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效应:奖励可激发潜能,但过度奖励会降低潜能
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
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
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
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
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
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如果按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老人的算计很简单,就是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快乐地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美分玩”,而他操纵着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当有一天满足不了孩子的愿望了,自然就有办法对付这些顽皮的孩子了。
在子女教育中,德西效应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德西效应的不良影响
1、让孩子变得更有功利心。
在物质奖励的刺激下,孩子会逐渐变得功利化。以后当他做任何事情时,首先会考虑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如果没有可以看见的利益,他就会放弃。
但是在我们生活以及学习中的许多事情,其意义或者说利益是不容易短时间显现的,大多是长期才能显现的。
如果孩子变得功利化,对于学习等事情就不会产生兴趣,会错失很多成功的机会。
2、丢失孩子本身有的兴趣
过多的物质奖励最大的害处,就是会让孩子原本的兴趣逐渐丧失。
比如说孩子本来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而且也对此感兴趣。在物质奖励的诱惑打击下,这种兴趣逐渐丧失了,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会因此而埋没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才能。
3、无形地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家长要想让物质奖励不断地为孩子提供动力,就得不断地给奖励,长此以往会给家庭带来很严重的经济负担。
终有一天,父母会发现以自己的经济能力,已经无法再继续加码了,而这也将是孩子动力丧失的开始。
怎样谨防德西效应?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家长首先应该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激发孩子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和乐趣。
其次不能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看待成长的下一代,尤其一些经商的家长,总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这在教育孩子学习的问题上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做会使孩子迷失方向,感受不到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孩子在学习上怕吃苦,干任何事都和利益挂钩,在集体里无服务意识,怕吃亏。
再者,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孩子的学习有利的,诸如买书,或体育器械,对他的心身健康有帮助,如果奖励一些诸如手机之类的东西,引起学生以此在同学之间炫耀、攀比,给教育带来了不良影响。
尤其要杜绝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动力,随意许愿承诺的做法。随意许愿承诺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要合理使用激励机制,科学把握奖励原则,坚持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注重引导孩子关注自我成长,不断强化其正确的自主行为。
不忘初心才能行稳致远。作为这一效应的主体,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检视内心,常问为何出发,常思为谁工作,通过学习教育和深刻思考不断提升思想境界。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以后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这一愿望能不能实现,就看我们为孩子的成长做了什么,更要看我们是怎样做的。
切记,勿让“德西效应”在教育中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