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立项后不做了会怎样
课题立项是课题开展研究的通行证,但有时候好不容易立项的课题,等来的不是继续研究,而是不做了。那么,课题立项后不做了会怎样?与不做了的原因有关,可能只是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可能上了课题主办方的黑名单,亦或者3-5年内禁止申报本单位课题。
课题立项后,进入正式研究进程。正常情况下,课题负责人应该要知道课题立项后该做什么,有责任和义务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课题研究。但在课题立项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情况,导致课题不得不终止研究。
首先,当课题立项后不做了,是因为课题立项后发现该课题没有必须继续研究了,或者失去研究的价值了。课题组可以就实际情况,向相关单位审批终止,得到课题主办方同意后,方可不做。此时课题立项后不做了,是客观原因,属于课题终止中的正常情况,对课题组来说几乎没有不好的影响。
其次,当课题立项后不做了,是课题组本身的原因导致的,虽然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得到了相关单位的批准,但会给课题主办方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会禁止课题负责人3-5年内申报本单位课题。
最后,当课题立项后不做了,是课题组“撂挑子”引起的,也没有得到课题主办方的同意,这个后果是最严重的,可能会上课题主办方的黑名单,也可能是其他,以课题主办方的决定为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