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斐(Ophir),被遗忘的寂寞风情

与很多淘金小镇一样,欧斐小镇的时间也是停滞的,时针基本指在了1904年,在这一年,新西兰修建的铁路不留情面地绕开了这个中奥塔戈地区的顽固小镇,考虑到小镇居民的日渐稀少以及自打1863年发现黄金之后的乖张表现,这个后果似乎也毫不令人感到意外。

事实上小镇的名字叫做Blacks,用于纪念在1863年在其农场发现黄金的Blakc兄弟,不过随后就被更名为Ophir这个更古雅的名字,据说这是《圣经》中所罗门王发现黄金的地方,所罗门王就用这些黄金去装饰了耶路撒冷圣殿,随后,一座在当时称为现代的邮电“大”楼也建成投入使用,宣示着淘金时代鼎盛时期的到来,或者说差不多自此以后情况就每况愈下,从人数高达1000人到目前尚不足60个人,这座上过新西兰邮票的邮局心不甘情不愿地见证了这一切。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我指的不是黄金,而是政府的力量,铁路规划无情地抛弃了这个历史小镇,从此这里乏人问津,客观上倒是成全了一座新西兰淘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斜拉钢索桥,这座桥有个大气的名字,叫做Dan O' Connell Bridge,它与距离不远的马蹄弯桥比起来保存更加完整,色彩更为迷人,桥面铺就的是木板,桥墩是页岩片片垒起,单向行驶,横跨玛努海里奇亚河,(Manuhirikia),并最终汇入南岛第一大河——克卢萨河。

据说Dan O' Connell Bridge在1880年正式开通的时候,兴奋的人们吃掉了一整头烤牛来庆贺,可如今,你走在镇上却是如此荒寂,仿佛走在西部片的布景场地上,两侧的建筑有点不真实,似乎在朝着二次元方向坠去,偶尔一股携带着沙土的旋风平地而起,转瞬即逝,似乎时刻提醒骄傲的人们: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空。

前一篇:《新西兰最南端的城市花园 Queens Park》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