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 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周作人在西山养病时,给孙伏园写信,其中有这样一段——
般若堂里住着几个和尚们,买了许多香椿干,摊在芦席上晾着,这两天的雨不但使它不能干燥,反使它更加潮湿。每从玻璃窗望去,看见廊下摊着湿漉漉的深绿的香椿干,总觉得对于这班和尚们心里很是抱歉似的,——虽然下雨并不是我的缘故。
移情,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很常见,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泪眼问花花不语”等等。觉得自己能够理解别人的喜怒哀乐,而当自己有了强烈的情感时,也相信别人,甚至是某些可爱的动植物也会帮我承受或分享。据说这是一种很高级的能力,许多动物行为学专家都认为灵长类的道德起源与此有关。一只黑猩猩会从地面上捡起受伤的小鸟、爬到枝头上去放飞,就因为在它那可爱的大脑里发生了移情作用。
然而,鲁迅对此却颇为警惕,他曾讽刺一位才子的志向: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鲁迅认为,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
进化至此,我们的移情能力是增强了还是消退了?有人增强了,如那些无病呻吟的“小资”。大部分人都是消退了,我们经常听到女人抱怨男人“铁石心肠”“薄情寡义”,男人抱怨女人“没心没肺”“无动于衷”,我们更看到傲慢的官员、任性的富豪,他人的疾苦只是他们的谈资。
有位婚恋专家认识一位男生,九年如一日,满怀爱意地给心仪的女孩写情书,对方接到后就会随手丢给办公室里众人传阅。还有一位可怜的男人,交往过一个女人,此女最大乐趣就是把他身边每一个长得不错的男人都勾引过去,并非常乐于看到男友为此发狂。婚恋专家的劝告是:不会爱是先天的缺陷加后天的糟践而导致的无可救药的后果,遇上了无法移情的人,你一定要尽快让自己别恋——别再恋此人,找别个儿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