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诗人街》是向所有写诗爱诗的人致敬的一部书

《诗人街》,是向所有写诗爱诗的人致敬的一部书
只有深入诗,广泛阅读诗,诗人才有可能找到写诗的感觉。要想写好诗,除了阅读还不行,你还要深入思考你与诗的内在关系。诗,任何一首诗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就像人也不能与他的生活,与自然,与社会人群分割开来一样。对一首诗的解读,不同的诗评家会也给予不同的说法。一切个体的存在,又都是具有整体性存在的,而诗人要从一个庞大整体中发现个体存在的闪光点或实质,并运用语言呈现出其个体性的存在、光亮的存在,道出一些实质性的东西,这是相当有难度的事。
一般意义的诗写起来并不难,读起来也容易被人接受,但深入的、有难度的诗,即意味着对诗的创造,对个体的发现,这是相当困难的。这需要诗人有特别的思想与情感,特别的切入角度与呈现方式,需要诗人有非凡的才华,这种才华并不是后天就能学而得之的。现在来说,写一般意义上的诗作的诗人多如牛毛,但真正有创造性地写诗的人却是凤毛麟角。我那样喜欢阅读并写作诗歌,却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个诗人,因为我所看重的诗人是极少数的,我成为不了像他们那样的诗人,也无法写出真正让我满意的诗作。我只有相对还可以一读的诗,但这样的诗太多了,意义不大。我很难想象自己可以写出有创造性的诗,好诗。
每个好诗人都是从他的时代生活中,他的社会关系中,他的文化生态中走出来的独立的个体。不管是屈原、李白、杜甫,还是逝去的顾城、昌耀、海子,他们都是相对从整体性中走出来的,有一定辨识度的诗人。大体来说,有些名诗人,大诗人未必一定有辨识度,他们通常只不过提供了内容,甚至在形式上也有所开创,但从审美上,思想上,精神上却并没有新的东西。古今中外都存在这种情况。大体来说,国外的一些诗人,由于他们存在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使他们更有利于完成自我的建构,他们更容易从人存在于世的整体性中脱颖而出。不管是米沃什,惠特曼,还是毕肖普,我们爱着一个诗人,爱的不仅仅是他的诗,还有他诗意背后有着怎么样的一个真正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人的存在代表着人类真实灵魂的存在状态。
尽管我不是一个好诗人,在将来也不太可能成为一位好诗人,但我还是会一如继往地热爱诗歌。除了阅读,我还会适时地写一写所谓的诗。我要通过阅读和写作诗歌来接近自己和人的神秘之在,可能之在。这是一件相当美妙的事情。在我看来,不管是优秀的诗人,杰出的诗人,还是注定会被人遗忘的平庸的诗人,只要爱诗,写诗,都是在诗意地活着。
可以说,我的小说《诗人街》便是我向所有写诗、爱诗的人致敬的一部书。我希望读者能读到一些与当下小说不一样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