不是随意乱写,而是一个一个区域挨着用,一方面可以保证够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方便我们后期检查试卷时查找原来的草稿。

13
考前坚持做题,不手生

考前一天的下午必须做做数学题目,因为第二天下午要考数学;同样道理,第一天考完,晚上应做点第二天要考的科目的题,是为保持“手热”。

14
考后不对答案

只有那些为外在表现而学的孩子才会出了考场叽叽喳喳。

在标准答案未公布之前,谁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何况高考这种“高深莫测”的考试呢?

即使自己真的有一场考得不是很理想,也要知道:

考试不是单项决赛而是六项全能,一场不能定胜负。

退一万步讲,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只是一个站而已。马云、俞敏洪等成功人士不早就替我们证明这一点了吗?

15
“临阵磨枪”,大可不必

对于高一、高二阶段的单元检测,“临阵磨枪”可能有一定的效果,那是因为所考内容很少而且都是近期所学。

而对于高考这样的大型综合性考试,“临阵磨枪”只能变成“临时抱佛脚”,不会有什么效果。

如果说考前你需要做一些学习,则纯粹是为了“润滑大脑”。

不要在考前的晚上、甚至考试当天的早上忽然想起“哎呀!我哪儿哪儿还没有复习到”,急匆匆去找资料,哪怕出现“大脑一片空白” 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最后,祝愿大家考试顺利!

本文由“京城教育圈”编辑推荐,选自“家教策略与学习规律”,版权归原创作者王笃年所有

九种考题,从容应对:慢做会的,中做对的,快做不会的!

文|书香物理

考场上风云变幻,各种各样的考题都会遇到。有时容易的题也会因为紧张而变得难做,有时也会因突发的灵感使难题变得容易。总的来讲,我们对待试卷上的题目应该是:慢做会的,中做对的,快做不会的!

一般来讲,在考场上处理试题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01

遇到容易题

遇到自己感到非常容易的问题时,切忌因兴奋过度而“乐”中出错。容易题并不是拉开分数的题目,这类题目只要认真一点所有人都能做对,所以这类问题反而更不能轻视它。对这样的考题,考试的侧重点在于“细心”和“认真”。因此,要更加小心谨慎,“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02

遇到困难题

遇到难题或步骤繁多的题时,千万不要紧张。首先要明白,考场上人人平等。难题在绝大多数考生面前都是难的,而整体分数线是随考生的普遍成绩而“水落船低”的。因此,试题本身的难度对排名没有多大影响。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可以先放过去,等其他题做完后再回过头来慢慢地“啃”,这样常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否则,老是钻牛角尖里,会使人感到“山穷水尽”,只能增添急躁情绪,浪费宝贵时间,影响大局,而换一道题,常常可以使思路重新活跃起来。

03

遇到“以前似乎曾经做过”的题

遇到这类题时,思想要倍加小心,反复审题,千万不可简单轻率地按照练习过的方法照搬。因为这类题往往表面形式相似,但内容、要求、解法完全不一样,如果按“想当然”去解题,就必定会出差错,不少人都吃过这方面的亏。因此,必须认真细致的审清题意再下笔。

04

遇到自己答错的题

一般人几乎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习惯,发现自己答错题后,会立即擦掉或划掉重写。当发现有题做错时,先别急着划掉,要先在旁边写上正确的解法再划。因为有时转念一想,又发现原解题是对的,若已划掉,而又要花时间去重抄一遍,那样就会耽误时间。如果确实错了,也不要用笔大抹,只要把错误的地方圈出来即可。

05

遇到不曾见过的题

遇到这类题时,首先要稳定情绪,坚定信心,慢慢回忆。因为除了自主招生考试以外,其它几场考试内容完全超出教材和大纲之外的试题是不会出现的,出题人不会在考题上来戏弄考生,让考生猜谜语,要相信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完全能够做出此题的。这时就静下心来,回忆一下题目的内容属于课本中哪一部分所讲的,想想这部分的知识体系及有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时就可能从中理出头绪,在“山重水复”中出现“柳暗花明”。

06

遇到特殊题

遇到这一类题,先不要感到束手无策。这类题往往都有一套常规解法,一旦用常规解法解不出来的,就说明该题有特殊之处。这时最首先的是不能慌,不能急,就如解绳子疙瘩一样,越急越慌就越解不开。这时要找出试题的“题眼”,即关键词句,这是答好这类题的首要条件。试着换换角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着把这道题分成几个层次去理解,或者用几种方法、几条原理去解,或采用逆向思维去解,这样就能在某一处突然明亮,顺手而解。

07

遇到综合性很强的大题

遇到这样的题根本不要害怕,更不用感到“无处下手”,只要你采用分解的方法就能彻底解决。先把大题一步一步地分解成若干小题,然后把每一个小题做出来,最后综合在一起就是正确的答案。其次,考试中的很多大题就是把教材中若干道小题综合在一起构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对这类题就有了办法。

08

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题

在考场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明明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题目、概念、定理或公式,到答题时突然想不起来。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首先要放松思想不要慌张,也别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先把此题放一放,去做别的题目。在做别的题目时,被遗忘的内容常常会自动的“跳”出来。如果回头再想还是想不起来,就先想想课本或笔记中在遗忘部分前后的知识点是什么内容,然后再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回想。也可以找一找卷面上其他试题的内容,看看是否能启发回忆出遗忘的那部分内容。只要稍加留意或只想到一个字或一个词,就会茅塞顿开。

09

遇到绝对答不出的题

有的题经几次强攻硬啃仍不能解,而且考试的时间又不多了,不能再继续往下久想细思了,这时也不能放过,更不能让它空着。对这种题,只要不倒扣分,就尽管放心的猜,大胆的“蒙”,对那些选择题、填空题凭自己的感觉往上填,大题就写些相关的定理、公式,然后根据自己知道的简单地推一推,哪怕只有一些模糊的意识也要在答案上表现出来,力求得些小分。只要敢这样做,说不定就猜对了,蒙准了。总比让它空着白白失去得分的机会强。

不管试题如何变幻,关键是自己要真正掌握知识,真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试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本文为重庆万州陈柠推荐,选自“三峡教育资讯”,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高考来了,如何科学答题?这5点一定要转给考生

作者 | 嵇雷高,系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原校长、党委书记

为什么有的人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成为“黑马”,而有的人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一到大考就“掉链子”、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这背后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考试也是一门学问,需要认真研究、科学应对,做到这几点,考试或许就会多拿分,一起来看吧。

考前的紧张和焦虑要适度

高考当前,一点儿也不紧张、不焦虑,什么都不在乎是不正常的现象,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有利于大脑兴奋、活跃思维。适度的紧张和焦虑不仅无害而且有益,但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导致发挥失常。

考生如果感觉自己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和老师、同学、家长、朋友多交流与沟通,散散步,听听音乐,放松心情。

如果紧张和焦虑严重到不能参加考试,如考试时极少数考生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疼、手发抖、大汗淋漓、头脑中一片空白等,这是考试焦虑综合征,就需要接受专业治疗了。

另外,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考前不要与他人发生纠纷,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考试期间服从包括监考老师在内的所有考务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与他们顶撞。考前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或打闹,要防止意外受伤影响考试。

科学确定答题顺序,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最典型的表现是做不完试卷上会做的题,导致考试严重失分。

不少人提出答题顺序应该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简后繁,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在考场上时间这么紧张,如何一题一题去鉴别难易、生熟、简繁?我认为应按照试题顺序,从前向后答题,因为高考题的编排顺序本来就是符合考试心理的,是由易到难的,目的是先让考生进入状态,再慢慢加大难度,理论上是越往后越难。

做选择题时为了节约时间,不要做一题填涂一题,也不要等到把非选择题做完再填涂选择题答案,可以先把每道选择题的答案写在试卷的题号前,不要写在题目的括号内,更不要在选择项上打钩但又有改动,这样后面找时不仅耗时,而且很容易出错。

全部选择题做完并复查后就把答案选项涂到答题卡上,能防止遗漏未涂。非选择题不要先在试卷上做好后再往答题卡上写,这样很可能时间不够用,历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方面吃亏的考生不在少数。

题目的分值应该与用时成正比。以往经常有人问我:“多长时间做一道选择题,多长时间做一道填空题,多长时间做一道大题目比较合理?”这不能一概而论,与题目的难易、考生的水平、平时的解题速度等都有关系。

一般来说,高考中的选择题或分值较小的题不要小题大做。命题组的本意是小分值和容易的题用时少,大分值和难题用时多。如果在分值小的题目上耗时太多,导致分值大的题目只能草草解决,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小芝麻”没有捡全,“大西瓜”又丢了。

节约时间的关键是一次做对,一气呵成。考生不要指望通过最后一次检查来力挽狂澜,一是因为要检查出自己的错误比较难,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是如果有时间检查,也不要一题一题地检查,而是先查那些在第一遍做时自我感觉有疑问的题;

三是现在高考各科的题量都很大,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很难有比较多的检查时间。比如高考作文,过来人都有体会,留给考生修改作文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的。这就要求考生力争一遍过、一遍清,一气呵成。其他类型的题目都差不多。

千万不能因为一道难题而失去了整场考试,一定要通盘考虑,算总分账,最大限度地提高总分才是硬道理。高考是在规定考试时间内的竞争,如果时间分配不合理,会导致会做的题目因时间不够而没做。另外,绝对不要提前交卷,务必要用全、用好、用准考场上的每一分钟。

审题要仔细,避免细节出疏漏

要解题就绕不开审题。先审后做、慢审快答、先准后快,应该是我们做题的准则,先求准确,后求速度。不正确的所谓快,没有任何意义,快一点会错一片,“宁可多审一分,不可抢答一秒”。有了审题的“慢”,才能有答题的“快”,欲速则不达、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写文章时不能“文不对题”,回答问题时“答不对问”肯定也是错误的。出现“问牛答马”“所答非所问”的根本原因是审题环节出了问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连题目都未看完、未看清,怎么解题?

要解决答非所问的问题,应该在审题时多做记号、划重点,做到眼过、手过、心过,提醒自己按要求作答。任课教师也要结合本学科特点,总结出本学科学生审题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提前“打预防针”。

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

字迹不清,让人无法辨认,一定会影响得分。字体可以不漂亮,但书写认真、整齐好认很重要。在高考争分夺秒的紧张状态下,过分追求、关注字体漂亮,势必会影响答题速度。因此,在考场上应遵循“慢思考、快答卷、字迹清”的原则,切忌乱涂乱改,让人看不清。

规范答题就是增分。文字表述题要有因有果。如果答案相对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表述清楚的,心中要有一个小提纲,不至于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层次分明,有因有果,并且用好标点符号甚至序号,让阅卷老师一看就明了。如理科的实验,应该先描述实验操作,后指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得出完整、准确的实验结论。

规范答案用语,学科专业用语不能出错。要准确使用学科语言、书面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口头语言,防止因口语化表述不准确、不规范而丢分。

要用好草稿纸,以备复查,尤其是对于拿不准的题目,有多余时间时先复查这些题目。大多数人对于草稿纸的使用不重视,很随意地写写画画,没有条理,把整张纸弄得乱七八糟。

怎么用好草稿纸?应该先把草稿纸对折、再对折,这样就把草稿纸折叠成4份,正反面就划分为8个区域,使用时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正面到反面,并要标上题号,以便复查。

其实,现在的高考,由于阅卷时不在试卷上批改,那么试卷本身就是最好的演算纸,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样既可以省去使用草稿纸的麻烦,又便于复查,可谓一举多得。

 合理猜想也可能得分,尽量不留空白

高考时得分、多得分才是关键。不写不得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除非明确提出错误倒扣分,否则尽量不要留空白。

最怕大面积题目开天窗、留空白,特别是正误判断题和选择题,如果实在不会做,可在规则和初步思考的范围内猜,坚决不要留空白。事实上猜想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如数学上就有很多著名的猜想,像人人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就不是一般人能猜想出来的。

对于分步给分的题目更不能留空白,能写多少写多少,哪怕写一个公式、方程式、原理,可能也会得一点分。在不能保证时间充足、没有重做可能或者没有特别把握的前提下,不要轻易把写好的答案划掉,也不要随便改动第一次的答案,毕竟第一次是花时间思考的,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不要患得患失。

文章选自 |中国教育报2021年6月4日第7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