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陨石大赏(收藏版)
玻璃陨石是一种天然玻璃物质。由于外观似黑曜岩,故又称似黑曜岩。但两者的成分、结构都不同。中国古代称之为雷公墨。唐代刘恂著《岭表录异》曾有记载。玻璃陨石内常含有气泡空腔,大小由几微米至几毫米,个别可达几厘米。还含有焦石英、柯石英、斜锆石和陨石中常见的铁镍金属等包体。一般认为,玻璃陨石是巨大的陨石或彗核撞击地球,使地球表层岩石熔融高速溅出坑外急速冷却而成。也有人认为,玻璃陨石是从宇宙空间降落到地球大气层的玻璃雨。关于玻璃陨石的成因,还没有一致的看法。
玻璃陨石内部的结构是均一的,它与其它陨石在陨落过程中产生的玻化作用是不相同的,其它内部残留有陨石矿物的残留体。
玻璃陨石表面出现大量不规则的沟槽,熔融状凹坑,气泡爆裂后的残形(照片1、捷克玻璃陨石,表面呈显沟槽,熔融状凹坑,气泡爆裂后的残形,玻璃内分布着0.001-0.5mm的气态等园状包体)、雷州半岛上的雷公墨玻璃陨石,呈黑、黑褐色,一般大小为5cm,也有大至10余cm,外形圆饼状、水滴状、薄管状蚕状树皮状,有的内部充满着圆形、拉长形的气态包体 (照片2、雷公墨玻璃陨石中拉长形的气态包体)。
玻璃陨石是石英质陨石在坠入大气层燃烧后快速冷却形成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玻璃陨石是地外物体撞击地球,使地表岩石熔融冷却后形成的。但人类在玻璃陨石发现地及附近都没有发现陨石坑,更没有发现很大的另类陨石,因此经现在科学研究证明,玻璃陨石是某种石陨石熔融后的产物。
玻璃陨石是某种石陨石降落过程中融化的液质冷却后的产物。玻璃陨石的母石为淡绿色和黑色两种,因此,玻璃陨石的降落都是与母石共同进行的。
玻璃陨石的组成成分比较多,在同一区域内分布十分近似,甚至完全相同,但在不同区域差别却很大。一般的化学组成变化范围为:SiO2为48~85%;Al2O3为8~18%;FeO为1.4~11%;Ni为0.4~28%;CaO为0.3~10%;Na2O为0.3~3.9%;K2O为1.3~3.8%;TiO2为0.3~1.1%。玻璃陨石的折光率为1.48~1.62。我国的陆玻璃陨石的密度为2.3~3.0克/厘米。当然,这些都是目前已知的数据,某些地方的玻璃陨石也许会达到更高的数值。
目前而言,玻璃陨石的形成还有待研究,让我们期待科学家们能尽快破解玻璃陨石的来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