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读论语丨沈铖老师:君子之思,不离于事

诸位好!
今天和大家一起继续分享《论语》。前几次谈到了君子境界里的事情,包括弘道 才能成为君子和君子的基本内核是“君子不器”,以及在君子的境界当中该如何修身。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做事情到了某个阶段是为了一劳永逸,比如我们会把时间分为工作日和休息日,从工作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权变, 但事实上人生哪能分什么工作日和休息日呢?夫子曾经对子贡说过“生无所息”,生命是一刻都不会停下来的。
儒家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就是“不息”,哪怕睡着也只是生命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人生是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因为贯穿其中的是我们的修身活动。
即便成为君子也需要修身,不是说成为君子和圣人就可以一劳永逸。生命是一个永远不会停下来的状态,所以始终就在修身以自进的行为当中不断地进化、不断地修养自身,永无止境。
所以这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即便到了君子的境界,君子也要从言和行两个方面达到四重的修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经过这样种种的修身活动,使得自身能够达到一种良好的状态。这样的生命就是一个践行的、正向的生命,而不是不愉快、不积极、不正向的生命。生命要时刻不离于乐,这才叫不离于仁;时时刻刻都能够在愉悦和快乐当中自处,且能够处仁;能够自安,且能够安人;能够自止,也能够止人,这才是生命的正向诉求。
讲过了君子不器和君子不重则不威,今天我们继续发挥君子的话题,来讲“君子之思”,即君子是怎么思考的?之前的几讲特别强调君子的行为。作为一个君子,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身为君子该如何去想事情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的其中一句,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是一句非常简单且普遍的话,经常用“三思而后行”来劝诫别人。而夫子的态度是什么呢?夫子听了“三思而后行”却说了一句“再,斯可矣”,夫子明显是反对三思的。为什么反而后世会用三思来劝诫别人呢?其中的误会是怎么发生的?夫子的态度到底要怎样思考才是正确的呢?
这个问题。先看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看见“闻”字就知道夫子不是直接评价季文子,而是听到有人描述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当然,最有可能是夫子的弟子举季文子为例向夫子阐述和求教。这个弟子是谁也许永远不可能知道了,除非再有新的出土材料。
这位不知名的弟子应该是强调人要多思。夫子的弟子都非常擅长问问题,他不是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举一个成功的人为例,也就是季文子——“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这是非常善于问问题的方式,为什么呢?一般人问问题都会强调自己的观点,容易引起冲突。但是,用事实佐证自己的观点就非常容易跟人打开沟通,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说出,同时撇开了自己的立场,反而能够把事实说得很客观。
弟子为什么要举季文子为例呢?这里我们首先要知道季文子是谁。季文子是鲁国的一个正卿,位高权重,本名季孙行父,“孙”字是对他的尊称。季孙行父以非常善于思考而闻名,擅长思考所以成就很大,后世都用“文”字来评价他,所以孔子的弟子就举他为例跟夫子求教。
季文子也非常简朴,他曾经简朴到自己的妻子、儿子吃穿都非常节俭。有人问他,你身为鲁国的正卿,你的妻子吃穿成这样合适吗?他回答:你看百姓吃穿都还是这个样子,我的妻子和儿子为什么要吃穿那么好呢?由此形成鲁国崇尚简朴的作风。可见季文子能力很强,把鲁国治理得非常好。
古人说“经天纬地之谓文”,这个“文”字不是随便乱用的,是非常高的评价。在“公冶长篇”子贡提到孔文子,问夫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夫子当时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个弟子举季文子为例子,显然是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连被称为“文”的季文子都是这样做的三思而后行,那我们这个观点应该是正确的吧?所以这句话是夫子的某个弟子求教,强调多思非常重要,并举季文子为例。
所谓“三”,曾经在“三人行”这一篇强调过这个字,“三”不只是三思,也可能是多思,甚至更重要的是一种同我、异我、于我方位性的问题。从各个角度、层面、群体形成了何为同我、异我、超于我的一个态度。这代表什么呢?我们要知道历史上季文子本身就是一个多思、多虑、操心任事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把鲁国也治理得非常好。
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季文子的为人,他曾经出使晋国,听说晋襄公身体不好可能不久于人世了,为防止晋襄公在他出使期间去世自己准备不周,所以就带了一套丧葬用品过去。从好的地方说思虑非常周全,准备非常充足,有一定的远见性能够推演未来的一些变化,让自己做好准备未雨绸缪;但从坏处来说,人家只是生病、病重可能不久于世,你备了一套丧葬用品过去,这不得不说准备得太充分了,有点过了。从某个方面可以看到季文子容易把事情想多了,导致后人用“三思而后行”来评价季文子。
“思”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普通来说,人平常对一件事情有了忧患、恐惧、好乐、忿懥等等一些情绪、情感促使我们思考一些事情。我们发现儒家把人的内心解释得非常明白,思考从何而来,思考都是被情绪推动,普通人大部分都会如此,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我们是不会思考的,只有遇到了一些忧虑的事情、好的事情,我们才会去思考。
思,表示回想、考虑、权衡、疑惑的过程。多思自然有好处,避免有一些疏漏、缺失、不周全,而且“三思”代表从我、同我、异我三个角度去想。我自己是这么想的,认同我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角度,反对我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角度?这样能够帮助人把事情想得更周全。
我们有些时候很喜欢教育人要三思。比如,你怎么不长长脑子?怎么都不多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呢?你怎么不想想别人会反对你呢?这些该想的事情你怎么想不到呢?大概基于此,我们所谓的“思”第一个,你提出你想干什么;第二个,你看看别人会不会认同;第三个,你看看别人会不会反对。这就是“三思而后行”。
基于此,我觉得这位不知名的弟子,可能觉得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好,也可能他自己平时有一些疏漏、缺失、想不周全的地方,于是在夫子面前提出这个观点。比如,他强调应该像季文子一样三思而后行,想想自己,想想合乎于自己,想想不合乎于自己的,多想一想能少犯错。
这也是刚才说的后世为什么会用“三思而后行”来劝人。
因为大家都想把事情做好、做得很完美,平时似乎总会有这样的问题想不周全。但是,说实话想不周全的人总会面临这样的一个尴尬,他们始终都是在事后才会拍脑门,觉得当时这点没想到,好像永远会缺少一点,永远想不周全。反过来看那些平时很精明、很精细的人,似乎很不费力,就把事情想得很周到、很周全。想不周全的人明明已经很努力,甚至恨不得拿个笔记把事情记下来罗列好,但是总感觉还是会欠缺,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
你会发现大众习惯性的思维就是缺什么补什么,立即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既然想不周全,那就多从自己、别人、认同你的、反对你的角度想一想,事情不就周全了。
这种思维充斥在我们普通人的行为习惯当中,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好像一个人太瘦了就多吃一点,学习不好是不是不用心呢?一定要多用心一点。事实上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不是说三思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很多人其实已经想透彻了,还有些人的周全也不是因为这种多维的角度思考才是周全。有些时候我们叫人用心,关键你得告诉人家该用什么心,怎么用。
有了这个题目才能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不知名的弟子提出“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原因才会理解夫子后面为什么有这样的回答,否则,都不知道夫子在回答什么,为什么回答。这个也是我们平常思考《论语》,该怎么思考的一个问题。再想想看三思、多思有错吗?之前只考虑自己,一定也要考虑到赞同我的人、反对我的人,想一想这样做使得我们完全没有毛病,是不是可以这样子呢?
我们之前想问题想不周到,现在给出了“三思”的三个角度。每件事情先想想自己、认同自己的、不认同自己的。从这三个维度建立起思考的方式和体系,把原来想不周到的,现在考虑齐全是不是很好呢?听起来完全没有毛病,所以这个弟子就把这点提出来了,人的思考从自己、认同自己、不认同自己,这三个角度出发才能够把事情想周全。
夫子听见之后怎么样呢?可能这个弟子还沾沾自喜,夫子听到后却说:“再,斯可矣!”为什么夫子这样说“再,斯可矣!”首先,要看到夫子并没有完全直接否认,所以才说了一个字“再”。有些人说古代儒家有一个愚民政策,而夫子是非常提倡思考的,还非常提倡理性的思考。所以夫子没有否定思考这件事情,且给出了思考的方式和方法指导,就在一个字当中——再。
“再”就是重复,一件事体系化的多思考,夫子是赞同的,多想,当然可以更为周全一点,夫子对于这一点完全没有任何的挑剔,而且给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关键是夫子说的“再”和前面说的“三思”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假如简单的用现代思维、白话或者一个比较模糊的思维,其实都差不多。
今天我们的思维层次,无论是“三思”也好,“再”也好,无非是把事情多想一想多思考一点,再跟“三思”都没有什么区别。好像对于人的行为来说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都觉得不过是多想一想。所以“三思”本身是建立一个体系,要从自己、认同自己和反对自己,三个角度去想,这才能够称为“三思”。
但是夫子所说的“再”,其实不认同“三思”的。三思,首先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又从认同我们角度出发,又从不认同的角度出发才能够形成“三”这样一个结构。所以“三思而行”,这样的维度往往会造成我们过分地思考这件事情本身该不该去做,而忽略了这件事情本身应该做的事情,这句话有点绕,意思是一件事情该不该做,和这件事情做了之后的结果其实是两回事,对于一件事情的思考是为了让这件事情的结果更好,而不能够因为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忽略了这件事情该不该做的本身。
北方有一句话说:怕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吗?对,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有些时候过分的思考会离开事情的本身,这些事情本身是应该做的,很多时候我们畏惧结果,畏惧事情中途过程的难度反而导致我们不去做这件事情,丧失了根本。所以“三思”这件事情有这样的问题,首先,得问自己这件事情该不该去做,不应该问这件事情有没有认同和反对,因为任何事情都会有人认同,也都会有人反对,而且认同的人有认同的理由,反对的人也有反对的理由。这些事情不伤及你要去做以及如何去做这件事情的根本,天下的事一定会有人认同,一定会有人不认同,最后是由自己决定的,这是君子境界。
这个问题就好像夫子曾经说: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好人?好人喜欢他,坏人讨厌他,这才叫真正的好人,不是求取大量认同。“三思”的核心就是不知不觉用他人来衡量自己内在的仁义,认同的人多了就去做了,不认同的人多就不去做了。把一件事情该不该做变成这件事情他人会不会认同,依据他人的认同程度来思考问题,就会丧失掉自己内在的根本。天下的事情只有做出来才知道,有些时候甚至做出来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是,这件事情是应该做的不能够违背于我们的内心,这是君子之心,也是君子之思。普通人思考利弊,君子在思考事情之当为,这一点是非常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所谓的“三思”,看起来是反复思考,实际上不过是过多的斟酌了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做事情是为自己而做,不是为别人而做,为学是为己,不是为人,是在自己身上用功。
在日常当中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你跟一个人谈事情时,他跟你谈这件事情的利弊,来推翻你要做的这件事情。有些时候甚至脱离这件事情跟你谈你的用心,比如,谈一件事情是否该做,这样做了会有什么样好处,他却在谈领导可能反对这件事情,这叫“三思”。这件事情本来该做的就应该着力贯彻下去,不用看认同和反对人的想法,这种多思就是离开了事情本身,看起来聪明无比,实际上是机心满地、机心遍布。恰恰因为想得太多不着调的事情耽误了现在的事情。
在生活中,有多少念头是当下决定要去做的,但是,又因为介意了多少外人的目光,悄悄地把自己的行为打掉了。有些时候现场想做一件事情,却基于别人目光放下了;有些时候心里想表达一下自己感情,觉得这个老师真是好,又担心旁边的人会不会觉得我拍马屁呢?有些时候想站起来指出某个领导的错误,心里面又在想他会不会觉得我在找茬。种种这样的事情,包含在家里要干点事业,有些人说这个太危险了,有些人说这个事情可能没有经验种种外在的声音都在影响着我们。这些事情只可以作为参考,而不在思考之列。
所以夫子用了另外一个字来代替“三思”,是“再”就是重复,为什么叫做重复?我们要想的不是他人的意见,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这件事情本身。再,就是从两端想一想,一件事情从开头想一想,从结果上想一想,从分寸上建立好了,这件事情就可以去做了。
再,是我做这件事情和我做的这件事情通向的方向,从事情的两端到起因,再到结果想一想,不要进入第三方的视角。比如我要做一件事情,可能影响到谁,重复去想这个部分就可以了。所以夫子说的“再”就是不离于事情本身而去思考。我只要考虑这个事情该怎么样去做,不看认同和反对的这个视角。但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是否真心要去做,为什么要去做?把这个想清楚就是“再”,这件事情要经得起内心的考验,想清楚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要做成什么样子,为什么做这件事,这才是有意义、有价值。所以夫子又补充了一句:“斯,可矣!”意思就是这就够了,到此为止。我把事情本身想清楚就可以了。
这就是夫子教育弟子,反过来说这就是君子之思,为什么说是君子之思,不是普通人之思呢?因为普通人有太多的杂念,总是依赖于他人的指点,依赖于认同和反对我们人的多少来决定自己的事情。普通人所谓的随大众、随大流,不能够独立就是在这里,体现我们都是容易向盛背衰,看到一个事情大家都成了,就去做了;大家都做不成了,就不去做了;大家都说好的事情都去做了,大家都鄙夷的事情我们就不去做了。
真正的君子,怎么样思考问题?“再”想想我为什么去做,我要做成什么样子,这件事情决然是要去做,对他人有好处的天打雷劈也要去做,不因为他人态度而不去做。人的想法永远是没有尽头的,你想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周全,所谓的认同和不认同,其实就是心里面的利弊思考,一件事情假如从利弊上去思考,就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思维;一件事情从当然或不当然该不该去做思考,就是一个非常决然的道路。
不能说所有不好的结果都是之前没有想到原因导致的,这样就是无尽之思,没有人可以想到那么多,任何事情都会接受考验,没有尽头。首先要破去这样的一种心态,今天的任何行为会导致后面怎样的结果,这是利弊思维的思考方式,是一种无尽之思。一件事情当不当然呢?当然该去做的事情,就当然去做,不接受指责,因为正义的事情、该做的事情、仁义的事情,天打雷劈也要去做,只要符合自己内心。
只是做事情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就克服,心中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了。但是,如果换成利弊思维,就会无尽的陷入指责,你看你前面没有想到吧?你看你自己没有把这个做好吧?你看当时已经有言在先了等等,乃至于进入到一种无理由的指责、无限指责。每个人的人生权责、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从利弊思考会要求无限的放大自己的能力,无限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利弊思考本身就是一种不正确的思考方式,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或者做这件事情有多少人能认同,这些都属于杂思杂乱之思,不是君子之思。
所以说夫子之高明,“再,斯可矣!”一个“再”字是重复,也是反复表达“三思”不离于事情本身,不离于内心本身,这就是不离开事情的本身范围之内,达到抽象的思考。所以夫子说的“再”不是第二次,反而可以作反复思考,多思之意,也不是采取第三方视角的利弊,无限放大式的推演无限可能性。
所以遇见事情,别想事情之外的,别想那些影响事情的因素,而是想想事情本身内的因素,不要想事情后果、结果的部分,想想事情的原因,把事情这样才能想清楚,事情才能该怎么去做。所谓的“三思而行”是离开了事情本身,想了太多不必要想的问题。
所以我们看到晋襄公还没过世季文子带了一套丧衣过去了。他思考的是什么呀?他思考是自己出使的事情吗?不是的,他在思考自己会不会被人指责,事情有没有办好,再想到自己的影响力。所以这些都是离开事情本身思考,自己在出使就想好出使的事情,不要超前去思考,不要在利弊的角度去思考。所以夫子说的“再”字让我们回归了事情本身,不必周延到无限。
所以,从某种角度可以看这一章夫子是在谈思考吗?也许夫子其实在谈的恰恰是真正的一种智慧,使人收敛于事情本身,不离于我们自身的本位,不要离开我们的心念之外,不要做那些看起来聪明恰恰是无知的事情。所以在君子修身的活动当中,君子恰恰反而是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君子不是大包大揽,君子是能够内外洞然,崭然明白,知道事情之当然之处,所以这是君子的独立。
今天跟大家分享《论语》中这样一句,想让大家放下很多思想的负担,放下别人的目光,放下自己看待别人的目光,能够清静独立的思考,能够纯粹安然的思考事情本身。
我们有太多的烦恼和痛苦,在于介意别人的干涉和肆意干涉别人,说白了都是利弊的思维在暗暗地起作用。而我们把事情想的纯粹,简单反复思考事情本身,思考事情的动因和自己要达到的结果,坦然无畏而前行,这就暗含君子之德。智者、仁者和勇者,恰恰因为内心坚定和明智才能够勇于去任事,才能够成为一个仁者,恰恰是一个仁者,才更能够敏感地明白我们要做的事情。“三达德”是三位一体的,所以要学会如何清理自己的内心。
今天的时代是我们人类族群既疏远而又紧密的时代。说疏远,我们已经对一些基本的伦常和好的对待方式比较生疏了。但是,今天的交往密度因为一个手机、一个微信群让大家天南海北好像天天在一起,交往密度又过盛。如何保持自我的独立感,清静的思考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希望《论语》中这句“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谢大家的聆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