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莆田的历史“活”起来!
近日
莆田市人民政府发布
关于公布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
春和景明
一起跟着记者
到这里寻宝去
↓↓
下横山五府桥
地址: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南至自然村
又名“五官店桥”。宋元祐年间建,清雍正元年(1723)和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四孔石梁桥,南北走向,三座舟形墩。桥与溢流平堤、踏道连成整体总长57.6米。溢流平堤长27.4米,高、宽各2米。踏道7级共长6.8米。桥长23.4米,宽2.05米,墩之间跨径3.45~5.35米。为研究莆田宋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龙山汀渚桥
地址: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大桥头自然村
始建于南宋初,由南宋李富募捐而建。三孔石梁桥,跨于后卓溪龙崇河支流。东西走向。长24.25米,宽2.4米。二座舟形墩,跨度4.65米,梁石厚0.35米,最长7.1米,桥面施石栏杆。为研究莆田宋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洞湖龙安陡门
地址:荔城区西天尾镇洞湖村溪安自然村
始建于唐代,宋代重修,近代又修。陡门所处水流为常太枫溪水由像峰入淡头沟,唐建陡门以调节水势,灌溉淡头东边田亩。东西走向。石构筑成2孔,每孔均宽2.5米,有排涝、挡潮功能,至今仍发挥水利作用。为研究莆田古代水利设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斗南奉政祠
地址:荔城区黄石镇斗南村斗南自然村
始建于清代,近代重修。坐东朝西,通面阔16.1米,通进深24.1米,建筑面积388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悬山顶,抬梁、穿斗土木结构。存有清代门枕石、柱础,现存建筑保持清初建筑风格,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斗南郑氏宗祠
地址:荔城区黄石镇斗南村斗南自然村
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19米,通进深35.9米,建筑面积682.1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存有明代门枕石、柱础,现存建筑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为研究清代宗祠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南山月峰寺
地址:城厢区凤凰山街道新塘社区新梅自然村
原名“月峰禅院”,始建于唐代,宋代后荒废,明成化初年重建,明万历年间拓建,“文化大革命”期间损毁,1985年重修。整体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4686平方米。中轴线依次分布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大雄宝殿左侧为祖师殿,右侧分布为伽蓝殿、大雄宝殿、济公堂等组成。通面阔66米,通进深71米,总占地面积4686平方米。主殿面阔五间19.45米,进深四柱15.35米,建筑面积298.56平方米,抬梁式土木结构,15檩(前八后七)带前廊,为单体建筑,歇山顶,由埕、前廊、主殿组成,寺内存有大量不同朝代构件,有唐代遗留下来的石柱、清代咸丰癸丑年(1853)立“月峰古刹”匾额等构件,整体建筑结构现保持清代典型的寺庙建筑风格。为研究清代寺庙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新前东来寺
地址:涵江区江口镇新前村
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清乾隆年间(1736-1795)重建,近年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45.7米,通进深77.9米,建筑面积389平方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从东往西分别为大雄宝殿、高明殿、顺德堂,前有石埕。三殿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抬梁式木构架。内存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南安陂记”碑1通。主祀玉皇至尊。为研究清代寺庙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前王凫山王氏宗祠
地址:涵江区江口镇新前村前王自然村
始建于南宋末年,历代均有修茸。整体建筑坐北朝南,通面阔17.52米,通进深10.68米,建筑面积约188平方米,为一进合院式建筑,由门楼、内埕、正厅组成。屋面双坡面悬山造,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正厅面阔五间,敞口作厅,后设福堂,正厅内保留4根宋代瓜楞石柱,及“父子及第”“状元贻庆”等不同时期石构件,整体建筑结构现保持原风格、原风貌,朴实简单,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价值,是研究其宗族历史及清代宗祠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更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如果以后路过这些历史建筑
别忘了停下脚步
用心去感受一下它们带给我们的
那些历史岁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