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21-03-17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何谓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按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的定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由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农村部已发布5批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18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包含着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解读传统中国的钥匙、保持中国文化的关键、创新中国特色文化的资源。农业文化遗产是全面继承优良农耕文明的系统工程、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宝库,亦是乡土中国的文化基因。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的价值(一)有助于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拥有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有较高的入选门槛,其中生态性是农业文化遗产地评选需要考量的重要特性。可以说入选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应当是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当地气候和水土资源创造出的经典复合农业系统。这些系统既是各种动植物栖息、聚集与繁衍生存之地,同时也是适宜人类居住与生产的良好场所。如江苏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内目前已知的就有153种植物和122种野生动物,其中不乏珍稀动植物,同时当地的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除了自然环境之外,区域内的稻鸭共作、鱼鸭混养等传统养种植模式依然留存。此外,当地乡风淳朴,民众有良好的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因此,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促进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传统文化、涉农产业的和谐发展,对于实践“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二)有助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农业文化遗产在带动当地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方面效果十分显著。遗产地的农业生产方式保证了当地产出的农产品是生态、绿色、无污染的有机食品。如江苏兴化垛田的岛状耕地,四面环水,形成了有效隔离,极易浇灌又难有水渍,达到了有机食品生产的环境要求。此外,由于通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GIAHS的认证,兴化垛田区的特产芋头、香葱、韭菜等溢价率十分可观,增加了农民收入。再如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申报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当地“龙脊茶”价格上涨,农民增收。(三)有助于推动种质资源保护作为集农业生物资源、农耕技术、乡村文化、田园景观等于一体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留有丰富的传统品种。例如,2014年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仅在遗产核心区的王金庄村就保留着171个传统农家品种,其中粮食作物15种、蔬菜作物31种、油料作物5种、干鲜果14种、药用植物以及纤维烟草等12种;2010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当地水稻品种有近200个。可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大量宝贵的种质资源,对其保护可以更好的推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四)有助于构建和谐乡村我国自古以农立国,讲求耕读传家、诗书济世,因此可以说乡风文明的营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树人工程。有意识地挖掘和弘扬悠久淳厚的传统农业文化,对植根于乡风文明的塑造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是千百年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产物,它提倡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顺天时、应地利,适当运用人力引导天、地、人有机配合和协同,使农业有好收成。这种农业生产经验升华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节用物力”“中正平和”等哲学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同时,许多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当地农民的衣食来源,还是当地先民战天斗地精神的具体见证,是对先民们不畏劳苦、变害为利精神的传承。这些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对乡风文明的塑造和民众文化自信的培育无疑是极为有效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运用(一)产业振兴方面应当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掘遗产地的生物、生态、文化与景观资源优势,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形成既有市场竞争力又能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敖汉旗紧紧抓住“全球环境500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小米产业,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二)人才振兴方面应当在重视引进外来优秀人才的同时,更加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与利用,注重吸引知识青年回归故土,注重劳动者能力的提高。青田县归国华侨金岳品、敖汉旗返乡创业的刘海庆、红河县带领村民致富的郭武六都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三)文化振兴方面应当本着扬弃的态度,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社会更加互助发展,乡邻和睦,乡风文明。同时,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促进多功能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四)生态振兴方面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功能,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系统保护、资源持续利用贯穿于农业绿色发展之中。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五)组织振兴方面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社会治理的积极因素,坚持法治、德治、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利用行之有效的乡规民约,构建新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在农业文化遗产地,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社会和谐、乡村生态健康有着特别的意义,而且通过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态保育与文化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可以为世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中国方案。

(0)

相关推荐

  •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振兴人

    农耕文明流传了几千年,工业文明不过是几百年的事儿.农耕文明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业态,也总结出了一整套农耕文化体系,但这套农耕文明体系被工业文明彻底打破,特别是在现代工业文明思想的推动下,经济发展成 ...

  • 关于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考

    导读: 今年以来,"乡村振兴"话题热度不减."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 ...

  • 深交所首单乡村振兴专项债落地

    深交所表示,乡村振兴专项债是在扶贫专项债基础上,支持发行人将募集资金投向乡村振兴相关领域,通过市场化手段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交所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研究推出乡村振兴专项债,其 ...

  • 加强南漳品牌建设 引领高质量发展

    东巩镇:围绕"四镇"建设 打造五大品牌 3月9日,南漳县东巩镇裕农菌业有限公司菌棒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加紧生产菌棒,奋力完成今年400万棒计划,目前已生产300万棒.据了 ...

  • 创新“研学 ”模式 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今年以来,黄坊乡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将中小学的研学教育实践,与红色文化.生态文旅.绿色休闲等产业有机结合,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通过政企共建,打造福 ...

  • 从江西婺源“篁岭模式”看乡村振兴

    4月初,[博主讲堂]徽州站结束后正值清明时节,薄著老师团队决定对周边文旅产业进行考察一番,这便有了对"篁岭模式"的研究. 篁岭,是江西省婺源县的一个古村落,目前是一个网红旅游景点, ...

  • 智慧之选|崔利锋:发展水产“五大产业”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6月3日,第三届中国渔业渔村振兴论坛在福州举办,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崔利锋在论坛上发表题为<发展水产"五大产业"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主题演讲,提 ...

  • 乡村振兴怎么走?这3个案例值得借鉴,做好规划,打造独特生态链

    乡村振兴怎么走?这3个案例值得借鉴,做好规划,打造独特生态链 乡村振兴大家都在喊,怎么干却是一个难题,因为乡村要振兴,必须是投资人能够赚钱,当地老百姓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还是做好产业 ...

  • 水云古镇 || 作者 李发旺

    水云古镇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缘分(下)><缘分(上)><缘分(中)><岳家大山铸军魂><父亲的"辙"><挖坑浇 ...

  •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再升级的秘密!

    7月30日,由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办,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交流会在福建省安溪县召开,共有来自全国18个地区的150多名从事农业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