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辨证与处方
以证为本,方与证合,则治病必效。中医能治高血压,因为中医可以辨证论治。建议汤药配合针灸。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今时高血压病非常高发,且不容易治愈。为什么?我分析其原因,当有以下两点:一则,辨证不清,导致用方不对证;二则,当紧紧抓住正虚的病机关键,以正为本,而不能以病为本。
一、病因病机分析
一则,高血压的病机特点
我分析高血压的病机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病机复杂,绝非单一病机,而是诸多病机夹杂。由此导致高血压非常难治,即使西药能暂时降低血压并控制症状,但还是需要终生服药;
二是受降压西药的早期干预,导致正气更虚(降压西药普遍治标而伤本),正虚为本,正虚则百症丛生。可以说,下虚而上实,这是高血压的核心病机;
三是高血压的病情缠绵难愈,源于五脏六腑皆有阴阳气血的失衡,而且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其病机甚至会一直在变化,若用固定的思路和方药,估计疗效不高。
事实上,对于高血压,历代医家大多强调“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倡导从肝风、肝阳论治。但单纯从肝论治,疗效并不十分满意。比如,临床常镇肝熄风汤,但不少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不明显。
二则,高血压的病位
分析临床上高血压发生的病因,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甚至诸多因素同时作用,才导致了血压升高,并且缠绵难愈的事实。
高血压的病位当在五脏六腑。有人认为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密切。我的理解是,心主神明,主血脉,与血压密切相关;而肺属金,其性敛降,亦影响的血压,可以说,心与肺在高血压的病机中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三则,高血压的具体病机
其病机主要与风、痰、瘀、虚相关。以虚为主、虚实夹杂、下虚上实。具体来说,多见肝阳上亢、痰饮内停、肾阴亏虚、血瘀阻滞等证,多表现为火证、痰证、虚证、瘀证。甚至于以上四个证型常常合并存在,交互为病。
也有人认为,高血压的证型很多,包括痰瘀互结、瘀血阻络、气阴亏虚、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等等。我的观点是,高血压在实而言,多与痰、瘀、风相关;在虚而言,阴阳失调是最核心的病机。
有人建议,应该开展高血压证候的客观化研究,探索不同证候的特异性生物学指标。既要从宏观层面提炼、总结主要症状、体征、舌脉象等要素,还要着眼于从微观层面探索评估基因多态性、生化指标、激素水平、靶器官功能等要素。我认为,这样的研究非常有意义,有助于临床辨清证型,从而对证用方。
具体而言,新发高血压多与情志因素相关,比如长期郁闷、发脾气,都会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阳升风动,上冲脑窍,血压因此而升高。此类患者以瘦人为多见。大概瘦人偏于木性人,木气易郁,易怒。
胖人亦有高血压者,其多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或过量饮酒,导致脾胃内伤有关。脾胃受损则中气虚弱,由此而痰饮内生。更兼肝风、肝阳夹痰浊之邪上冲清窍,亦能化生为高血压。
另外,有大病久病患者,慢慢生出高血压来,这与久病耗损正气,正气渐损,久而及肾相关。或肾精不足,或肾阴亏虚,导致水不涵木,或水浅不藏龙,而龙雷之火升腾于上,上扰脑窍,化为高血压。
亦有血瘀生风者,瘀血内滞,阻滞经络,导致风气内动,诱发动摇、眩晕等上实下虚诸症。此类患者多见于老年人,或慢性病久年不愈,导致体虚血瘀之人。
二、辨证用方
西医治疗高血压,只能降低血压,却不能改善体质从而真正治愈高血压。中医治疗高血压有着较大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数据也表明,不管是单独应用中药还是与降压化药联合用药,中药均能表达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而这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核心思想就是辨证论治。
以下仅就临床常见的四个证型谈谈如何用方。事实上,高血压的病机往往是多因素夹杂,很少能见到真正单一的证型。以下所论所谈诸方,只可做为参考,不必拘泥。高血压患者建议还是要找对明医,面诊之后,对证用方才好。不建议读者自己抄方服药,以免方不对证,引起不适反应。
以下四个证型的症状表现及用方,我抄录并整理自《中医内科学》课本以及今人的相关文献。之所以整理这些资料,主要是方便我自己提高临床疗效。于读者而言,亦可大体了解一下对证用方的思路以及相应的加减法。
一则,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的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头胀,劳累及情绪激动后加重,颜面潮红,甚则面红如醉,脑中烘热,肢麻震颤,目赤,口苦,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寸脉独旺,或脉弦长,直过寸口。
治疗原则:平肝潜阳、补益肝肾。
用方: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或建瓴汤,或龙胆泻肝汤。
加减变化:
若症见心烦意乱,心中懊憹,神志不宁,失眠多梦,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大便干,舌红,脉数,可用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
若症见头晕,头胀,口干,项强,心悸,失眠,大便稀,或大便黏,舌红,苔薄干,脉数,可用葛根芩连汤。
若症见口干,口渴欲冷饮,消谷善饥,宜加生石膏。
若症见口气重,大腹便便,腹胀,腹痛,便秘,大便气味重,舌红,苔黄厚,脉弦实有力,方选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二则,痰饮内停
痰饮内停的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重,头昏沉,头不清爽,如有物裹,头痛,视物旋转,容易胸闷心悸,胃脘痞闷,恶心呕吐,食少,多寐,下肢酸软无力,下肢轻度水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或秘,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治疗原则: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用方:《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
若痰饮内停,上冲清窍,症见起则头眩,脉沉紧,方选泽泻汤。
若痰饮内停化热,兼有湿热下注,症见双下肢酸软无力,舌苔根部黄腻,方选四妙丸。
三则,肾阴亏虚
肾阴亏虚的主要表现为:眩晕,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健忘,口干,耳鸣,神疲乏力,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腰膝酸软无力,遗精,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补肝肾,养阴填精。
用方:六味地黄丸。
我认为,高血压的核心病机是下虚而上实,因此,单纯治实不如兼顾补虚,而肾虚是高血压病机的关键。
针对肾阴亏虚型高血压,可加天麻、杜仲、三七等而成补肾降压方。
肾阴亏损日久,阴损及阳,肾阳亏虚,方选肾气丸、真武汤。
四则,血瘀
血瘀的主要表现为:头痛,痛如针刺,痛处固定,口干,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有瘀点,舌下脉络曲张,脉涩。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
用方:血府逐瘀汤,或通窍活血汤。
若症见烦躁,可加栀子厚朴汤。
若症见失眠,可加酸枣仁汤。
三、高血压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一种病因未完全阐明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由复杂和关联病因引起的一种进展性心血管综合征,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由此说,高血压病患者一定要重视养生,不能完全依赖治疗。就我的理解,养正即是养正,养正才是治本。而药物治疗终究是偏于治标。
高血压患者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避风寒,预防疾病外感;保持心情舒畅,不生气,不着急;尽量使精神内守,减少欲望,远离怨恨恼怒烦;建议清淡饮食,少盐,少肉,少油腻,多素;积极运动;慎起居,生活起居规律,不要熬夜;戒酒;保持大便通畅;建议睡前双手互搓脚底涌泉穴各500下。
小结
高血压不好治,我主张在治疗高血压时,多法结合起来。比如,用西药暂时控制血压指标,用中医辨证用方以求标本兼顾,更建议配合针灸。因为针灸能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畅和气血,扶正祛邪,安定神志。我的体会是,当血压升高时,针刺可导致降压。而正虚为本,又可用灸来扶阳,从而平衡阴阳,以求治本。
在我看来,血压是标,正气是本。降压只是治标,关键还是要治本。在维持血压稳定的基础上,一定要培元固本。俗话说:“大风吹倒无根树,伤寒偏死下虚人”。之所以服降压药仍会导致中风,根本原因是下元不足。
关于高血压的防治,亦可参考我之前的诸多文章。在此不再一一列出。
选择中医推荐商品聪明散可以购买啦
点击上方图片进行购买
更多精选商品点击此处进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