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吧︱人性的软弱---《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文集)领读(三)

共读吧

各位亲爱的书友好: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文集)共读时间:7月3日-7月15日

今天我们的共读目标是《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文集)的《第二炉香》

今日共读:

这篇小说通过愫细新婚之夜因认为丈夫是“禽兽”而逃离,因而罗杰无法承受压力自杀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主题:人生是虚无的,人性是软弱的,挣扎是无益的。

人性的软弱

我们先来了解下《第二炉香》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罗杰安白登, 是华南大学的理科主任与舍监, 可以说这个英国人对婚姻是满怀憧憬和追求的。他的未婚妻是 21岁的“天真得使人不能相信”的女孩子愫细。愫细的母亲蜜秋儿太太早年就守了寡, 单身一人带着三个女儿生活。她的家教非常严明, 连女儿们所读的报纸, 也要给她检查过才能看。在母亲苛刻的教育下, 愫细和她姐姐的心理发育还远远没有成熟。

正因为这样, 愫细的姐姐靡丽笙的婚姻是不幸的, “传说那男子是个反常的禽兽”所以靡丽笙很快和他离了婚, 又回到家里。罗杰爱上的就是这么一个在特殊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子,宿命的悲剧定在新婚之夜: 愫细密秋儿逃出了家门跑进华南大学的学生宿舍对人哭诉罗杰是个畜生。

学生们沸腾了, 顿时谣言四起, 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猜测着罗杰的本来面目。而罗杰这时还不知道这一切, 他只是刚刚明白了一个真相: “原来靡丽笙的丈夫是一个顶普通的人! 和他一模一样的一个普通的人!”他经过反复考虑做出决定, 去国外度蜜月, 试着给愫细一些爱的教育。但他没想到, 一切都太迟了。等他明白愫细和她的母亲、姐姐已经把这件事闹到尽人皆知, 众人都已把他当作一个变态的人之后 , 在得知靡丽笙丈夫的死讯后, 明白了自己当前唯一可能的选择。

读完文章,我们在慨叹罗杰之死的同时,归结到这篇作品若隐若现的一个主题:人生是虚无的,人性是软弱的,挣扎是徒劳的。

小说中罗杰登场时,“他的庞大的快乐,在他的烧热的耳朵里正像夏天正午的蝉一般,无休无歇地叫着:'吱……吱……吱……’一阵阵清烈的歌声,细,细得要断了;然而震得人发聋。”开头写出了罗杰的彻头彻尾的快乐,与故事后来的悲剧气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罗杰幸福是因为他的新娘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头发是轻金色的,将手放在她的头发里面,手背上仿佛吹过沙漠的风,风里含着一蓬一蓬的金沙……她那蜜合色的皮肤又是那么澄净,静得像死”。她的头发像“金沙”,非常美,但她后来的无知和愚蠢使她的美也如“沙漠”一般荒芜贫瘠。

“静得像死”,皮肤竟然澄净得如同死一般,这就令人恐怖了。真正的激情生命离她很遥远。愫细的美使罗杰爱得发狂,但就是这美引得罗杰走上了绝路。在婚礼上,作者再次暗示愫细的不健康。“愫细隔着喜纱向他微笑着,像玻璃纸包扎着的一个贵重的大洋娃娃,窝在一堆卷曲的小白纸条里”。天真、幼稚得像洋娃娃,可爱但没有真实的生命。

“大半个月亮,不规则的圆形,如同冰破处的银灿灿的一汪水。不久,月亮就不见了,整个的天空冻住了”。这是罗杰的新婚之夜,但景物却无喜庆之气。原本温馨的初夏夜,却有着冬天的气氛,预示了罗杰的遭遇,新婚的幸福马上就会变成一种彻骨的寒冷。

“罗杰眼睛的蓝色被愫细幻想成牵牛花的颜色,愫细随意地把花放在手心里,两只手拍了一下,把花压扁了。”美丽的愫细竟然能吹一口气就把如同罗杰眼睛颜色的牵牛花压扁并扔掉了,毫不可惜,由此暗示了她对罗杰一种无意识的支配欲和破坏力,也预言了罗杰的未来——如花朵般不堪一击;同时也暗示了无知与愚蠢的毁灭性力量。

罗杰自杀前夕,像梦游人一般没有思想,没有意识,“……花瓣子渐渐地短了,短了,快没有了,只剩下一圈齐整的小蓝牙齿,牙齿也渐渐地隐去了,但是在完全消失之前,突然向外一扑,伸为一两寸的尖利的獠牙。”美得令人惊异的“小蓝牙齿”竟然能突然变成为獠牙!由此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美竟然与恶也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

罗杰就是这样一个凡人,面对愫细给他的意外打击和社会舆论对他的攻击,他没有去解释,没有去抗争,而是逃避一切,最终如同张爱玲小说中的许多其他人物一样,为世人留下了一个“苍凉的手势”。他的绝望来源于他对人性的了悟——尤其是对他所在圈子里的人们。那些人,“男的像一只一只白铁小闹钟,按着时候吃饭、喝茶、坐马桶、坐公事房,脑筋里除了钟摆的滴答之外什么都没有”;“女的,成天的结绒线,白茸茸的毛脸也像拉了毛的绒线衫”。男人和女人都一样的愚蠢平庸、刻板机械而且虚伪,就是这个圈子在制造着残忍的舆论,致使罗杰无法容身,即使是他最好的朋友也不能相信和理解他。由此,小说露出了它深刻主题的端倪:生命是孤独的个体,个体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与沟通——即使是爱情也不能超越——这就是人性的软弱。

今日话题:

对文中的“小蓝牙齿”这个意象你如何理解?

我在后台等你们┄┄

我们一起共读经典,快快扫码加入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