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上的 —— 科举文化!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广州主播 嘉丽  朗读音频

 ◆ ◆  

   ◆ ◆

点击此处文字,参与“我也想读

玩瓷器,点击视频观看

瓷器鉴定泰斗耿宝昌先生

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已经消逝,我们只能从一些遗物中感受当年科举文化之盛。陶瓷是科举文化的载体,历久弥新的青花瓷,当属科举文化含量最丰富、最生动,也最有代表性的。元明清以来“读书做官”的宣传是封建社会的主旋律,青花瓷就成了主旋律的主版。科举文化的宣传有的是直接用文字书写;有的用人物来表现或暗示;有的用动植物组合谐音口彩;有的则用图案来表现科考的吉祥含义。用人物活动来表现或暗示的,有一人的,有两人的,也有多人的。

一个人的科举表述

由于元代系蒙古人统治,科举考试中落。虽沿袭宋代科举制度,但科考分左右榜,体现了一种种族歧视。科举所选人才也未得到重视,对政坛影响力不大。所以对科举的宣传力度微弱。

图1 元青花《一路青莲》

图1,这应该是最早出现在青花瓷上的科举题材,这是一只元青花残杯,画面为手持荷叶在奔跑的童子,意思是“一路青莲”,喻意为当官要“一路清廉”。也可以解读为“一路连科”,表示此人连连科举得中。这个图案成了后世为官的形象箴言,明清的青花瓷画上多有此内容。

图2 嘉靖《庭院诵读》

图3 崇祯《读书郎》

读书,是科举文化表现最多的题材。图2为嘉靖年的诵读图,图3为崇祯年的“读书郎”;读书的画面有多种多样,如月下诵读、松下诵读、江边诵读、庭院诵读、秉烛夜读等,读书的时间地点场合不同,但宣扬的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图4 万历《青云直上折桂》

图4为万历年残盘,画着一位秀才手举桂枝站在云朵上,叫做青云直上、蟾宫折桂。传说月亮上有三只脚的蟾蜍,所以月宫也称蟾宫,又传说月宫中还有桂花树,科举时代比喻考取进士就是“蟾宫折桂”。

图5 康熙《折桂独占鳌头》

图5为康熙年的梅瓶,画着一位书生手举桂枝,站在水族动物头上。这就是“蟾宫折桂、独占鳌头”。攀折月宫桂花枝,比喻科举及第;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鳌头,原指皇宫大殿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因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独占鳌头”就成了考中状元的代名词。

图6 天启《高官厚禄》

图6为一组天启年“高官厚禄”瓷片,画面为一戴官帽子、怀抱笏板的人背后藏着一只鹿,虽然表情姿势各有不同,但是画面大体相似。能持笏板上朝觐见皇帝的肯定是高官,身后藏着一只鹿,禄与鹿同音,“高官厚禄(后鹿)”,比喻官位高,俸禄(薪酬)厚。

图7 康熙《加官晋级》

图7是清康熙年青花瓷瓶残片,画面是宫墙下一太监模样的人,捧着一只托盘,托盘上有一个乌纱帽,显然是奉旨去给某人加官。画面不去表现宣读加官圣旨、臣子“谢主隆恩”的场面,而是画太监在传旨途中,这就给观图者不少悬念:给谁加官?为什么加官?画师高明就在于用“实中有虚”的手法表现了“加官晋爵”这一主题。

图8 成化《喜报封侯》

图8为成化“喜报封侯”瓷残片,也用实中有虚的表现手法,画着一人敲罗报喜,身后有一只蜜蜂,意即报的是封(蜂)官之喜。

图9 嘉靖《魁星点斗》

图10 万历《魁星龙虎榜》

明代嘉靖年万历年和天启年青花图案上常见一种似鬼似人的形象,图9为嘉靖年的“魁星点斗”,魁星是古代二十八宿之一,被尊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魁星形象如鬼,一脚向后翘起,形如“魁”字的大弯钩,只见他一手抓笔,一手捧斗或身边一斗(也即群星之首的北斗),意思是用笔点定考生的姓名,让其金榜题名。魁星点斗的画法并非千篇一律,图10是明代天启年的魁星,只见他左手托砚右手执笔,在往“龙虎榜”上写名字。所谓“龙虎榜”一说,源出于唐代,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宰相陆贽担任主考,录取了一批久负文名、誉满天下的青年才俊。其中贾陵第一名,欧阳詹第二名,韩愈第三名。录取后,有十余人很快便在政坛崭露头角,不过数年,官至台省。尤其是韩愈,虽然仕途不太顺利,但学问人品都被世人所称道,人称“道济天下之溺,文起八代之衰”,在历史上留下了长远的名声。由于这一科所录取的人员一个个都不同凡响,因而,人们把榜上有名的青年才俊称为“龙虎榜”。

图11 万历《魁星易经》

图11是天启年的魁星,他不抓笔砚只是举着一个牌子,上有“易经”二字,《易经》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这块瓷片上的魁星手举《易经》,站在鳌头上,左有三星,右有文斗,寓藏的意思是:我已经预测到你将会科举点斗,“独占鳌头”金榜题名。

婴戏图诠释“仕途经济”

青花瓷上用多个人表现科举文化的当属婴戏图,亦称童戏图。科举是古代的政治,“读书做官”的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青花婴戏图就顺应时势地涌现出大量的科举题材。

图12 晚明《一甲一名》

图12是晚明的残盘,画着四个小孩围着一张小桌,桌上有一只甲虫在爬,不要认为这仅仅是几个淘气包在玩虫子,他们是在做“一甲一名”的隐语游戏。也就是说这只甲虫爬到谁跟前,谁就是第一甲第一名,也即是“状元”。自唐代第一位状元孙伏加开始一直到清末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期间一共产生了800多位状元。殿试始于唐武则天时,录取三甲,第一甲取三名,第一甲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二甲、第三甲录取人数不定。这群孩子不是在玩虫子,实在是占卜前程命运啊!

图13 成化《三元及第》

图13为成化“三元及第”,画面为两个童子将三枚圆石往地上扔,暗喻三次考试都要夺得第一,先后当过解元、会元、状元,“三圆及地”乃“三元及第”的谐音。

图14 嘉靖婴戏大罐

图14为嘉靖年的青花盖罐,盖上绘有开光果实花卉及锦地吉祥纹饰,器身绘松树、芭蕉及山石栏杆,天地间形成一美丽庭园。16名儿童的活动分为四组,其一为课子读书。一个稍大的孩子扮演塾师,正准备杖责那个跪在地上的淘气包。此图反映了封建时代“万般皆下品”的主导思想。其二为玩拉车,一童当马在前拉车,一童在后打辇,一童献上玉树珊瑚,演练“马上封(蜂)侯”(也有绘蜜蜂叮在孩童头上者)的游戏。隐喻只要认真读书,加官晋爵指日可待。其三为斗蟋蟀,表现士大夫阶层百无聊赖的生活;其四又为玩拉车,一童举荷当伞,意即做官“一路清廉(青莲)”。四组画面是“读书做官”思想的完整体现。

图15-1 康熙四方花盆

图15-2 康熙四方花盆

图15是故宫博物院藏的康熙百子图四方花盆图。这是我见到的“阵容”最强大的,用人物表现科举文化的青花婴戏图案。花盆四面,每面画25个儿童。儿童手中分别拿着灯笼、风筝、寿桃、盆花、麦穗、鞭炮、风车、木偶、旗幡等,也有的骑着木马,拉着旱船,举着荷伞。每一面都有个主题,第一面画着一童子穿着官服、戴着官帽,另一童子捧着插着三根戟的花瓶,意思是祝愿他“平(瓶)升三级(戟)”;第二面是童子们簇拥着一个拿着凤辇的童子,龙车凤辇是古代高官贵胄的仪仗,这一面的画意可以解读为“凤辇迎新”;第三面画着一童子骑在大象上,手里拿着插着戟的瓶子,这就是“升级有象”的意思,也就是说加官有盼头了;第四面画着一人捧着官帽子,站在旱船上,无疑是“加官登岸”,也就是衣锦荣归的意思了。看来青花瓷上的婴戏图大都隐含科举文化,“婴戏图”实在非同儿戏。

图16 万历十一子盘,大卫基金会

图16是英国大卫基金会收藏的万历青花十一子婴戏图大盘。大卫基金会(PercivalDavid Foundation)珍藏的中国古代瑰宝,其陶瓷藏品被喻为仅次于台北故宫的一级精品,这个大盘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一。大盘上绘着十一个小孩在嬉戏、在听课,案上有笔墨纸砚,两个孩子在扮演塾师,向其他孩子演示着什么,盘子周边的纹饰是鹭鸟芦苇与荷花,暗示学子“一路连科”。科举考试的“学而优则仕”,早已借青花输送到外国。

在青花瓷上用绘画表现科举题材的,还有高士读书、课子读书、赶考途中、三娘教子、折桂中举、金榜题名、策马报捷、跨马游街等,用文字表达科举吉语还有“三元及第”、“魁元雅制”等,不论是抽象表达还是形象展示,都是在宣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网络 藏友网编辑部整理,版权归属原作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编辑整理,藏友网的传播需要您的力量。

(0)

相关推荐

  • 有一种美,叫青花

    天然钴矿为料, 在素胚勾勒出青花, 笔锋由浓转淡, 再罩一层透明釉, 经高温烧造, 便成了流传千年的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

  • 青花瓷上的三国演义 。1. 诸葛亮借东...

    青花瓷上的三国演义 . 1. 诸葛亮借东风图.明万历青花四方茶壶. 2. 孙刘试剑图.明崇祯青花瓶. 3. 周瑜打黄盖图.明崇祯青花粥罐. 4. 赵子龙单骑救主图.清康熙青花棒槌瓶 . 5-6. 三顾 ...

  • 明清瓷器上的科举文化

    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已经消逝,我们只能从一些遗物中感受当年科举文化之盛.陶瓷是科举文化的载体,历久弥新的青花瓷,当属科举文化含量最丰富.最生动,也最有代表性的.元明清以来"读书做官" ...

  • 明清瓷器上的鹿纹图有何寓意

    明清时期的瓷器上,以鹿为主体的纹饰图案有很多,它们不但寓意丰富,而且变化多端.本文以一组清代鹿纹为例,解读它们具有怎样的寓意,以及之间的种种演变关系. 鹿鸣宴图:延揽才俊的诱饵 图1 清青花鹿燕纹标本 ...

  • 明清瓷器上的人物故事看看长知识

     苏武李陵故事    明崇祯年间 1635-1640年,高 30厘米 足径12.5厘米,巴特勒家族藏.器腹绘汉李陵和苏武会面的场景.李陵是汉代一名年轻有为的将军,在征讨匈奴的战役中因寡不敌众被俘.武帝 ...

  • 明清瓷器上的鹿纹图有何寓意?

    古玩鑫 明清时期的瓷器上,以鹿为主体的纹饰图案有很多,它们不但寓意丰富,而且变化多端.本文以一组清代鹿纹为例,解读它们具有怎样的寓意,以及之间的种种演变关系. ▌鹿鸣宴图:延揽才俊的诱饵 ▌清青花鹿燕 ...

  • 明清瓷器上的人物纹饰(图文并茂)

    青花象纹笔筒 明崇祯年间 1634-1643年,高 19.5厘米 口径 19厘米 足径 18厘米,巴特勒家族藏. 笔筒的绘画具有典型的转变高峰期风格: 以一簇簇V型符号表示草地,多层次的山石,也有常见 ...

  • 明清瓷器上的寿桃纹饰

    古人以桃为长寿的象征,在陶瓷器物上出现多含有吉祥寓意. 桃关于长寿的独特寓意是寿桃纹在瓷器上面广泛应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康熙的长寿, 导致雍正在其45岁时才得以继承皇位, 他自然希望长寿从而延长自己治 ...

  • 史上最贵30件景德镇明清瓷器

    景德镇是闻名天下的世界瓷都.自宋景德年间由"影青瓷"获赐镇名以来,因精湛的制瓷工艺,高超的制瓷水准,独特的制瓷环境,近千年一直为皇家御用瓷器的生产窑场.景德镇瓷器是中国艺术品收藏的 ...

  • 史上最贵30件明清瓷器

    景德镇是闻名天下的世界瓷都.自宋景德年间由"影青瓷"获赐镇名以来,因精湛的制瓷工艺,高超的制瓷水准,独特的制瓷环境,近千年一直为皇家御用瓷器的生产窑场. 景德镇瓷器是中国艺术品收藏 ...

  • 【科举文化】由涉县李栋的登科录谈明清科举制度

    李栋的登科录是什么样子的 --以<家状>为主要看点 "金榜题名","三鼎甲",听得多了. 可是,皇榜(不是乡榜),你见过吗? 明朝的进士登科录,即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