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需要理性,可不是每个父母都配拥有

有时候和孩子沟通讲道理没用

在与孩子相处时,我们发现孩子有时候总是表现出相当的固执,尤其是在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上。

我认识一个男孩子,15岁,从懂事起,叫周围的人都是直接叫名字的。

很奇葩是吧,如果是同龄人还没有什么,可是如果是长辈被一个晚辈直呼名字就会觉得很不礼貌。

为此他爸爸妈妈批评了很多次,于是当着别人的面他不再叫名字了,可是背后依旧如故,叫爸爸妈妈也一直都是直呼名字,因为他觉得名字取了就是用来叫的。听起来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在《清醒的艺术》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每天上午快9点时,一个头戴红帽子的男人就会站在一座广场上,疯狂地将帽子挥来挥去。

5分钟后他又消失了。

有一天一位警察走到他面前:“你到底在做什么? ”

“我在驱赶长颈鹿。”

“这儿没有长颈鹿。”

“没错,这正是因为我干活干得好。”

这和我们时常听说的画马的小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吃了草,然后马走了,听起来无可辩驳,可是我们都知道这很荒谬。

正如我在《亲子沟通说“为什么不”是把自己放在了孩子对立面》论述的,很多孩子的思维方式很有个性,而我们有时候开展亲子沟通时和孩子讲道理讲不通,就是因为孩子也陷入自己的思维怪圈,走不出来,不管有多么荒谬,他都能自圆其说。

我们的孩子没有装睡,他们只是游走在自己的世界,有时候你的道理无法说服他。

理性难,更不是每个家长都配有

遇到讲道理讲不通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

聪明的家长可能会列举一大堆引导的方法,然后一一去实践,这就是理性派的作风。

可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自带理性配置,因为与理性处理相比,还有更多方法更方便,更省事。

于是有了孩子作业没做完就去玩电脑时想起的骂声,于是有了孩子考试成绩下降时的冷嘲热讽,于是有了孩子和人打架后竹笋炒肉的加餐。

因为粗暴的打骂能够直接的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与愤怒,很爽啊!

因为有时候打骂能让孩子有肉体的记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孩子的行为有震慑作用,有用啊!

又简单又爽的教育方式,不用多浪费!

因此在无数个家庭中总存在这那么一丢丢的父母,很舒服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看不到自己的愚昧,反而自以为是,对别人的教育指手画脚。

怎样做个理性家长

可是如果要做个理性的家长,你需要做很多努力:

比如说,面对熊孩子的固执、叛逆,你不能愤怒,哪怕你已经处于暴走的边远,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比如说,当别的家长都在跳广场舞、打麻将、逛淘宝,或者扎成堆的闲话家长的时候,你要读书,你要去请教专家,你要去听讲座;

比如说,亲子沟通时,即使孩子的想法再让你无语,与你的认知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甚至想让你掰开他脑袋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你还是要花时间去听孩子在说什么;

比如说,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你不能装鸵鸟视而不见,依然停留在孩子两三岁时的教育形式,反而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根据孩子的成长不断打破自己已有的教育认知。

要保持教育的理性,太累!

所以不是所有父母都配拥有理性,这是只有一部分聪明的父母才具备的教育高端配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