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若权能贤亮亮能否就权前

引袁准“张子布荐亮”之记,似可引申为:若权能贤亮,亮则归王就于权。

但是,笔者翻阅相关史料,并从这些史料中所反映的诸葛亮言行举止、政治思想和其人生的价值取向来看,他绝非势利之徒,不可能二心于备,孙权亦招纳不了诸葛亮。因为,

其一:成书于《三国志》之前的《魏略》早有记载,诸葛亮少年之时“乃北行见备”,为刘备分析形势,出谋献策,“备从其计,故众遂强。”这则记载说明少年时期的诸葛亮即树立了择主刘备的观念,坚定了兴复汉室的政治方向。如果说《魏略》所记“亮北行见备”在史学界尚有争议,那么,不可非议的《隆中对》则明明白白反映了诸葛亮择主的意愿,即选择一位具有帝室血统,能够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明君。而刘备乃“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祖雄,父弘世仕州郡。”无疑,刘备这位“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的明君即为诸葛亮理想的择主。

其二,《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记,公元207年,刘备与诸葛亮会晤于草庐,首宣旨趣:“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假如诸葛亮无意于刘备,而倾心于孙权和曹操,那么,针对刘备三顾的目的,诸葛亮就不可能接纳刘备,更不会为他出谋划策。

其三,对于孙权任贤使能,尽时人之器用的品行,诸葛亮早有耳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这一言论,就是对孙权的肯定。然而,既便如此,诸葛亮自始至终无二心于蜀汉事业,他的一生纵有许多归附孙权的机遇和主动权,但确无半步行动。至于孙权欲招贤诸葛亮事宜,我想诸葛亮亦不无知晓,因为,孙权曾就此事与诸葛瑾议论过,诸葛瑾回答说:“弟亮以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诸葛瑾之所以作出如此肯定的回答,一方面说明他对胞弟很了解,另一方面,他可能与诸葛亮交换过思想。虽然,诸葛瑾兄弟很早就天隔一方,但是,“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虽无私面,但会间兄弟俩就归附孙权事宜私议几句又未尚不可凡此种种,我们不能不对袁准所记诸葛亮答张子布语所影射的深层含意产生异意。

其四,诸葛亮一生的价值取向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在《隆中对》和《出师表》以及他在政治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言行都可以窥见。这种思想与刘备的奋斗目标不谋而合,共同的理念必然结成坚不可摧的同盟,形成统一的难以动摇的政治方向。

再从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来看,“隆中对”后的刘备与诸葛亮可谓“隋好日密……犹鱼之有水”。公元二二三年,刘备败兵退守白帝城,临终寄命托孤于亮,这种委社稷之举乃一般关系所不能及。与此相比,孙权对于诸葛亮一无三顾式的深情,二无托国般的诚信,他所从事的事业就当时的观点而论实非正统。

对此,诸葛亮能凭张昭一言而归附孙权吗?孙权设使尽亮器能,亮能屈就吗?所以,裴松之有言:“观亮君臣相遇,可谓希世一时,终始之分,谁能间之。”另外,就诸葛亮对孙吴的政治策略而论,早在《隆中对》中他就为刘备制定出了对吴的总方针,即以为外援,以为蜀汉立国过程中暂时利用的辅助力量。但是,天下有变则要扶正统,兴汉室。

公元二二九年,孙权称帝,蜀汉群臣咸以为绝其盟好,对此,诸葛亮有言:“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犄角之援也。”显然,在诸葛亮心目中孙权称帝实非正统之举,这种思想的萌发绝非偶然,可以说它是诸葛亮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所形成的一种深刻认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这样的叛逆之君诸葛亮能事之吗?所以,裴松之断言:“设使权尽其量,便当翻然去就乎?葛生行已,岂其然哉!关羽为曹公所获,遇之甚厚,可谓能尽其用矣,犹不背本,曾谓孔明之不若云长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