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 允许自己无所事事
最实用的心理疗愈&最落地的身心灵平台
文: 凡默(斑马)
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婚姻咨询师
塔罗师|资深占星探索者
1
上周五,有些无所事事,不想写文章,心里马上对应好啊好啊,不想写就不写嘛,多大事。
北京的秋真是要迷死人,清晨有点阴沉,散去之后立即呈现如水洗般浓郁的蓝,深吸一口,清爽爽的植物香气与湿湿泥土的味道入心、入肝、入肺。
炖了酱牛肉,买了大闸蟹,化了海鲈鱼,等着周五上半天学的小子放学回来,又少不了的一顿大快朵颐。
超极喜欢做美食给爱吃的人吃,那份贪吃那份热情简直要点燃内在的小宇宙,小子总是抹的满嘴都是酱汁,还不住嘴的讲话,嗯真好吃,妈嗯你真好,嗯,我爱你,嗯再来一块多抹点酱。
那个欢喜,就像石头落清晨的湖面,哗一圈圈的漾开。
2
喜欢跟一个朋友一起吃东西,他有贪吃的热情,贪吃的让陪同的人感觉内在点了个小火苗,嗖的一下子觉得活着真好。
遇到相投的人,吃顿味道极美的饭,其实也是人生很宝贵的难得。
常常跟友走遍大街小巷,只为吃个传说中的馍,排几条街的羊蝎子,喝一口让人跳起来的酸白萝卜鱼,酥的掉渣的驴肉火烧,还有星巴克的烤酥的牛肉法棍。
吃的时候不用顾忌吃的姿势,只管一会窃窃私语周围那个坦胸露背的外国妞,一会抢对方的饼尝一下有何不同,整顿饭吃完,话还没说完,再在秋荫下、夏阳中、春花里、冬雪上走一走。
冷不丁钻个胡同去个寺庙,青砖红瓦已斑驳却一眼望去原是清朝豪府,来一首音乐,就定格在那个片刻,那个时光。
有的时候,允许自己无所事事,人活着,就要用心去感受万事万物,而非用意志力活在一个框框里。
3
祥跟我说他很累,说这句话的时候离他许诺北上南下旅行的愿望搁浅已是许久,我理解他在自己打拼下的事业王国中难以抽身的繁忙,我也懂他内在那颗随时想启航无所事事的悸动。
我们的内在往往住着两个“自己”,一个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按照主流社会主流价值的轨道生活着,努力上学考个好成绩找个好工作找个条件好的伴侣进入有生存保障的婚姻,然后跟随着主流大潮赚钱买房买车再赚再买。
这个我们是一刻也无法放松的,仿佛一放松建构起来的社会价值、物质成就感就会马上消失。
我们内在另一个我们,有激情,有热情,有梦想,有很多随情随性的真实,想全然的爱,全然的信任,任意的笑全然的哭,想无所事事,想肆意的做自己。
可是这个自己往往只有在深夜出来,再幸运点我们会遇到一个伴侣无条件包容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回归到我们本来的模样。
大部份时间,我们在成功学激励下以及童年低价值坑洞下,我们不由自主的就会活成一个标本,努力的迎合别人迎合体质迎合主流社会。
即使我们不主动迎合,也会被别人的说教与议论中,光荣的走上主流价值对外证明的小路上。
找回自己,需要深深的探索内在,我们在那些成长的过程中曾经吸收了哪些二元对立的固定的信念,以及我们那些做自己就怕不被爱的恐惧也等我们疗愈。
回顾一生,其实我们最大的羞辱是不被允许做自己。
过去是父母、权威、主流的意识,现在低头看看却是我们自己不允许。
有时候,试着,允许自己无所事事。
就像这个午后,品茶、发呆、看螃、微眯。
无所事事的理直气壮
象闺蜜家的这位猫先生
预约星盘个案疗愈 了解自己
上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