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升麻汤证病因、病机、方证分析

麻黄升麻汤方证要点:

(1)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仲师云“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尤在泾、汪苓友等认为本证之厥是由于大下之后阴液已有所损伤,阴阳俱有不足,二者不相顺接而致。由此可见本证的“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虽与阴盛阳衰之“四逆汤证”相类,但本证实为于大下之后,阳气内陷,郁而不达所致。

(2) 喉咽不利,吐脓血:喻嘉言云:“咽喉不利,唾脓血,又阳邪搏阴上逆之征验”。成无己等医家认为阳气内陷,邪犯厥阴,足厥阴肝经上贯膈,布胁肋,循咽喉之后;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因此咽喉不利、唾脓血之症乃是由于邪犯厥阴,熏蒸上焦所致。而曹颖甫认为:因肝藏阴虚而胆火上逆,胃底胆汁生燥,上冲肺部,以至咽喉不利而吐脓血。

(3)泻利不止:本证若为热迫之泄利不止,下后热邪得退利应自止,仍不止者,知应非湿热下迫之证。本证既有非热之厥,又见脉沉迟而短之阳虚迹象,则泄利不止应为中阳受损,脾虚气陷无疑

若把麻黄升麻汤的组方用药,按用量大小做一排列(按东汉之1两等于4分,1分等于6铢计算),则可发现其用量最大的前6味药分别是麻黄、升麻、当归、黄芩、知母、葳蕤。此6味药,有宣清肺热、养阴生津的作用,也就是说,仲景此方所针对的核心病机很可能是热郁于肺。但从此方运用干姜、桂枝、白术、炙甘草等药来看,本方所针对病机,非仅实热,而尚有脾阳不足的情况。在《千金翼方》及《脉经》里,此条文无“寸脉沉而迟”的“寸”字。仲景此方中既能以宣清肺热之药为主,即代表其病虽阳气不足,但还不到用(通脉)四逆汤,或“脉沉而迟,手足厥逆”的程度。由此,笔者认为本条文应该从两个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伤寒六七日,大下后,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伤寒六七日,大下后,脾阳虚极,寒邪中阻,故见“脉沉而迟,手足厥逆”,除此以外,应尚可见下利清谷、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干呕、恶寒等症。仲景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故在此情况下,可用四逆汤温中散寒。第二部分是“伤寒六七日,大下后,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伤寒六七日,大下后,损伤脾阳,脾气下陷,故泄利不止;脾阳不足,清阳不升,虚火上炎,郁于肺络,肺络受伤,气血腐败,故咽喉不利,唾脓血。在此所言之“下部脉不至”,是把右关脉与右寸脉作一比较而言。右寸脉主肺,右关脉主脾,今火邪郁于肺,且在脾阳不足的情况下,右关脉应比右寸脉要微或虚。由于此时肺有郁火,若一味地用附子、干姜等辛热之品温补脾肾,反有火上加油之嫌,又本脾阳已虚,泄利不止,若徒清热泻火,又恐更利下不止,故用麻黄升麻汤,另举他法治之。

麻黄升麻汤是治疗上热下寒,正虚阳郁之证,此方既有上下的寒热错杂(即肺热脾寒证),又有中焦虚寒表阳郁遏。阳郁上热,则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脾阳虚寒则泄利不止。刘渡舟指出:“此证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而虚实寒热又复混淆不清,故治其阴则必伤其阳;若补其虚,则又碍其邪。因而属于难治之证。然仲景出麻黄升麻汤寒热兼治,清上温下,务使阴阳自和而愈”。本方药物繁多,所致病情寒热错杂,虚实混淆。虽然方剂出于《伤寒论》厥阴篇,但是该病病机正如高学山所说“此亦太阳误下之坏病,而非厥阴之证”。

本方主要功效为发越郁阳,清上温下。从方药组成来看,重用麻黄,合以石膏、炙甘草,是越婢汤之意,而发越郁阳;芍药、桂枝、甘草三味药,是桂枝汤的主药而调和营卫;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即苓桂术甘汤,可运脾利水;干姜、白术、甘草,是理中汤的主药,可温中散寒;升麻、知母、黄芩、葳蕤、天冬滋阴清热,清肺利咽;当归、白芍养血和阴,也有制约发散之意。此方正如《张氏医通》曰“邪遏经脉,非兼麻黄、桂枝之制不能开发肌表以泄外热,非取白虎、越婢之法不能清润肺胃以化里热,更以芍药、甘草、参、黄芩汤寒因寒用,谓之应敌。甘草、干姜合肾着汤,热因热用,谓之向导。以病气庞杂,不得不以逆顺兼治也” 。

历代伤寒注家对本方证的理解分为两大类

(1)寒热错杂,阳气内陷:认为本方证的形成原因在于大下之后,阳气内陷,导致寸脉沉而迟;里气虚弱,出现下部脉不至及泄利不止的表现。对于手足厥逆的成因,这些医家大多数认为是由于阳气内陷,郁遏而不能外达,导致四逆症状。尤在泾、汪苓友在此基础上又提出由于大下之后阴液已有所损伤,阴阳具有不足,二者不相顺接从而致厥,这种说法似乎更加深入。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上述一系列症状易与阴盛阳衰所致四逆相混淆,一些医家则特意进行提示:如喻嘉言云:“寸脉沉而迟,明是阳去入阴之故,非阳气衰微可拟,故虽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其不得为纯阴无阳可知。况咽喉不利,唾脓血,又阳邪搏阴上逆之征验”,明确说明了寸脉沉迟症状不是由于阴寒内盛所致。对于咽喉不利,唾脓血之解释,上述医家的解释有所分歧,即该症状病机是否涉及厥阴经脉。其中以成无己、方有执、吴谦为代表的注家认为大下之时,除了阳气内陷之外,外邪亦随之下陷,并且内犯厥阴。由于足厥阴肝经上贯膈,布胁肋,循咽喉之后;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因此认为咽喉不利、唾脓血之症乃是由于邪犯厥阴所致。其中成氏、方氏又均通过引用《金匮要略》原文“肺痿之病,从何得知?⋯⋯重亡津液,故得之”,提出唾脓血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大下后亡津液所形成肺痿的症状。此外程应旄在《伤寒论后条辨》中提出此证肺痿的形成乃是由于大下后肾阴先虚,水不涵木,木火刑金所致。总之,上述医家认为本方证病机必然涉及到厥阴经脉的病变,沈目南更是引用东垣“下部无脉,木郁是也”来加以强调。究其原因,可能是诸医家认为本方证既然出现在厥阴篇,必然应与其经脉有所关联。然而六经之病不一定涉及其经脉,同时本方证条文中亦未出现“厥阴病”字样,只是说“伤寒六七日”,且云“大下后”,可见患者当时尚有可下的症候表现,不完全符合厥阴病的诊断。因此诸注家强调厥阴经脉,恐有失偏颇,但其说理清晰直白,层次分明,尚可借鉴。而程氏对于下后亡津液所致痿证的解释,借用五行生克,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不免有舍近求远、画蛇添足之嫌。另外一些注家如高学山、程知等认为咽喉不利、唾脓血之证是由于下后阴伤虚火上炎所致。如程知曰:“咽喉不利,吐脓血,伤其阴而热内逼也”;高学山亦指出“阴伤则下焦浊阴之火上逆,故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这样阳气陷于下,阴液不足而虚火上炎导致本证病机错综复杂,“为难治”。更为重要的是高学山明确提出本证非厥阴之证,而是太阳误下之坏病。这一观点,颇有见地:众所周知,张仲景同样是利用六经对外感热病进行阐述,但不同于《素问·热论》的是,张仲景并不将患病时日作为疾病传变的依据,而是根据脉证的变化确定疾病是否发生传变。条文中“伤寒六七日”并不一定代表病邪已进入厥阴,而大下之后造成了寒热错综复杂的变证,确属坏病。然为何将此方证列入厥阴病篇,恐是后世医家认为其主证寒热错杂,具有上热下寒的病机而归类至此,乃是错简使然。

(2)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柯韵伯、郑寿全等个别医家认为本方证之病机为阴盛格阳,应属少阴虚寒重证,其治疗方法应迅速回阳救逆。麻黄升麻汤用药杂乱、重表散轻温补,非张仲景原方,乃是后世所加,不堪取法。如柯氏认为本证“寸脉沉迟,气口脉平矣,下部脉不至,根本已绝矣”。同时认为手足寒乃是六腑气绝于外之象;下利是五脏气绝于内之象;咽喉不利是水谷之道已绝之象。并且根据以上诸候再加上患者唾脓血判断其已是下厥上竭之证。仔细分析柯氏之论:寸脉沉迟远较气口脉平为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括萎薤白白酒汤主之”。可见,胸痹一病也可见到寸脉沉迟之象,那据此是否可以说胸痹病也都是气口脉平;咽喉不利就说明谷道已绝,未免有些过甚;而下厥上竭是指少阴病误用汗法的危候。《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击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阳亡于下,故称下厥,阴竭于上,故称上竭。其上竭之证乃是由于发汗过多,汗血同源,汗被发尽,血出代汗所致。而本证虽云大下,但尚未到如此严重程度,因此,笔者不是很赞同此说。何况柯氏评价麻黄升麻汤方药杂乱,药味数多而用量较小,认为其为“粗工之技”。其实,本方虽然药味较多,但其法度严明,与病机相合丝丝入扣,可堪效法。

麻黄升麻汤方中有方、层叠成方。其中含有《伤寒论》八个方剂。计有:①麻黄汤去杏仁:散寒发表、畅达营阴,治太阳表实证;②桂枝汤去生姜、大枣: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治太阳中风证;③越婢汤去姜枣:疏风清热宣肺,与桂枝汤合用治太阳阳明并病;④苓桂术甘汤:温阳散寒健脾、化饮利水降逆,治表虚、阳不足水停证;⑤理中汤去人参:温中散寒,健脾化饮,治太阴虚寒证。⑥黄芩汤:黄芩加芍药,和解表里、清热止利,治太阳与少阳合病。⑦白虎汤去粳米:苦寒散阳郁之热,治阳明经证;⑧当归配桂枝、芍药,寓当归四逆汤之意,养血温经、散寒通脉,治厥阴血虚寒厥证。

本方麻黄升麻汤条文列在《伤寒论》“辩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之中,发病六七日为病传至厥阴,因此麻黄升麻汤治疗厥阴病无疑。因病家平素卫表不足外感寒邪,发病六七天后仍存在太阳病经证。医家错用大下疗法后出现变证,说明已并发阳明经、腑两证,大下后阳明腑证得到解决,但阳明经证仍存在,误治是导致变症根本所在。错下使阳郁内陷,手足厥逆,寸脉沉而迟;阳热灼阴耗血于上,咽喉痛,唾脓血;中阳虚寒,水湿下注肠道而泻利等。由此可见麻黄升麻汤证病因病机较为复杂,虚实并存、表里不和、寒热夹杂、上热下寒、血虚津亏、气机升降失调等。从六经辨证论,病位在太阳经证、阳明经证,且煎服法中服药后“汗出愈”也是病位的一个指征,说明病尚在太阳经证。条文说“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无“寸脉微细、但欲寐”等少阴病征象,表明误治后其传变进入厥阴病而呈并病状态,由于麻黄升麻汤证属于正虚无阴阳衰竭,故“为难治”而非不治。综上,笔者认为本证是:病家素体虚弱患太阳病表实证后,并发阳明经、腑两证,医者严重误治使其经过阳明经证进入少阳病,侵及太阴、厥阴,而成为五经并病,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五经并病。五经并病仲景立法和解治之。用麻黄升麻汤辛温解表和营卫、升阳解毒清上焦、育阳健脾利水温下焦,佐以育阴养血、调畅气机,以达到表里上下同治、寒热补泻并用之目的。使风寒表邪疏散,并使内陷的阳热之邪外透,通达表里上下之阳气,交通阴阳水火,防止阴厥阳脱[5]。

参考文献:
[1]魏丹蕾.麻黄升麻汤方证思考及临床应用体会[J].陕西中医,2015,36(06):751-752.
[2]李凯平,李致重.麻黄升麻汤方证浅析[J].江苏中医药,2011,43(05):79-80.
[3]王济梅,赵文娟.《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探析[J].光明中医,2014,29(11):2260-2262.
[4]申晓伟,马明越.麻黄升麻汤方证析疑及运用举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2):489-491.
[5]宋一惠.论五经并病专方——麻黄升麻汤[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03):103-104.
(0)

相关推荐

  • 麻黄升麻汤,一方中尽显六经方义

    第357条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伤寒六七日" ...

  • 麻黄升麻汤的应用思路

    □毛进军 在临床上,一些学生.同行曾问我,麻黄升麻汤证怎么理解?麻黄升麻汤怎么应用?前几天,我为3位患者开了麻黄升麻汤,一名学生不解其意,反复问:"老师,您为什么要用这个方子为患者治病呢?& ...

  • 麻黄升麻汤的应用思考

    麻黄升麻汤的应用思考 --附医案一则 毛进军/文.图 1. 临床上,不少学生或同道曾问过我,麻黄升麻汤证怎么理解?麻黄升麻汤怎么用?前天,我为三位患者开了麻黄升麻汤,一位学生不解其意,反复问我为什么要 ...

  • 王三虎:麻黄升麻汤证就是喉癌的有效方证

    导读:喉癌,占所有癌症的不到百分之二,发病率也是偏低.所以,在有关中医肿瘤著作中讲喉癌的非常少,系统讲喉癌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几乎没有.自从我发现了喉癌就是张仲景的麻黄升麻汤证以后,我几乎 ...

  • 王三虎:麻黄升麻汤证就是喉癌的有效方证

    喉癌的经方治疗 作者/王三虎 喉癌,相当于中医的"喉菌".这个病名首先见于清代医家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喉菌状如浮萍,色紫生喉旁".在其后的&l ...

  • 伤寒名案选新注系列—麻黄升麻汤证

    案2[陈逊斋医案]      治李某.曾二次患喉痰,一次患溏泄,治之愈.今复患寒热病,历十余日不退,邀余诊,切脉未竟,已下利二次,头痛,腹痛,骨节痛,喉头尽白而腐,吐脓样痰挟血.六脉浮中两按皆无,重按 ...

  • 李赛美经方案例     麻黄升麻汤证案

    戴某某,男,46岁,马来西亚商人.1999年7月23日初诊:患者诉胸热咳嗽,肢麻足冷,尿浊3年余.其太太系中医学院学生,曾先后取方"麻杏甘石汤"."理中汤".& ...

  • 【临床医案:类麻黄升麻汤证一例】

    62岁老太,2019年8月5日忽然嗓子沙哑,说不出话来.脉微,寸稍弦长,关稍数,尺紧.太溪脉几无.神态正常,脚趾头见凉,不觉无力,但要躺,饭后胃见上顶,要大吐几口方舒服.此病是个险症,外象类于麻黄升麻 ...

  • [经方纵横]千古疑方麻黄升麻汤,李赛美临证运用经验

    [经方纵横]千古疑方麻黄升麻汤,李赛美临证运用经验

  • 麻黄升麻汤治疗阳郁证验案分析  王中琳

    麻黄升麻汤载于<伤寒论>,原治厥阴误下,上热下寒,虚实互见,阴阳错杂之证.吾师王中琳教授通过对其组方及功用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用 麻黄升麻汤治疗以阳郁为主要病机的内科杂病,随证加减,常有良效 ...

  • 麻黄升麻汤方证学习笔记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麻黄升麻汤方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麻黄升麻汤. ...

  • 麻黄类方之麻黄升麻汤

    麻黄类方之麻黄升麻汤(扶阳法18) □ 赵杰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伤寒论>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