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中考数学刚刚命制完毕,这七个大坑已经给考生挖好了

考场如战场,按惯例,全国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会在6月初纷纷命制完毕,正式吹响中考冲刺的号角。这个时期,更要知己知彼,对命题人常设陷阱的思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保持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心理,有效运用适合自己的应考技巧,方能在考场上使三年知识奋战的寒窗效益最大化,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为什么每年中考数学总有学生考不出自己平时的水平?

数学作为中考所有科目中区分度最大的学科,我们在检验平时的教学效果和统计近几年中考数学低分考生的情况时发现,

除了“能力失分”是造成低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外,“粗心失分”也已成为低分一大原因,这些考生

是缺乏答题的方法技巧

是对规范的解题程序不甚了解;

是对中考走势、命题思路、考试题型很少掌握。

尽管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肯定是决定因素,但中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同时也是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的较量。

学会考试,除了要知道考什么,哪些是重难点,更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考试,而要站在命题人的角度上看考试,思考“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又会怎样出题”,才能消除畏难情绪,事半功倍。

有些中考数学把关题难度并不大,命题人却善于利用学生认识的片面性埋藏了种种“陷阱”,部分考生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解题时又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往往稍不注意就会深陷命题人所挖的7个极易出错的大坑之中

第1大坑

  概念“陷阱”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载体。

在中考数学中,命题人常利用数学概念中的某些规定设置“陷阱”。如: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中的a≠0,正比例函数y=kx+b中的k≠0等等。

如果考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不透,对该概念的适用范围模糊不清,对一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掌握不牢,那么在运用时往往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概念错误,掉入到命题人的“陷阱”之中,如下题:

再以湖北省咸宁市的一道中考题为例:

第2大坑

  公式“陷阱” 

应用数学公式、定理时,必须考虑它们成立的前提条件和使用范围。

命题人往往根据考生不注意公式、法则、性质中的限制条件而盲目套用的不良习惯,有意设计“陷阱”,解题时有些考生稍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如下题,就将“陷阱”巧妙设在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条件中:

再如山西省的一道中考题:

第3大坑

  结论不足“陷阱” 

许多数学问题,当题目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其结论也会跟着变化,如果不将问题全面讨论、合理分类,那么就很难得到完整的答案。

利用考生对结论存在多种可能性认识不足,因只做得一个答案就心满意足,命题人常设置结论不足的“陷阱”,如下题:

再如武汉市的一道中考题:

第4大坑

  实际问题“陷阱” 

有时,命题人也会很狡猾地利用问题的实际背景设置“陷阱”。这就要求我们解题时必须注意答案应符合实际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防止跌入这类“陷阱”,如下题:

再以湖北省黄冈市的一道中考题为例:

第5大坑

  隐含条件“陷阱” 

很多考生在解题时常因考虑问题不严密,只着眼于题设中已经给出的明显条件,缺乏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意识,致使解答不完整而出错。

利用这一审题不细心的坏习惯,命题人常会将“陷阱”设置在题目的关键词句中,这时,只有认真审题,挖出含而不露的隐含条件,方能察觉“陷阱”,如下题:

再如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中考题:

第6大坑

  思维定势“陷阱” 

为了考查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严谨性、批判性和灵活性,命题者往往还会反其道而行之,根据部分考生易按习惯的思维模式分析考题来设置“陷阱”

若题目条件变化,但考生仍按固有模式解题,则常会误将一些自己默认的条件附加在已知题设上,或者是将一些根据特殊情况得出的结论作为解题的依据,从而导致解题错误,如下题:

再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的一道中考题为例:

第7大坑

  心理失误“陷阱” 

通常考生如果能正确对待中考,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就能获得理想的成绩,不过也有不少考生由于种种心理原因,临时怯场,思维抑制,粗心大意,考试失常,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而此类陷阱的设置就旨在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近年来命题的热点之一。

比如,利用考生粗心大意、答题草率设置陷阱。以下题为例,有些学生一看到试题简单,思想便麻痹大意,高兴之余,草率地给出答案,从而导致解题失误。

再比如,利用考生缺乏应变能力的思维状况设置“陷阱”题,若考生在考场上情绪紧张,局部答题不顺,受思维抑制现象的影响,不能及时转换思维角度,就会步入命题者设计的“陷阱”中,以下题为例:

绕开命题人的7大“陷阱”

良好的解题习惯是决胜的关键

如何绕开命题人设置的种种“陷阱”?

每一道中考题命制从出题人到选题人到学科主持人再到用测试生调试难易,都历经严苛的层层把关。

我们要学会站在命题人的角度思考,熟悉命题人设置陷阱的考察方式,还应强化考前的系统训练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认真对待审题、分析、求解、评价各个环节

在审题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注意力高度集中。

  • 首先粗读题。搞清已知条件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其次精读题。要逐字逐句地读,仔细理解题目中各个条件的含义。读的过程中不妨用笔把题目中的重要条件和关键词圈出来,以提醒自己,引起重视。千万不能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作答。

  • 最后重读题。做完一道习题后应回过头来重新审题,看看哪些数据、关系还没有用上,已用上的用得是否准确;关键词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结果是否符合题意,符合生活经验。

在分析与求解时,对数学推理过程和相应的运算系统所进行的简缩必须是恰当的。

遇到熟题类型时,对推理或运算过程的某些中间环节做些简缩,甚至完全撇开,是必须且合理的,但是练习尚未熟练,就急着进行简缩,或者简缩的环节多于思维所能承受的负荷,那却是十分有害的,它为各种“粗心大意”提供了可乘之机。

比如,在中考数学考场上,这些问题看似小儿科,却是年年强调年年出现:

(1) 计算题中没有看见或抄错符号;

(2) 移项、去括号、解不等式时该变的符号没有变;

(3) 去分母时,某一项漏乘最简公分母;

(4) 前后关系没有理顺,如:甲、乙分别是50、30,而错把甲当作30,乙当作50来计算;

(5) 答非所问,如: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只算出k的值而没写出关系式。

根据以往统计,在数学考试中70%的运算性“粗心”错误常是由于简缩过度而引起。针对这一顽疾,除了准备错题本以防屡犯屡错,还应在平时养成量力而行,适度简缩的习惯,由此考时的适度简缩才能有确实的保证。

重视培养对解题求得的结果是否合乎题意进行评价。

对解得的结果进行评价已是考生解题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考生常满足于求得一定的结果,而不问这个结果是否适合题意,最终导致求解偏差或漏解失分,究其原因,还是未在平时养成分类分解、复查审核等意识和习惯。

所以,在最后这一个月内,除了要知己知彼,做题时对命题人的常设陷阱了如指掌以外,还要强化模拟训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答题时力求仔细审题,求解正确完整,有效运用适合自己的应考技巧,才能从容不迫的走进考场,减少考试中因各种片面性或心理性失误所造成的粗心失分,提高考场解题的正确率,最终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