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小区建支部 解难在身边
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9日作者:通讯员 张剑光
本报舟山讯 (通讯员 张剑光)近些年来,浙江舟山市聚焦“让城市党建更好地服务于民”目标,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职党员“双角色双争优”等工作基础上,探索小区党建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从街道社区向居民小区延伸,建立小区党支部420个,吸纳党员3.2万名,集聚志愿服务者5万余名,构建起横向协同、纵向到底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走出了一条海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根据居民小区不同类型特点和管理需求,该市坚持系统谋划和精准施策相结合,探索小区党组织组建新模式。分类指导建支部,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按“一小区一支部”的原则,将小区里的机关党员、国企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等不同领域党员组织起来,通过定点建、联合建、区域建等模式,分类建立“聚合型”“兼合型”“融合型”“联合型”“和合型”等党支部,接受社区党组织统一指导。综合小区规模结构,在楼宇(楼道)按需设立党小组,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宇(楼道)党小组一插到底的组织架构体系,真正把党组织建在居民小区里,建到群众家门口。通过街道党工委主导、社区党组织指导,构建居民小区党组织“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全覆盖机制。
该市大力推行党组织主导《业主委员会章程》《社区居民公约》制定,实行业委会换届选举、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党组织前置审核。推动小区支委成员交叉任职业委会、业监会成员,打造“红色业委会”,小区业委会主任中的党员比例大幅提升。坚持把党员骨干立起来,从小区机关党员、退休党员干部、基层治理能手、专业技术人才、文体活跃分子中挖掘骨干力量,担任支委班子成员和楼宇(楼道)党小组长,其中部分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一把手”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主动参与小区治理;对重点社区专门选派“第一书记”,加强党建力量。坚持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在抓好组织建设基础上,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找”和在职党员小区报到等活动,形成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基层、奉献双岗位”的有效模式。
结合党员特长和个人意愿,该市全面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深化“红色网格责任员”“楼道红管家行动”等载体,先后组建政策解答、治安防护等党群志愿服务队565支,设立楼栋管理员、片区服务专岗2100余个,党员参与各类服务活动达46万余人次。探索建立小区党组织主导,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社会组织、属地单位等多方参与的“红色物业联盟”,通过“红色议事厅”“相约星期五、有话大家说”等载体,定期征集、商议小区治理中的急难问题,团结和凝聚各类社会力量,营造文化引领、互帮互助、自主服务的小区运作生态。
该市强化支部考评机制,综合日常了解、网格走访、居民反映等情况,社区党组织对所辖小区党支部运行情况进行“季度分析、年度评定”,分析评定结果与支部评先评优、经费补助等挂钩,并建立落实党建工作述职考评机制。强化党员管理考评,拓宽信息收集途径,组建以支委会成员、居民代表为主体的“观察团”,常态化实行负面信息收集“红领啄木鸟”行动,实时反映党员参与小区自治情况和日常表现,以积分量化等形式亮相比拼。年底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一人一单”定级反馈,并纳入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自我检视内容。
编后
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基础在于织密“一张网”。浙江舟山市通过小区党支部的组建,辅以楼道党小组、片区网格党小组,将党的组织触角延伸下沉到最基层,有效解决城市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织牢城市基层党组织这张网,要以党的建设贯穿、保障和引领基层治理,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主心骨,畅通党建引领下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渠道,真正把党员组织起来、群众动员起来、社会激活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优化整合,形成党建引领、协同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