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蔡山有个舒家埠 (徐灿斌)

 黄梅|蔡山有个舒家埠   

     图文作者  徐灿斌(女)

   舒家埠村,位于黄梅县蔡山镇段塘一带,前有江心寺,后依太白湖,山水环绕,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舒家埠的来历,出自一个神话传说,是舒家子弟与龙王斗争的结果。为了打败龙王,击退洪水,舒家人修了渡口闸,建了龙王庙,才打造了一个风调雨顺的鱼米之乡,这就是现在的舒家埠。

             “ 七仙奔月”

 进入村内,阵阵清爽的凉风迎面吹来,那是从村前的月亮弯塘散发出来的。月亮弯塘是根据它的形状来命名的,当年战争时期祖先们为了切断交通要道,阻碍鬼子们入侵,他们就用智慧与汗水沿着村庄的四周挖掘了一个连接着另一个的水塘。

  月亮弯塘就是从村前环抱村庄的池塘,因其内覆盖了七口井,被诗意为:“七仙奔月”。村里流传着这七仙奔月塘很有风水与灵气,在清朝时期就出了名人胡作章和胡宪章,以及流传千古的由他们联名上奏清朝朝廷的"桥倒百孔”的历史典故。奏折写到:“十三省要道,七十二县出水,白湖渡,桥倒百孔。”实际上,是桥的北面倒了,只因了一字之差,”北“写成了”百“,导致朝廷误以为倒了百座桥梁,于是拨下真金白银万两,遂修建了今日通南北的白湖桥。

         “过河拆桥”

 解放前,日本鬼子就在白湖渡驻扎过,离咱们村挺近,村民时常受到侵害,于是村民们自发的组织起一支抗日队伍,终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形成大的气候。但是,现在仍存活的八十多岁的胡金盘老人,就是用刺刀势单力薄的亲手杀死了两个日本鬼子,他亲口跟我说,那时候他还小,拼了吃奶的力气才赢在了最后,也许是人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在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刻,只有孤军奋战以死相博了。当两个日本鬼子断了气,他也瘫软下来了,根本走不回家。战争是残酷的,血淋淋的,惨不忍睹的。所以祖先们费尽力气挖掘了那么多的水塘。连接月亮弯塘的是中塘以及尾随的下塘,它们包围保护着整个村庄和村民。战争时期,没有门庐没有村村通的公路,这是解放后才修建起来的。那时候村民仅通过个石板桥进村,我猜想很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村民进入后就实行了“过河拆桥”的方式以阻断后路,防止小鬼子进村吧?听老人们讲,那时候池塘周围种满了树木和芦苇以作为掩护。如今闲暇时,我总会沿着石板桥抄着小径走在剩存的古老的拾阶而上的石板路上,感受着想象中的小村的昨天。这些青石板据说就是修建白湖桥时多余的,村民们就搬回村庄,铺成了村庄的路。走在这幽静而古老的小路上,听着池塘里说着丰年的一片蛙声以及树上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叫声,身心瞬间轻松明净起来,灵魂一下子就回归到了自然。

                  “民康物阜”

继续向村后行进,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以及太白湖前的堤坝筑就的围里围外。围里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围外仍然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春天,抑或在荷叶田田清香扑鼻的夏夜,你若伫立在这广袤的苍穹下,你就会感觉自己是置身在人间仙境里,耳边只有幻觉中的风吹麦浪的歌声,顾不上欣赏星星萤火,顾不上聆听蝉鸣蛙声。富裕的祖先留给了子孙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只要你用辛勤的双手劳作,你就一定有理想的收获。

   从圩里到圩外的田野里劳作,必须借助一艘小船才能荡过水去。圩外的田野都是几户人家承包起来的。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良田万顷,湖水无边的先天优势,村民们包田的包田,养殖鱼虾的养殖鱼虾,种植莲藕的种植莲藕。小日子过得踏踏实实,红红火火。平日里,我忙于生计,很少到这村后的堤坝上来。每每有空出来,我都会雅兴大发,轻驾一叶小舟在清澈见底的湖面上悠然的荡起双桨。那些宁静惯了的水鸟一下子被我惊吓得腾空而起,这让我更觉无比的惬意,脑海中反复的浮现李清照当年的情境以及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白天,除开季节性的农忙外,村民们便自娱自乐,特别是老年人,自搭台自唱戏,家喻户晓而又富有民间特色的黄梅戏便这样拉开了帷幕。一曲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新时代乐曲便这样抑扬顿挫的悠扬开来。而傍晚,三五成群的广场舞也紧跟着旗鼓相当的优美而激情起来。

   乡间,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觥筹交错,但却有原始的静谧与祥和,自然的人文与风光。谁不说俺家乡好? 

评析《蔡山有个舒家埠》

黄梅县八角亭中学     毛少龙
      沫浴着江心寺的佛光,依托着太白湖的润泽,蔡山的舒家埠可谓享尽地利之势,“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走进它,便走进了一个奇妙的故事王国。
      走向村里,一弯水塘,像明镜一样,展现在面前。它就是“月亮弯塘“,形成于抗战期间,像弯月亮的形状,扮演“护城河“的角色,它阻碍了鬼子的入侵,护佑着村内安全。
       “七仙奔月”,是村内意象传说,七仙为七口井,它们共在“月亮弯塘“里,固为“奔月“。此地是村子的福址,风水好,灵气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村民。
      相传清朝的名人,胡作章和胡宪章就出自此地。他们联名的“桥倒百孔“典故,因一字之差,把“白”写成“百“,而传为佳话,据此获得朝庭万两真金白银,修建了白湖桥,造福于村民。
        “过河拆桥“的故事,让读者走进了抗战年代。现在还健在的胡金盘老人,就是一位抗日英雄,“一刀穿俩“的战绩,被津津乐道。为了躲避鬼子进村,村民们在村子周围,挖掘了许多水塘,塘塘相连,仅留一个石板桥进村,待村民回村后,则抽掉石板,借树木和芦苇掩护,让鬼子无法进村。村民的勤劳和智慧在那个年代彰显得光芒四射。
      在舒家埠,从圩里到圩外劳作,需借小舟游渡。圩外是良田万顷,水塘密织。种田,植藕,养鱼,殖虾等农作,让村民的“小日子过得踏踏实实,红红火火”。圩外亦是心灵放松,灵感突现的地方,置身于湖面上,李清照醉酒归家,惊动水鸟四起的美妙情景,会在心头和眼前乍现。
       白天,舒家埠一片和谐和生机;晚上,它有着“原始的静谧与祥和“。徐家埠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它旧曲不停,新歌不断。不管,你来还是不来,它的故事都一直在流传。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

(0)

相关推荐

  • 有这样一座似曾相识的石桥

    昌乐某村,有这样一座似曾相识的石桥.看上去普普通通,走近发现,其造型和潍城区大于河石桥十分相似,桥面也是用平整的大块青石铺就,不同的是,眼前这座石桥,样子更新一些,与大于河石桥相比,可能建造年代不是特 ...

  • 墨斗湖里说乡愁【林小冰 | 文学看台1911】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

  • 老照片下的鬼子进村,是这样的,不要再被抗战神剧给骗了

    在漫长的14年抗日战争中,我们有几千万的先辈被日军残害,无数人失去了家园.当时只要是被日本入侵的地方,基本都是尸横遍野.日本在各地实施侵略,烧杀抢夺无恶不作.那时八路军战士的武器装备落后,还吃不饱.穿 ...

  • 第二届天府大地艺术季(春)棋田村分会场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3月13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天府大地艺术季(春)棋田村分会场"记忆·丰年"系列主题活动正式开启. 棋田村,因"田园如棋局"而 ...

  • 深田湖秋日【林进挺 | 文学看台1903】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

  • 笪桥廖家:药湖深处水上人家

    湖塘乡廖家村是一块名副其实的飞地,头枕着湖塘,脚踏进新建县,四周被药湖包围,在药湖地区并不多见.而廖家村也因地理位置特殊,一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归丰城市湖塘乡管辖,另一部分则归新建县松湖镇管辖.一姓分 ...

  • 王唤柳 | ​徜徉爱丘山 筑梦新田园

    ▲李正阳题 曾听闻大河镇永安水库旁将建设一个生态农场,其位于黄梅三大水库之一的永安水库之滨,北靠巍巍大别山南尾之养马岭,南拥一马平川之千亩良田,大山大湖大田,天然美景,实属黄梅之罕有. 今年夏初的这次 ...

  • 黄梅这里的村民们怎么看?

    记录生活点滴,收集天下美文.展示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老家黄梅 家在钦州",诚邀您赐稿! 本微信公众号是在市作协指导下,由 ...

  • 瘦石 || 拖船蛟湖湄:鸡毛换糖羽绒村

    很多人都听过"鸡毛换糖"的故事,若是上了点年纪的人,也许曾见识过甚至亲身经历过."叮叮笃,叮叮笃,叮笃叮笃叮叮笃!"伴随着铁锤和糖铲的敲击声和换糖人的吆喝声,不 ...

  • 真实的“鬼子进村”是这样的,擦亮眼睛,不要被电视剧给骗了

    看过抗日剧的伙伴都知道,战争时期我们的村子总是遭到日军的入侵,像土匪进村一样,扫荡村子,抢杀掠夺,样样坏事做尽.虽然电视剧无法做到百分百还原战争的场面,但还是给予我们认识残酷战争的机会,让我们有所感同 ...

  • 坛丘村花龙桥自然村争创“三星级”

    坛丘村花龙桥自然村入村口景观. 坛丘村地处盛泽镇新城区的城郊接合部,由原来坛丘.亭心2个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4.98平方公里,共18个自然村.3个拆迁安置小区.今年以来,坛丘村依托花龙桥自然村争创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