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趣陶然(一个亭子三块匾)
北京的陶然亭与滁州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长沙的爱晚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其中名闻遐迩的陶然亭离家不远,我经常去。
根据江皋《陶然亭记》的记载,陶然亭在康照三十三年至康照四十三年间,经历了一个从初建到改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初建为亭,改建为轩。
现在我们看到的陶然亭并非作为园林景观的“亭” ,而是轩,坐东向西,三面临湖,面积90平方米。人在亭中,远看湖水荡漾,迎面清风徐徐。
亭上雕梁画栋,苏式彩绘《彩菊》、《八仙过海》、《太白醉酒》、《刘海戏金蟾》等生动精妙。墙壁上镶嵌有江藻的《陶然吟引并跋》刻石,有江藻的族兄江皋作《陶然亭记》,谭嗣同《城南思旧铭并叙》,王昶的《邀同竹君编修陶然亭小集》,以及齐白石《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等5方刻石;还有彭八百清雅高洁的《水仙花图》4幅。
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亭上的匾额和几幅楹联墨宝。
有意思的是这同一个亭子挂了三块匾额。
亭内正西挂的是建亭人江藻提写的行书体“陶然”大匾,署“康熙乙亥仲夏,汉阳江藻题并书”;
据江藻所作《陶然吟引并跋》记载,他于康熙34年担任工部郎中,兼管黑窑厂烧制砖瓦,发现古刹慈悲庵环境清幽,就在旁边建了个亭子,并以白居易“一醉一陶然”语,取名陶然亭。可以想见,江藻当年监管黑窑厂之余,走到慈悲庵闲看风景,四下望去,地势低洼处,积水成湖,芦苇丛生,一派山村野趣,想到建个亭子以便休息,实属常理。
江藻题写的“陶然”二字,有人评论其字有北宋苏门风味,有人说字写的真不算好,但建亭人题写的匾额留存至今,还是难得。仔细欣赏,笔致丰腴,结体稳健,我以为能把榜书写的如此雄厚,还是要有一定的书法功底的。
书法艺术总是以各种形式与风景名胜融为一体,逐渐变成了我们今天的重要景观。想来这应该是书法留存和展示的最好方式。
江藻题匾之下悬挂着“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据维基百科记载:此联原作林则徐。1822年,林则徐赴京补官等待上谕期间,独自来到宣南诗社经常聚会的陶然亭,写下了这公认的陶然亭第一联。现在的楹联是当代书法家黄苗子先生补书的。
黄苗子先生的书法富有个性,笔触优雅。公园内另一处知津亭匾额也是出自先生手笔。黄苗子先生的书法柔中带坚,气韵生动。他说:书法应是可见的音乐,书法说到底,是构图和线条的艺术。
在黄苗子楹联对面墙上悬挂着:“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这幅旧联是清朝康熙年间悬挂在陶然亭,由现代书法家康雍1986 年重新书写。
第二块匾在亭的东侧,篆书体“陶然亭”匾额,为白石老人题写;据载,为了却心愿, 1942年白石老人请张次溪在陶然亭畔觅得墓地一块。为答谢慈悲禅林寺主持慈安大师,即兴填词《西江月·重上陶然亭望西山》,并为陶然亭书写此匾。白石老人的篆书刚劲沉着,质感潇洒,大气磅礴。
廊下对联是光绪年间慈悲庵的主持僧静明请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的,“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 这楹联像是对谭嗣同《城南思旧铭并叙》中回忆的“余夜读,闻白杨号风,间杂鬼啸”, 灵幽草深的景象,添加了注脚。翁同龢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擅长。在清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甚高。《清史稿·翁同龢传》称赞翁同龢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
第三块匾额在亭的西侧檐下出自郭沫若的题字。据说有人专门统计过,他在全国范围内题字的数量是数一数二的。“回锋转向,逆入平出”就是他总结的学书要诀,他的书法被称为“郭体”,笔力爽劲洒脱,尤见功力。
楹柱所配楹联内容“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与东侧廊下的对联仅两字之差,很是少见。查找一番,感到【逸庐夜画】有段评论很到位,摘录于后。(“笼”与“藏”相比,显然“笼”字要生动有趣得多。“榻倚深堂”是普普通通的上联写景、下联写人套路,格局小了。改成“树”字就高明,变成了上联写白天、下联写深夜。深堂与树林相融,明月从树影倾泻。“有月”呼应“无人”,幽深绝世,超凡脱俗。)
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建亭,到1952年辟为公园,时至今日,陶然亭上三块匾额走过了几百年来的历史兴衰。
正是“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
本文照片文字书法作者: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