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瘟病(经验谈)
2020年初这次疫病当中,我就发现,适合用伤寒方的有效,适合用温病方的也有效,既然它们都有效,那你还分什么伤寒和温病呢?
有这么一句话“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只要是邪气侵袭人体,本来我们是不知道它会出现哪些情况,只有它发生了症状和情况我们才能辨别它属于什么情况,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基础,也是这次武汉疫情当中对我最有指导意义的一段话。
当然从西医的角度说,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那么这种病毒呢,如果遇上了阳虚怕冷的人,它可能就会导致类似于寒疫或者寒湿疫;遇上了平时阴虚火旺的人就可能变成温疫或者湿温疫,这是要分阴阳体质的,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一样,从临床当中,我们也得出这么个结论。
那么辨证论治呢,其实际上是人体感受邪气之后,也就是感受了这个冠状病毒之后,发则可辨,发生了什么情况和症状,我们就能够辨别,而不是西医认为的是什么病毒,我们没有病毒的说法,我们叫戾气。
所以啊,我们发现不同体质的人在这次疫情当中,反应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在这次疫情当中呢,阳虚病人感受的可以用伤寒方;体内有火的人感受病邪之后,可以用温病方;而阳虚病人感受了之后,用了伤寒方有一些这个寒湿入里化热的,也能用温病方。在这次疫情中所使用的方药,以及为什么这么使用以及它的临床效果。
点击加载图片
有人认为,这次温疫属于寒湿疫;有人认为,这次温疫就属于湿温疫,就是温疫夹湿,有人认为是寒疫夹湿。但是夹湿的大家都认可了,确实是有湿。但是寒湿疫还是湿温疫?有很多抱有不同观点,甚至有好几个国医大师抱的观点都相反,在南方的某国医大师认为,这一次的温疫属于温疫夹湿。某个在北方的国医大师认为,这次温疫属于寒疫夹湿,那么他们有没有道理呢?从他们的文章中看出统统有道理,但是外行人看谁都觉得谁有道理。
有人认为伤寒就是伤寒,温病就是温病,分得特别清楚。但是,通过临床一线的真实案例证明证伤寒和温病本属一家,只要你灵活运用,对证治疗,因人而异,没有不起效的。
通过对数千例病案的这个总结,列了如下的这个方药和关键词,只要对着这些关键词,用关键的方,基本上很难出现无效的。
一、发热无汗而喘者,麻黄汤。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6克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不能用麻黄汤,将伤寒这个温病系统的看完之后,再加上临床的总结,就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哪个方子是绝对禁用的,只是它对不对证而已,只要他发热无汗而喘,那么他就属于表实证,就可以用麻黄汤。
二、发热有汗恶风,用桂枝汤。
组成:桂枝9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切)、大枣12枚
大家可能都知道,表实无汗麻黄汤,表虚有汗桂枝汤。在这里,它适用于所有的外邪外感伤寒或者外邪侵入到人体,与风寒有关的出现这些症状的,麻黄汤和桂枝汤。只要见到这样的关键词都可以用,包括这次温疫,但是呢,如果说不是这个外感的寒,外感的如果是风热呢,或者风温呢,那就不是麻黄汤和桂枝汤,但是它们的关键词也不一样,那么就可以用《温病条辨》里面的银翘散。
三、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这几个关键词出现后,葛根汤。
组成:葛根12克、麻黄9克、桂枝6克、生姜9克(切)、炙甘草6克、芍药6克、大枣6枚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的用葛根汤,而且葛根汤在这次疫情当中也用到很多。
四、发热头痛,脖子强硬,伴有口苦的,用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6克、防风6克、苍术6克、细辛2克、川芎3克、白芷3克、生地3克、黄芩3克、甘草3克
这个和葛根汤好像很类似,但葛根汤是没有口苦的。这个是发热头痛,也是脖子不舒服,但是它伴有口苦,这个用九味羌活汤。
看前面三个方子,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都是伤寒的方子,这个九味羌活汤就不是,九味羌活汤呢,它是治疗发热头痛,项强,但是伴有口苦的,但是有一个证型与这个类似的要区分,那就是发热头痛主要是肢体痛,发热肢体痛,口苦,还带一点微呕。
五、发热肢体疼痛,酸痛,口苦,微微带点呕的这种情况,用柴胡桂枝汤。
组成:桂枝4.5克、黄芩4.5克、芍药4.5克、人参4.5克、 炙甘草3克、半夏6克、大枣6枚、生姜4.5克、柴胡12克
就是太阳少阳合证,又有小柴胡汤又有桂枝汤,叫柴胡桂枝汤。那么九味羌活汤和柴胡桂枝汤一个是以头痛为主一个是以肢体酸痛为主,都有口苦这个要区别开来。
六、发热,但是伴有心悸,小便不利,或者有浮肿,这种情况可以用张仲景的方子,真武汤。
组成:茯苓9克、白术6克、白芍9克、制附子9克、生姜9克(切)
七、发热但特别怕冷,但欲寐,就是我们说的想睡觉,脉象特别弱。这种情况呢,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麻黄9克、制附子15克、细辛6克
这种情况不是特别的多但是也有啊。麻黄附子细辛汤,这种人本身原来体质就是阳虚的。
八、发热咳嗽,咳的是白痰有泡沫,它的关键词是白痰有泡沫,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用的是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细辛6克、五味子6克、干姜15克、甘草10克、半夏15克
白痰有泡沫的在这次疫情当中出现的很多,那么这种人呢,大部分平时就阳虚,又感受了这次疫情之后,就变成了外寒内饮,外面有寒证,肺部呢,又有饮证,所以有饮证就会有泡沫,所以就用小青龙汤。
九、发热无汗烦燥而喘,这个用大青龙汤
组成:麻黄10克、炙甘草6克、石膏30克、生姜9克、 大枣15克、桂枝6克、杏仁9克
因为它已经有烦躁了,相当于寒邪入里化热了,用大青龙汤。
十、发热口渴,咳逆气急,就是咳得气往上直来的,这种很口渴的,这种用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10克、杏仁10克、甘草5克、石膏24克
十一、发热,咽痛,舌尖红,这个用银翘散。
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桔梗15克、竹叶12克、荆芥18克、牛蒡子18克、淡豆豉15克、薄荷18克、甘草9克、芦根30克
这个是温病的方子。那么这种人一般本来平时就怕热或者平时本来就阴虚,所以他在感受了冠状病毒后就出现了热象。出现热象的轻症的用银翘散。
当然有一些阴虚的人,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的人,这里没有列出来,顺便提一下,用加减葳蕤汤,葳蕤就是玉竹,用加减玉竹汤,说白了,那是纯阴虚的人感受之后所引起的,银翘散呢是平时偏阴虚,或者平时怕热,这种体质,他感受了之后,他早期会出现发热,咽痛,舌尖红这种用银翘散,这种在武汉疫情当中也存在,你看我们既存在了桂枝汤,也存在了银翘散。说白了,温病的方子和伤寒的方子都出现了。
十二、发热鼻干,眼眶痛,眼睛周围痛,这种用柴葛解肌汤。
柴胡,葛根,柴胡葛根汤。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组成:柴胡6克、葛根9克、黄芩6克、芍药6克、桔梗3克、甘草3克、 生姜3片(切)、 大枣2枚、白芷3克、羌活3克、 石膏5克
这个见到的不是特别多,但是见到了,出现了。有一个病人给,他发热鼻子很干,他的眼睛周围疼,出现了这种证型,后来我就立刻反应到,这个正是柴葛解肌汤的主证。这种情况在疫情当中也有,所以把它列出来了。
十三、憎寒壮热,身痛无汗,这是关键词,用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人参10克、 柴胡10克、 前胡10克、 川芎10克 、枳壳10克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茯苓10克、 桔梗10克 、甘草6克,薄荷、生姜少许。
说白了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跟体质相关呢。人参败毒散,人参就是补气的嘛,所以说这个人是平时就有气虚,感受了邪气之后出现了这些症状,用人参败毒散,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老年人。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我没有列出来,和人参败毒散在一起的,有个方子叫再造散,就是特别阳虚的人感受了后出现的用再造散。所以我们有句歌诀叫“阳虚外感再造散,气虚外感败毒散”。
十四、憎寒壮热,舌红苔垢腻如积粉状的这种情况,这就是吴又可的成名代表方达原饮。
达原饮《瘟疫论》组成:槟榔15-20克、 厚朴10-15克 、 草果仁10-15克 、知母10-15克 、白芍10-20克 、黄芩10-15克、 甘草5克
它的关键词是憎寒壮热,但是它非常特殊的是舌头苔垢腻如积粉,这个用达原饮。后来各大温病大家都在达原饮的基础上做文章,加减变方变出了很多方,包括吴鞠通在内。
十五、寒热往来,口苦口干,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24克、 黄芩9克 、 人参9克 、半夏12克 、 甘草9克、 生姜15克、大枣12枚
小柴胡汤在这次疫情当中的应用相当的广泛,开出的频率是最高的之一。这次疫情开出的频率最高的就是小柴胡汤和三仁汤,这两个方子开出的最多。而小柴胡汤是《伤寒论》的方,而三仁汤是温病的方子,这两个方子开得最多,而且有时还合在一起使用,比如说口苦口干,午后发热,我们用小柴胡汤合三仁汤。温病和伤寒合在一起的方。
十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有的会有便秘,这种情况呢,我们用大柴胡汤。
《伤寒论》组成:柴胡40克、 黄芩15克、 白芍15克 、半夏10克 、枳实10克 、大黄10克、 生姜15克、大枣12克
小柴胡汤是少阳证,因为寒热往来嘛,半表半里之间。而大柴胡汤呢,是少阳阳明合证,所以它又出现了阳明证,少阳证也有,阳明证也有,它既有寒热往来,又有胸胁苦满,它不是口苦嘛,并伴有肠道问题,便秘,有的会下痢,有的不一定会完全便秘,用大柴胡汤。
十七、发热恶寒,腹胀便秘,厚朴七物汤
《金匮要略》组成:厚朴15克 、大黄9克 、桂枝6克 、 枳实9克、 甘草9克 、大枣4个、生姜12克
这个方子发热恶寒这是有表证,肚子胀不是阳明证吗?这不是太阳阳明合证了吗?那么少阳阳明合证是大柴胡汤,太阳阳明合证是什么方呢?仍然是张仲景的方子,只不过在《金匮要略》里面,这个方子叫厚朴七物汤,请大家记住厚朴七物汤。
十八、憎寒壮热,口苦便秘。防风通圣散
《宣明方论》组成:防风15克 荆芥15克 连翘15克 薄荷15克 川芎15克 当归15克 炒白芍15克 白术15克 栀子15克 石膏30克 大黄15克 芒硝15克 黄芩30克 甘草60克 滑石90克 麻黄15 桔梗30克
已经出现了三个憎寒壮热了啊,一个是气虚外感的人参败毒散,一个是舌苔垢腻如积粉的达原饮,一个是口苦便秘的,憎寒壮热,这个用表里双解剂防风通圣散。既解表,又通里,所以它叫表里双解。防风通圣散呢有中成药,憎寒壮热,口苦便秘的这种人也存在。
十九、头痛身重,午后发热,三仁汤
《温病条辨》组成:杏仁15克、 滑石18克、白通草6克、 白蔻仁6克 、竹叶6克、 厚朴6克 、 生薏苡仁18克、半夏10克
只要记住午后发热,大部分人就知道三仁汤了,但是有一些阴虚的人也会出现午后或晚上发热的。
另外一个辅助的,就是头痛身重,要么头痛,要么身上很困重,困重就证明有湿气嘛,一般阴虚的不会有困重感嘛,所以身上困重,午后发热,不用说了三仁汤,而且这个三仁汤在此次疫情当中运用特别广泛,为什么呢?因为武汉这个地方,以及根据五运六气本来就夹湿气,三仁汤就是湿郁化热,湿大于热的代表方剂,它就是吴鞠通的代表方。
二十、发热恶寒,肢体困倦,胸闷,口腻。口比较黏腻,一听就知道有湿气,而且还有表证,有表证又有湿气的,这种代表方剂,藿朴夏苓汤。
藿朴夏苓汤《医原》组成:藿香6克 、半夏6克 、赤苓9克 、杏仁9克、 生薏苡仁12克 、 白蔻仁3克、通草3克、 猪苓9克 、淡豆豉9克、 泽泻4.5克、厚朴3克
藿,藿香的藿,朴,厚朴的朴,夏,半夏的夏,苓,茯苓的苓,藿朴夏苓汤。在这一次这个疫情当中运用得也相当广泛,为什么呢?因为它也是湿气,湿气困体,困倦,口腻,而此次疫情不管是寒湿疫,还是温湿疫,都有湿气,湿气是大家都公认的。
二十一、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又发热。黄芩滑石汤
《温病条辨》组成:黄芩9克、 滑石9克、 茯苓皮9克、 猪苓9克、 大腹皮6克 、 白蔻仁3克、 通草3克
是说这种病人只需要掌握一点,他发热身上痛,把汗一流,他不发热了,待会儿呢又发热,如此反复,这种呢要区别寒热往来,也要区别疟疾,因为他不是寒热往来,他是流了汗之后就解,不流汗就不解,这个代表方剂是黄芩滑石汤。
二十二、发热困倦,或咽肿,或吐泻,甘露消毒丹
《温热经纬》组成:滑石30克、、 茵陈2克 、黄芩20克 、 石菖蒲12克 、 川贝母10克 、木通10克 、藿香10克、 射干10克、 连翘10克 、薄荷10克 、白豆蔻10克
发热困倦,或咽肿,或吐泻。或者吐,或者泻啊,甘露消毒丹。为什么叫甘露消毒丹呢,它上吐下泻有点类似于中毒一样,喉咙还肿了,它叫甘露消毒丹,其实呢是体内有湿有热。
二十三、发热恶寒,胸满腹胀,上吐下泻,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藿香10克 、 紫苏10克、 白芷10克 、大腹皮15克、 茯苓15克 、白术10克 、 半夏12克 、陈皮10克 、 厚朴12克 、桔梗10克 、甘草3克,生姜、大枣少许。
它不一定上吐下泻同时存在,有的同时存在,有的又有上吐又有下泻,有的只有吐,或者想吐,有的只有泻,但是它都会有恶寒发热,胸闷,,腹胀,这种情况呢用藿香正气散,市面上有藿香正气胶囊,和藿香正气液,但是藿香正气液里含有酒精,所以呢没有藿香正气胶囊好。
二十四、身热胸闷,心烦失眠,栀子豉汤
《伤寒论》组成:栀子10克、香豆豉10克
这个又用了张仲景的方子栀子豉汤。栀子,淡豆豉,就是有热在胸部的这种情况。
二十五、身热多汗,心胸烦闷,口渴喜饮,口渴喜饮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组成:竹叶6克洗 、 石膏50克 、半夏9克 、 炙甘草6克、 麦冬20克(去芯)、 人参6克 、粳米10克
竹叶石膏汤。那这个是《伤寒论》的方子,那还有和这个类似的呢,第二十六个。
二十六、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大黄60克、 芒硝60克 、 甘草60克 、 栀子30克 、黄芩30克 、 连翘120克,竹叶酌情加蜂蜜
这个用凉膈散。这个是胸部的热。
二十七、夜热早凉,热退无汗,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组成:青蒿15克 、鳖甲15克、 生地黄12克、 知母9克 、牡丹皮9克
需要记住夜热早凉,晚上发热,早上起来就很凉快,这个用温病的方子,青蒿鳖甲汤。“夜热早凉青蒿鳖甲”。几乎没有见到无效的,所以有些温病的方子,对证以后只要扣住几个字眼,特别有效。
二十八、面红,四肢冷,下痢,脉弱,典型的上面好像有热,下面好像有寒,白通汤
《伤寒论》 组成:葱白4茎、干姜5克 、 制附子15克
其实际上呢,它已经形成了戴阳证,这种情况一般是阳虚比较厉害的老人出现的。而且出现这种情况呢,还很危重,代表方剂是白通汤。
二十九、出冷汗,或喘急,或脉微弱。或呼吸微弱、脉微弱 参附汤
《正体类要》组成:人参10-30克 、 制附子10-30克
这种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已经快出现脱证了,我们得急救,用参附汤,人参,附子。
三十、高热惊厥,说胡话,这个用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组成:牛黄30克、郁金30克、水牛角30克 、黄芩30克、黄连30克、 黄栀子30克 、 朱砂30克 、 麝香8克、 珍珠15克 、 冰片8克
这都是急救的。有一些阴阳两虚的,阴阳两绝的甚至可以用参附汤送服安宫牛黄丸,这里讲的是如果大家以后碰到这种急症的时候,可以知道怎么用中医去治疗去抢救,所以这两个不是我在临床当中得出来的,而是在理论上得出来的 。
上面这三十个方子当中,在此次疫情中运用得最广泛的是第2、5、8、9、10、11、15、16、19、20、22、27这12种情况出现的频率最高。
那么只要辨证准确,用刚才讲的方子,是疗效显著的。说明这次究竟是伤寒还是温疫,用伤寒方还是用温病方,发现伤寒方和温病方只要对证了都有效。
不要分门派,也希望广大的中医来摒弃门户之见,只要是能治病救人,我们都去学习,无非就是好好学习嘛,学医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治病救人吗?而不是为了无谓的争论。
温病是伤寒的发挥,是补充伤寒的部分的遗失,它们同属一脉,并不存在伤寒派和温病派,我们讲的伤寒应该是广义的伤寒,不应该局限在狭义的伤寒这个狭隘的范畴,人的思维一旦狭隘,那么他开方就更显得狭隘,才会有门派之别。
网上流传的肺炎一号方,二号方,三号方,肺炎早期方,中期方,晚期方。说实话,实在是不敢苟同,还有一些预防方,预防方也是,不分阳虚,阴虚,不分体质,眉毛胡子一把抓,治学要严谨,不可能所有人都一样,因人而异肯定存在。
一个小孩和一个老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个有基础病的,一个没有基础病的,他们感染了这次新的冠状病毒之后,他们的表现是同一种证型吗?都用肺炎一号吗?肯定不是呀!如果说你这个方子是扶阳的,阳虚的人吃了肯定有效。刚好这个人有热呢,平时又喜欢喝酒呢?你把附子,桂枝给他吃,不是火上加油吗?完全吃反了嘛,完全不对证呀!
这样的例子,有些人觉得这是温疫,就大剂量的运用清热解毒的药,结果别人的体质是阳虚有寒的,吃得别人拉肚子,一天拉几十次,拉得阳气都快暴脱了,他还在说清热解毒,清热解毒,这和双黄连有什么区别,双黄连能抗这次的病毒,不知道是从哪里出来的。当然但事实上从医理上它不是这样的呀,人体差异,因人而异,辨证论治是整个中医的核心,作为一个高明的医生不可不察。切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希望多给大家学习、交流,活到老学到老,摒弃门户之争,一起进步,共同进退,为祖国,为黎民百姓付出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