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场

白鹿原上——碾场

眼看着地里的麦子一天天变黄了,又到了夏季收割的季节,不由我想起60年前我在家乡白鹿原,参加农业社生产队碾场的事。

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化,农民的土地都入社,归农业社集体耕种。夏季收割碾打也都是生产队集体进行。

白鹿原的农民历代一年收两料庄稼。夏季小麦,秋季玉米。

收小麦的环节比较复杂。首先是农民弯着腰,顶着烈日用镰刀一下一下把麦子割下来,打成捆,再用手推车或马车拉到麦场上,经晾晒后堆集成垛,准备碾打。

生产队碾麦场地都比较小,一个组的麦垛得分多场才能碾完。况且,夏天多雨,阴天、雨天或场地潮湿,都不能碾场,所以碾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把麦颗收回家。当时,碾场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完成。

碾场分五个步骤,即:摆场、吆场、翻场、起场、扬场。

摆场,一般从早上太阳出来一会后,场面湿气稍干时就开始,摆好后晒上一半个小时,麦子才更好碾。摆场,就是把麦垛上的麦捆揭下来,再把麦捆不断拉送到摆场人的身边。摆场的第一排麦子从场边开始,麦稍朝场里,稍带弯月形摆开。这是因为牲口拉碌碡在场内反复转圆圈,所以场边不能摆太直,否则不是碾不上,就是碌碡跑麦外去了。摆场的人,把麦捆解开,并轻轻把原捆紧的麦子抖松摊平。第二排麦稍朝外,上半截压在第一排麦稍上面。到第三排就开始麦稍压麦根,层层麦稍朝上,一层压一层向后退,一直把场摆满。摆完后你可以看到,场上全是金黄的麦穗,形成一排排整齐的梯形波浪,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摆场要求摆得平整,薄厚均匀。碾场靠牲口拉碌碡(石滾)碾压脱粒,麦层薄厚不均,会造成厚的地方碾压不透,麦粒脱不下来,农民称为“夹生”。

场摆好后,一些姑娘、媳妇和小孩,就会坐在麦场中间掐麦秆。掐麦秆是用来编草帽,扇子,蚂蚱笼等草编用品。麦杆只要上边最长的那一节,因为这一节最长,中间无结,又是上细下粗,便于编织时套接。编的时候要先把麦秆在水里泡湿,然后捞出来用湿布裹起来防干,编时麦杆就不会折断。

吆场。吆就是吆喝,也是赶的意思。即赶着牲口拉碌碡转圈滾压脱粒,就叫吆场。吆场的人很辛苦,一直顶着烈日,一手牵着牛缰绳又握着一个长把罩篱,专门接牛粪用的。另一只手举着鞭子,在牲口越走越慢时,吆喝一声“嘚其!”,再摔起一个响鞭,“啪”的一声,牲口受惊吓马上加快速度了。

遇上牲口拉屎,得赶快用罩篱去接粪。有的吆场人一时大意,发现晚了牲口就会拉在麦场上,如被碌碡碾过粘在碌碡上,就会污染大片麦场,很难收拾,弄得麦秸麦糠里都是粪蛋蛋。碾场的碌碡前边一圈一圈向前推进,后边一圈一圈缩进,“狗撵兔”式循环前进。

图片:碾场中的吆场

翻埸:翻场是在用碌碡把场上麦子整个碾压一遍后,翻个过,把另一面再碾压一遍。翻场有点简单的技术要求,把木杈或铁杈头稍微斜着,用一两根杈刺挑起部分麦子,把麦稍朝相反方向一挑,摆平摆顺,一排压一排平整摆好。就是用杈翻场的动作,有些妇女和小孩学不会,只能用双手抱起一撮,转身翻个过摆上去。

起场,就是把碾过的麦秸收起来,留下麦糠(麦衣)麦颗。这就要用扠把麦秸挑起来抖动,把夹在麦秸中的麦粒抖下去,这叫“抖场”。抖过的麦秸要另外堆成堆,再用掮杈从场中运到场外堆成垛。

掮杈,是麦场上一个重要运输工具。它像一辆双轮车,前边有一排六七根一米多长的杈刺,能把堆放的麦秸堆铲到杈上,掮起运走。后边有一个双框形的杈把,是供人推动操作用的。

把麦秸运出场后,还要把场里很多较长的麦秸用专用的歪勃杈拣拾一遍,剩下的就只有麦颗和麦糠了,这时用刮板把麦颗麦糠推到场中心堆起,用扫帚把场上的麦粒全部扫到麦堆上,等待晚上有风时扬场。

图片:打麦场上幻运输工具: 掮杈

起场:是一场很紧张的战斗,中午起场后还得紧接着摆第二场,午饭后再碾第二场,这也是“龙口夺食”。夏天,原上多雷雨大风天气,鹿原人称“呼噜大白雨”。这种暴雨来时很突然,有块云,一声炸雷便风雨大作,紧起场都来不及,有一年,好几家正碾的的麦场粮食,一下子被洪水冲到沟里,一年辛劳泡汤了。如遇连阴雨麦子会在麦垛上长芽,磨了面吃起来粘乎乎,味道很差。所以,得趁晴天抢碾快打,与龙王爷争夺粮食。

图片:扬场。

扬场,是麦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农活。“扶犁撒种务麦秸,扬场使的左右锨”,这些都是农村最难操作的技术,只有老农中的老把式才有这些本领。

扬场,就是把碾场收起的麦糠和麦颗混合物,通过用木锨抛向空中,借风力使麦糠和麦粒分离开来,麦粒原地落下,麦糠飘落下风处。夏天,一般晚上刮风的时候较多,扬场一般也都在傍晚进行。但风可不会听人的调遣,时有时无,时大时小,不好扑捉。这时风比啥都珍贵,如果遇到饭时有风,农民连饭都不吃急着先扬场。

晚上扬场的人,大都铺条布口袋坐在场里谝闲传,等着风来,瞌睡了也就睡在口袋上。风来了赶快起身去扬,风停了坐下可谝,上演着扬场的马拉松。风大风顺时,一两个小时扬完了。风不顺时,一会扬场一会睡觉,一晚上折腾得人困马乏,有时还得等第二天晚上再扬。

生产队的麦堆很大,扬场时麦堆两边各三四个人,在有风时一齐上阵,把麦堆上的麦糠扬向空中,让风把麦糠吹走,麦颗留下。扬场是个苦活,有风时把麦糠吹走了,没风时,或突然刮起旋窝风,扬上去的麦糠就跌落一身,又呛又扎又痒,很难受。

扬场时,技术不强的人都在下风处往上风处撒,这样不至于把麦粒撒到麦糠里。老把式在上风的麦项里,负责真正把麦粒分离出来。

“扬场使的左右锨”指的是,扬场的人在麦堆的这边,把麦子朝上风方向抛撒,到麦堆多一边,成了反方向,就要把握锨把的左右手换个方向,继续使麦粒和麦糠落下的方向不变。就这一手技术,很多农民一辈子都学不会。只会在一个方向扬场,到另一边不会倒手,他就会把麦粒抛向麦糠的方向,那就糟糕了。所以“扬场使的左右锨”,这也是农民的一项顶尖技术。

扬场中还有一项关键任务——掠场。这可是决定麦堆中遗留杂物多少的关键。对面七八个人向上扬,麦颗落下来只有一人要在瞬间把夹杂的麦糠杂物打扫到麦堆的两头。掠场的人实际上是扬场过程中最苦最累的差事。有风时他只掠去很少杂物,风停时扬上去的麦糠麦颗全落在他的身上。掠场的人必须一直弯着腰,才能把手中的扫帚摆平,只有扫帚摆平才能把杂物掠净而不夹裹麦粒。因此,掠场的人必须手脚麻利,舍得出力,吃得苦的人。生产队扬场的人多,一般掠场的需要两个人,一人把守一头。这里的关键是两个人必须配合好,其中一个动手早的人,先左右开弓,往两头一掠,然后两人各管一边,否则麦堆中间是掠不干净的。

扬场结束后,粮食先装袋过秤入库,由库管员保管,等晴天晾晒,晒干后再分给社员。

给社员分粮也是挺热闹的。当时,农业社分粮用的长杆老秤,队长把秤,会计根据各家工分多少按比例进行予分登记。有两个社员专门用木棍抬秤过分量,各户社员拿着装粮的口袋,等待分粮。也有人叽叽喳喳议论着谁多谁少,明年得加油多挣工分。

如今公社解散了,农村收麦用上了收割机,农民不用动手,麦子就收到了家里。过去的人工收割,拉运,碾打都成了历史。镰刀,独轮推车、木锨、铁杈、碌碡等等都成了展览馆的历史文物。千年农民,成了农业工人,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中国农村已成了现代化的新农村。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高 涛:颗粒归仓 ​

    颗粒归仓 高涛 每次看到"高陵场畔"的石槽碌碡.犁耧耙耱.织机纺车和那些马灯.门礅.木龛等农耕器具,都勾起了我儿时熟悉又模糊的记忆,似乎闻到了苜蓿草的香甜味.摔得噼啪响的泥瓦炮声, ...

  • 坡刘村史 经济 小麦的收割

    小麦的收割 一.割麦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收麦主要靠人力.坡刘村人收割麦子的方法,一种是镰刀割,一种是用芟(sān)子芟. 镰刀割麦有偎镰和走镰两种.偎镰是人蹲在地上一镰一镰的割,割一把向前移一下, ...

  • 郭西明丨儿时麦收的记忆

    人间五月闲人少,男女老少收麦忙.又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最近网络最流行的就是回家收麦了.是呀,昨天回到老家收麦,看着一台台大型的联合收割机开过去,一块块的麦田就收割完毕,在地头一堆堆的麦子干干净净的,丰 ...

  •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打场”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44期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打场" 文/杨传勇 打场无疑是整个麦收的重头戏. 此时,麦子被不断地运回,在妇女们梳麦秸的同时,"猴子" ...

  • 【随笔连载】70后农村青年与打麦场有关的青春故事(五)

     (五).有一种准备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 因为夏收的农具平时很少用,用完就收拾了,束之高阁,夏收前,勤快爱好的农户就会早早的把这些农具提前找出来,修整一下,以防到时候影响使用.现在的很多小孩子都已经不认 ...

  • 小麦的前世今生(粮丰)‖《济源文学》2021(067)

    小麦的前世今生 粮丰 在豫北小城济源长大并从事了40年的粮食工作,我对小麦有着别样的感情. 无比期待的白蒸馍 小时候,最期待的是什么时候能吃上小麦粉做成的白蒸馍或者捞面条.白米饭连想也不敢想. 冬春时 ...

  • 陈新安 | 夏 收

    夏 收 文/陈新安 最近,我从城里回到乡下老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在庄稼人的眼里,成熟了的小麦,就是庄稼人的希望啊! 我出身农村,对农村和农事活动有很深的情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我读小 ...

  • 宁廷常:麦收如歌|散文

    依依:最后一次争吵|小说 文/宁廷常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麦子走过了最贪婪的生长期,麦酱变成了淀粉,胖乎乎的麦粒紧紧地簇拥在麦秆之上,麦芒如针,如剑,精神抖擞.麦收季节到了,仿佛不是收割的到来,而 ...

  • 党克荣 | 记忆中的收麦

    记忆中的收麦 文/党克荣 又是一年麦子黄,收麦就要开始了,收麦是农民收获的季节.现在农民收麦,开着车或骑上车,地头一坐,等联合收割机一到,一会工夫就收完了,有车的麦子地头装袋,没有车的麦子直接就送到家 ...

  • 富平农村碾场!你还记得吗?

    碾 场 文/雷志孝 碾场,也叫打场.就是小麦或其它农作物收割回来之后晾晒.碾打.脱离.除杂的全过程.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碾场及其所发明的相关配套工具,是我们祖先聪明睿智的结晶,是世界上农耕文 ...

  • 碾场和起场

    麦收之碾场 文.乡土 毒辣辣的太阳整整照了一上午,麦秧晒得正焦,可以碾场了. 那时候都是用牛拉石磙,我家与论辈分叫三爹家一具牲口,两家一替一天碾场,今天他们家割麦,我们家碾场,明天我们家割麦,他们家碾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杨勃// 山脚下的小屋之碾场(小说连载)

    山脚下的小屋之碾场(小说连载) ‌      山脚下的小屋之碾场(小说连载) 文/杨勃 题记:谨以此文献给逝去的爷爷和快乐的童年,并致激发我写作的可爱女儿.文中故事一部分为作者亲身经历,一部分是上一辈 ...

  •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碾场”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38期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碾场" 文/杨传勇 在我小时候,麦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场所,每个生产队一个,各占村之一隅.我们村共六个生产队,一队二队的在村东 ...

  • 喝完两场酒后,昆明一男子开车碾过一位深夜归家的骑车人……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关乎性命的警告.近日,昆明交警三大队就破获了一起涉嫌酒驾的肇事逃逸案,该起事故直接导致一名30多岁的骑车人不幸当场身亡. 3月14 ...

  • 剖析职场压力,学会自我减压很重要

    假设我们上班一天花8小时,一周工作5天,工作30年,这一辈子在职场就要花掉约60000多小时. 职场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然而,职场里的烦心事却不少. 对上班族来说经常感到压力山大: 有来自工作上的: 有 ...

  • 不到天蟾不成角儿,这群未出科的戏曲人连演五场,底气何在?

    三台学生场折子戏.一台学生传承大戏.一台青年教师领衔大戏,从5月4日至8日,中国戏曲学院的师生们在天蟾逸夫舞台连演五场,以青春面貌展现京剧系一流专业的建设成果.实际上,这已经是国戏京剧系三度来沪,从2 ...

  • 著名女演员50岁在片场离世,一生未婚未育,死后器官捐献救8人

    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位在片场工作过度而去世的著名女演员.她一生未婚,没有孩子,捐赠器官拯救了8个人,她就是孟庭丽. 孟庭丽凭借着<中华警花>走进娱乐圈,成为剧演艺圈内有名的拼命三娘,她一年到 ...

  • 詹皇斗库里!附加赛群星云集 一场定胜负堪比抢七!

    北京时间5月8日,湖人不敌开拓者,东海岸的凯尔特人也输给公牛,一时间这对昔日的联盟豪门都掉入附加赛行列!根据规则,本赛季常规赛东西部分别排在第七到第十位的球队将在当地时间5月18日到21日进行附加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