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家庭,如何有效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

主播:吴名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6月16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成长型思维训练》。
这本书是由美国知名教育技术顾问安妮·布洛克和美国科学教学优秀奖得主希瑟·亨得利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解读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三孩家庭,如何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充分成长?”
家长的困惑』 
三胎开放后,不少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比如,三个孩子,年龄不一样大,有了争执很难互相理解;分配东西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多要;吃东西的时候,总想吃彼此的食物等等。
从认知角度讲,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世界的看法本来就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彼此之间很难产生共情。
尤其是当他们都喜欢同一件东西时,他们的脑子里只有喜欢的情绪,没有理性分配的逻辑。
就拿孔融让梨来说,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这么多年,一直被家长用于教育孩子,主要是因为孩子们难以做到。
所以,为了让孩子们不争执、不吵闹,不少家长不惜用欺骗的方式,在一些事上哄着孩子们,平息他们的情绪。
但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很多家长都非常苦恼,为啥孩子就是不听自己的话呢?为啥老大就不能让让弟弟妹妹,为啥小的就那么执着,非要抢到才行。
孩子的困惑
其实,不只是家长,孩子们也非常苦恼。
就拿三个孩子常常抱怨的事来说,老大最常抱怨的事是:“为什么爸妈老要自己让着弟弟妹妹?年龄大就该让着吗?为什么爸妈就不能平等对待我们呢?”
老三最常抱怨的事是:“自己最小,为什么还得理解两个哥哥姐姐,为什么他们要抢自己的东西?”
老二的情况则相对较好。他的日常是:看老大挨打,跟老三争宠。
所以,老二每天都很忙,抱怨就相对较少。
孩子们迷茫的原因在于:平等。
他们觉得爸妈对他们是不平等的,有偏颇的。
再加上,大多数父母不善于就事论事,总习惯用年龄来说事。这就造成大的有大的委屈,小的有小的憋屈。
电影《我的姐姐》就是通过放大类似矛盾,来引发观众共鸣的。
这部电影说的并不是姐弟之间的关系,而是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如果家人关系很好,很亲密,结局根本不用想,姐姐在照顾弟弟这件事上是没有犹豫的。
但是,电影中的父母不仅没有融洽姐弟关系,反而造成了两个人的关系对立,最终的解决也自然难以评断了。

 
『家庭氛围』
有句话叫,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如果多孩家庭没有给孩子营造培育型环境,那么他们之间的矛盾只能越来越大。
在前面的论述中,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一直在提一个词:平等。
但不同的是,孩子眼中的平等是平等,但家长眼中的平等是:公平。
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平等不就是公平吗?
不能区分平等和公平,恰恰是家长在育儿上容易走进的误区。
我们在文稿中给你提供了一张图,请点击查看:
图中有个头不一的三个人,我们把他们比做三孩家庭的老大、老二和老三。
如左图所示,他们三个都想看一场棒球比赛,总共有三个箱子,于是平等的做法是每人分配一个。但是老三因为年龄小个子低,即便他得到了一个箱子,也还是看不见比赛。
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平等。
那什么是公平呢?就是右边图片所显示的。老大不需要箱子就能看到,把老大的箱子给老三,老三在得到两个箱子后,也能看到棒球比赛了。
这才是父母眼中的公平。
因此,平等是待遇均等;公平是待遇合理。
作为多孩父母,你要努力在家营造公平的环境,而不是平等的环境。
这样你的孩子才能逐渐融洽,并互相理解。而这张图就是很好的教学案例,多带着孩子们学习这张图,亲情也就有了清晰的刻度。
总结一下,亲情关系中,如果父母觉得家里一团乱麻,那都是因为你不会梳理导致的。建立公平的培育型家庭氛围,比均分要有效得多。兄妹之间看到彼此的差异和需求,才是走向和睦的起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