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学校,为何喜欢选址于深山老林?一个原因最致命

若是去一些深山走走,没准当地人就会告诉你这里何时有过书院。今人听了,也许第一反应是古人真是好雅兴,连读个书都要寻一处景致极美的地方,晨闻鸟鸣,夜赏月色。这心境清净了,书自然就读得漂亮。其实,景致的好坏倒是次要,关键是邻居。

孟母三迁的故事,对于如何教育小孩,一直都是一个生动案例,将“近朱者赤”诠释得淋漓尽致。书院产生于唐朝初年,那么,它为何一开始就选址于深山老林,而非闹市呢?创办书院者认为:做自己的邻居,惟有僧院或道观才合适。这在今人看来,似乎很难理解。

读书人和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吗?或者说,仅仅是因为这些场所安静,所以才择其为邻吗?若真如此,还不如自己独处一处来得安静。单说唐朝,可是出了不少高僧,比如玄奘。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真就动了请他当官的心思,足见他们的思想见地应该是远超于“凡夫俗子”的。

可能,读书人天生都带着一股清高劲,非我同类不相往来也,但又不愿意和“同类”交往过密,因为有竞争关系。于是,一些高僧或者道长倒是成了他们愿意结识的人物。如果认识得“巧”,没准还有助于自己的仕途发展。

就好比李白,他好友之一的司马祯,可是能出入皇宫的人。据说,李白后来的官场发展,司马祯可谓是功不可没。

光石山书院的年代,可算是元老级的了,附近一观一寺,朱阳观和惠光寺,地址位于湖南麒麟山中。风景自然是美,书院东南角有十二座秀峰,北边一里处就是惠光寺,前面还有一洗药池,终年水流不断。有山有水,岂止风景美,应该说是风水极佳之地。

都说山清水秀之地,定能培养出灵秀之人。所以说,书院的创办者真是很有想法,只要寻一处有高人所在的观或者寺院,都省了自己看风水的辛苦。看这光石山书院离着惠光寺多近,才一里的距离,就是明摆着要挨着人家么。

虽然僧人或道人不会打搅读书人的清静,但这些读书人,倒是很乐意和僧人或道人交流。李宽中书院则是更为直接,直接办在了寻真观里。风景自是不用说,在石鼓山里,风景读着像部书,看着美如画。这里的读书人好不惬意,在读书闲暇时,还能论道。

就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点点的沁入到了读书人的骨髓之中。

书院对大环境都如此讲究,自然不会放过身边的小环境。

养花弄草都是常态,有时还会移几棵竹子于窗台外,抬眼葱葱郁郁一片,这书读得都是满眼青翠的生机。此外,再堆砌些石头,让书院中营造出山水的好景致。于是,在抬眼移步间,心中满满的都是山水画,做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带着山水情。

唐人如此替书院选址,后人也是如此。宋朝的几个有名书院,都和名山有联系。如:岳麓书院,就在岳麓山下,连这书院的名字都省略了,干脆以山的名字命名。而嵩阳书院在嵩山的太室山脚,这可是挨着少林寺的。庐山的五老峰下,后来也有了白鹿洞书院。

而书院的兴起,自然有其外部的原因,那就是官学的颓坏。

官学,简单来理解,就等同于现在的公办学校。唐朝时已经开始了科举,不论官学还是书院,创办的目的都是为了科举。不过,在一些学问大家看来,官学极容易沦为科举考试的“陪衬”,学子们到头来不好好思忖读书,尽琢磨着科举,从而,彻底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在一些大学者看来,读书的目的,首先是做人,再是做学问,所以不能被外界干扰。

试想,整日里面对着山,隔壁邻居又是静心的僧人或道人,这书自然就可以真正的读进去。以至于,书院的选择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山。

其实,书能否读好,环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心态。就算待在偏安一隅的大山,若是心系那闹市,一样无法真正的研究学问。古人这么做,其实也是一种标榜,将自己抬高一个层次,似是和世间那些不谙学问的人,通过山砌了一个天然屏障。我只管在这山中读书,至于山外之事,先暂且高高挂起吧。

读书人真的不管山外之事吗?

怎么会呢,历来的科举考试,可不是只考书本的“教条”,朝廷用的是“实用人才”。在山中读书,只是不想让世俗之物迷了自己的心智,毕竟做学问是需要有“熬”的精神。

最后,再说一点的就是:

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千年,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完全官学化,这是书院发展的总趋势。更重要的是,书院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算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这值得世人借鉴。

参考资料:

【《九朝编年备要》、《无锡金匮县志》、《中国书院论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