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 | 足太阴脾经:消炎阵痛,改善痛经!!!
足太阴脾经
《内经》曰:『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
(一)脾者,仓禀之本,荣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孤脏以灌四旁。脾主四肢,为胃行津液。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主口。
(二)中医的脾脏包括脾脏和胰脏,脾脏与胃是表里,胃是表是腑,腑主宣泄、消化;脾是里是脏,脏主收藏;荣是血,卫是气,脾血多,胃多气,一吸一呼,胃与脾呈互动关系。
(三)脾主四肢、主肌肉,甘味入脾脏,所以要吃天然的甜,蔗糖、麦芽糖、饴糖等,脾为土,而土很重要,土生万物,不要多吃无宜于脾脏的食物。
healthy life
如果上午9-11点很累很疲倦,就是脾虚。
*脾脏攻毒法:脾脏的音是宫,发“hu(呼)”的音。具体过程是:站立两脚微开,左手按在脾脏位置,发“hu”声,快没气时抬起脚尖,用最后的力气发出“hu”声,呼完之后,再吸气回来,这样的循环可把脾脏的毒逼出体外,做对动作时会有晕眩,属正常现象。
SLIVIA
细数脾经穴位
1.隐白:大脚趾指甲靠外侧一点,是脾脏的井穴,可治尸厥昏迷,疝气,女性白带问题、经漏不止,喘满不得安卧,呕吐食不下等。
*三毛:经外奇穴,脚大趾隐白上面区域,有几个毛,是肝经脾经交会的地方,脾生血,肝藏血。灸三毛可治失眠,对不喜欢吃药喝汤剂的朋友来说效果不错。
2.大都:大脚拇指本节(第1节趾关节)前下方凹陷处。荣火,火生土,是脾经的母穴,虚症治此。脾脏有虚症的时候,除四肢无力外,嘴唇会变白。
3.太白:脚内侧大骨后方,在骨缝的下方,骨前是大都,绕过骨头后面是太白。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身重等。
4.公孙:脚掌凸骨下方与肌肉交接处,脾经的络穴。公孙主冲脉,任脉外开半寸就是冲脉。冲脉力量很强,所以腹痛泻之、鼓胀补之。
5.商丘:脚踝与脚胫骨交接的缝中,经金,脾经属土,土生金,也是脾经的子穴。如脾经的膝盖内侧痛,近期的可以刺激商丘穴,如果持续已有几月,可刺激母穴大都。
6.三阴交:足内踝上三寸骨后,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交会处。妇科大穴,可常灸,对女性痛经立竿见影。如按三阴交疼痛呼叫,则是实有积块、淤血,该穴可帮助诊断。
合谷主气(大肠经原穴,与肺表里),三阴交主血(脾主少腹)。
腹部的问题,男女都可以用,男人遗精、梦精、阴茎痛、腹部痛,灸、针都可;女性妇科问题三阴交都可以治,中医以消导为主,让血自然停止,而不是停留在体内会作乱。
常灸可减轻更年期症状,进入更年期后,睡觉如向左边睡,潮热现象会减轻;平时可多向右睡,左血右气,往右睡,血在上气在下,晚上让血归肝,养肝强肝。
7.漏谷:三阴交上三寸,禁灸。脾经的络穴,与足阳明胃经相通,脾的表经是胃。
8.地机:阴陵泉下三寸,脾经的郄穴,消炎、镇痛,痛经,水肿腹坚、肚子胀满,腹部肿块。
9.阴陵泉:小腿胫骨内侧,腿内胫骨转弯的地方,合水,脾是土,大穴,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频数、中风等。有水病之人,阴陵泉有压痛感。
*三皇穴:阴陵泉叫天皇、地机是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
10.血海:膝盖头内侧,肌肉最高的地方。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妇科名穴,所有女人痛经、滴漏不止、月经不来。另老年性皮肤瘙痒,也可壮气血,活血祛风止痒。
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绝大多数痛经都可以治。
11.箕门:血海上五寸,靠近阴部,用的比较少。
12.冲门:曲骨外开四寸。
13.府舍:曲骨上一寸再外开四寸,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再往里半寸是肾经。靠近腹部,治疗腹部的病,也可帮助诊断。
14.腹结:石门外开四寸,很少在腹结上治疗。
15.大横:神阙外开四寸,治肠胃方面的病,例如:泻痢、拉肚子等。
16.腹衰:建里外开四寸,腹部、肠胃的问题,例如:大便不顺,胃部消化。
17.食窦:天溪穴往下跳过一个肋骨,肚脐以上肋骨之下。
18.天溪:乳中穴外开二寸,可治乳房肿块。
19.胸乡:周荣下跳过一个肋骨。
20.周荣:中府穴下跳过一个肋骨,找穴道:云门中府周荣胸乡,硬块在脾经上,则在周荣穴上治,灸比针好。
21.大包:胳肢窝底下极泉下六寸,极泉下三寸是渊液。统领全身大络,全身的络大包在管;脾之大络,经与腑有络,脏腑之间的络,阴经、阳经的络都要大包来协调,大包虚实都可以治,主胸胁中痛,喘气,手拿不起东西,不能握拳。实,则身尽痛,紧绷,泻之;虚则百节尽皆纵,松弛,补之。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陵穴,血海箕门冲门开,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胸乡周荣大包随。
(左右四十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