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靖雷|黄梅戏中的春节习俗
桂靖雷:黄梅戏中的春节习俗
自西汉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也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在丰富多彩的黄梅戏传统剧目中,有不少剧目应用了春节习俗。
春节,俗称过年,亦称大年初一,或正月初一。唐宋以来历史习称正月初一至初三叫过年,民国初年起将这三天叫春节,民间仍然沿用过年称谓。建国后人民政府将这三天立为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罗启荣、欧仁煊编著的《中国年节》介绍:“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以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荆楚岁时记》载南北朝时荆楚地域过年情况:“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拍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首都开封士庶过年的习俗:“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州东宋门外,州西梁门外踊路,州北封丘门外,及州南一带,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西湖游览志余》记述了中外名城杭州过年的乐事:“正月朔日,官府望阙遥贺,礼毕,即盛服诣衙门,往来交庆。民间设奠于祠堂,次拜家长,为椒柏之酒,以待亲戚邻里。以春饼为上供,热栗炭于堂中,谓之旺相。贴青龙于左壁,谓之行春。插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高。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橘承之,谓之百事大吉。自此少年游冶,翩翩征逐,随意所之,演习歌吹。”
黄梅戏主要流行区域鄂、赣、皖毗邻地区,同全国一样在岁时年节中,最重视春节,民间习俗均重荆楚遗风。明、清以来地方志记载春节民俗,基本与上述岁时节令风物相同。在黄梅戏不少传统剧目中,应用了春节的岁时习俗,它既反映了民间春节的愉快、欢乐,充满希望和祝福的一面,又体现了人民群众过年困难、悲惨,揭示饥寒和痛楚的一面。如《秧大麦》中的农民夫妇过年,通过夫妻二人载歌载舞,表现了他们勤劳、欢快,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向往:“正月是新年,呀子依子呀,正月里是新年那,依呵呀,家家户户过新年,过新年就把新年过,呀呵嘿,哟哟呀子依子呀,过新年那就把新那新年过,呀呵嘿。”《二百五还年》(又名《卖棉纱》)描写了一个神智不清有些呆痴的青年农民二百五,家贫如洗,勤劳的妻子为了度过残年,将纺好的棉纱叫他上街去卖。可是一到市上,棉纱被骗子骗走,空手回来。妻子又恨又气,权打二百五,结果在二叔公的帮助下,给了一些年货,勉强过了一个年。
《王小六卖鞋》(又名《打豆腐》)讲述的是腊月廿四日王小六夫妇在置办年货中时发生的趣事。年关将近,勤俭、聪明的妻子,将棉纺交给王小六上街卖掉,买回黄豆打豆腐过年。可是王小六好吃懒做,又贪酒好赌,将卖棉纱的钱赌输掉了,他交不了差,只好装了一袋子的河沙滥竽充数,欺骗妻子。在妻子和邻居的帮助下,王小六认识了赌博和贪杯的错误,借了几升黄豆打豆腐过年,夫妻重新和好。《官棚打赌》真实地再现了清代乾隆二十九年黄梅人民在过年中的两种不同境况。以黎明五、石大贾为首的八大坝长,当年节到来时,大肆盘剥灾民,催逼坝费,花天酒地,鱼肉乡邻。将人民的血汗作为美酒佳肴,狂饮生吞,甚至连官棚的帐也不算。八大坝长之一的石大贾说:“后天大家都要过年了,帐就明年再算吧!”以瞿学富、李益为代表的广大灾民,在雪天冰地的残冬,为还清坝费鬻儿卖女,,在贺年的鞭炮声中,骨肉分离。可谓是富人过年,穷人过难。
流传久远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活深深地记载了中国民间春节习俗和封建社会穷人过年的凄惨景况。正如清末诗人冯家吉、秀云甫的《绵城竹枝词百咏》中咏年诗所说:“年酒年糕预备足,富人欢喜穷人愁;债余七事尤堪急,柴米茶盐酱醋油。”
桂靖雷:湖北黄梅县人,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