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读《理想国》 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七)
坚决远离喜欢阴谋论的人。
——坤鹏论
一、牧羊人考虑的是羊的利益吗?
在上个回合中,苏格拉底继续采取类推、例证的方法论证了:严格意义上的医生考虑病人的利益,而不是赚钱。
这听上去非常在理,比如我们还可以说老师为学生,记者为事实、厨师为食客等,都是我们认可的理想的技艺该有之意。
但是,塞拉西马柯并没有就此放弃缴械投降,几次勉强同意后,他奋起再次发难道:“苏格拉底,告诉我,你有奶妈吗?”
这下,把苏格拉底给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认为他“该回答的不回答,反而问这种不相干的问题”。
塞拉西马柯说:“我认为你在流鼻涕的时候,没人为你擦鼻涕;我想你如果有奶妈的话,她不应该不帮你擦,更不应该没有教你区别羊和牧羊人的区别。”
言外之意,你连最基本的、孩童时就该懂的常识都没有呀!你这是没人教养呀!
如果大家留意就会发现,塞拉西马柯总是不断地用语言挑衅和攻击苏格拉底,坤鹏论猜想除了逞口舌之利外,这也是他的策略,因为人在被激怒的时候往往也是最愚蠢的时候。
塞拉西马柯表示,因为按照你刚才所说,“牧羊人和牧牛人考虑牛羊的利益,所以才去照料牛羊,把它们养得又肥又壮,而不考虑牛羊的主人和牧人自己的利益”。
“按同样的思考,你也会认为我们城邦的统治者,我指的是真正的统治者,他们对被自己统治的人的态度也会像牧羊人对羊一样,日夜为被统治者的利益而操劳,而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
在前面坤鹏论就提到过,苏格拉底喜欢用类推、例证的方式进行论证,它们确实让人更容易理解,但是很多时候两件事物虽然相似,却终究是不同的,甚至看上去一模一样,内在本质却是天壤之别,这就是造成了此类方法的通病,正反双方都能找到类似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苏格拉底的医生和塞拉西马柯的牧羊人,听着都可以为他们各自的论点服务。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似乎一半站在苏格拉底一边,但还有一半站在塞拉西马柯一边。
而且,为了支持塞拉西马柯,我们还可以举出其他例子,比如:投资人,他投资直接是为了钱而不是他所投资的东西。
所以,这样类推、类比、例证的方式,往往是大伙都能各取所需,结果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二、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接下来,塞拉西马柯发表了一段一直流传的著名发言,其中心思想就是《庄子·胠箧》所说的:“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译文:那些偷了一个腰带这样不值钱东西的人要受惩罚处死,而盗窃一个国家的人却做了诸侯。诸侯之家有仁义之名,那不就是剽窃来的仁义圣知吗?)
塞拉西马柯通过这段发言重新修订了他的立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而不正义就是对个人有好处,对自己有益。
“苏格拉底啊,你离弄懂正义者和正义、不正义者和不正义还差得很远,竟然不知道正义者和正义只是表面上为了他者的利益,而实际上却是强者和统治者的利益,是对服从和伺候统治者的所有被统治者的伤害,而不正义正好相反,就是统治那些头脑简单的人和正义的人。他们被统治,做对强者有益的事,伺候统治者,让他们快活,而自己却一无所得。”
“头脑简单的苏格拉底啊,你要好好地想一想,以这样的方式,正义的人在与不正义的人打交道时总是吃亏。”
“拿做生意来说,正义者和不正义者合伙经营,到最后正义的人总是没有什么好结果。”
“再拿办公事来讲,纳税和捐款时,两个人财产一样多,总是正义的人交得多,不正义的人交得少;而等到有钱可分时,不正义的人得到很多,而正义的人什么也拿不到。”
“如果他们担任公职,正义的人就算没有别的损失,他也会因为忙别人的事而无暇顾及自己的私事,从而遭受损失,并且他也因为正义的原则,不愿损公肥私,结果一点好处也没有,还会因此得罪亲朋好友,因为正义的原则使他不愿意徇私情。而不正义的人情况就处处相反。”
“当然,我刚才讲的不是那种有本事大捞油水的人,但是如果你希望能判断一个人是正义好还是不正义好,只要想一想这种人就可以。”
“最容易说清这个道理的办法就是告诉你不正义的最极端形式:干坏事最多的人就是最快乐的人,最不愿望为非作歹的人也就是最倒霉的人。”
“这个干坏事最多的人就是僭主,他把别人的东西,不管是圣物还是俗物,是公产还是私产,都加以巧取豪夺,不是偷一点点,而是一股脑儿全部抢走。”
“普遍人犯下的罪过要是被发现了,就要受到惩罚,而且名誉扫地,被称作盗窃圣物者、强盗、拐子、骗子、扒手,说他们犯了各种不正义的罪过。”
“而那些不仅剥夺公民的财产,而且奴役公民的人,人们不仅不会给他们加上种种恶名,而且还说他们是幸福的,不仅得到同胞的祝福,而且人们凡是听到这些完全、彻底不正义的人所做的事也都会祝福他们。”
“人们之所以谴责不正义不是怕做不正义的事,而是怕吃不正义的亏。”
“所以,不正义的事只要干得足够大,就会比正义更加有力,更加自由,更加有气派,就像我一开始就说过的,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而不正义就是对个人有好处,对自己有益。”
不得不承认,塞拉西马柯的发言代表了民间智慧,相信绝大多数人听后,会暗暗点头称是,认为全都说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想。
“人们之所以谴责不正义不是怕做不正义的事,而是怕吃不正义的亏”这句话非常经典,它其实也指出了人类社会道德规范的存在本质。
人的本质是自我保护的,是自私的,那为什么又崇尚道德,宣扬大公无私,推崇助人为乐呢?
坤鹏论认为,这其实就是一种博弈的结果。
当每个人自私地担心别人自私,自己自私却要求别人无私,便会让人们时刻互相防备而无法合作,而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合作,甚至说,人离不开他人独活。
所以,一边是必须要合作,一边是妨碍合作的自私人性,每个人最好的选择就是制定行为规范和律法,限制和惩罚他人的自私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别人心怀敬畏之情,限制自私人性的泛滥,从而防止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
同时,对于自己本人来说,自私的天性必然导致希望世界上只有自己不被限制和惩罚,能无所顾忌的大捞特捞,也就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希望别人做圣人,做一个无私无己,至德至尚的人,而自己则心安理得地做小人,甚至想从所谓圣人身上谋取个人的利益。
套用塞拉西马柯的话就是,人们之所以谴责自私不是怕做自私的事,而是怕吃别人自私的亏;人们之所以制定规范和法律同样也不是怕做自私的事,也是怕吃别人自私的亏。
正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人们不痛恨不公平,痛恨的是在不公平中自己处于不利的位置;我们不是痛恨腐败,而是痛恨腐败中没有我们。
现实中,你我除非能够左右立法以及法规的执行,也就是塞拉西马柯所说的统治者,跳出博弈,成为博弈的裁决者,否则你我以及所有被统治者就必须处于博弈之中,必须遵守博弈的游戏规则,自私会被限制,违反规则就会被惩罚。
否则规则一旦被打破,后果便是自私泛滥造成的游戏混乱崩塌,无法为继,这是参与游戏的人都不愿看到的,特别是游戏的主持和裁决——统治者。
人生如戏,不仅是戏剧,更是游戏。
三、塞拉西马柯想说什么?
塞拉西马柯先后提出了两个关于正义的论题(定义):
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不正义就是对个人有好处,对自己有益;换言之,正义实际是他人的好。
第一个论题揭示的是,正义与不正义完全是统治者确立的,是相对的。
第二个论题则认为,存在客观的正义与不正义的标准,但是,我们不应该遵从通常的道德观点——做正义的人,因为,坚持正义会给人带来损害,而坚持不正义则会给人带来好处,人们之所以选择正义是因为可能会因此受到惩罚,因此我们只要有机会避免惩罚就应该行不正义,从而满足和扩大自己的利益。
这不禁让坤鹏论想起了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毛姆的一段话:
我最后得出结论:做人的目的不是别的,只是为了寻求自身的快乐,即使是舍己为人,那也是处于一种幻想,以为自己所要寻求的快乐就是慷慨大方。
既然未来是不确定的,及时行乐便是理所当然的常识。
我认定,是与非只是两个词,行为准则不过是人们为保护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的一种习俗而已。
自由的人没有理由非要遵循它们,除非他觉得它们对他并无大碍。
那时流行格言,于是我也把自己的信念写成一句格言,用以自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是别让警察盯上。”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