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沟营民间传说
茨沟营民间传说
文/李爱平
古老的茨沟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变迁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缺点东西的“花戏楼”
修建于茨沟村的驻军城堡,名叫“应关城”,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其它城门均已无存,唯有东城门基本保持原貌。
传说当年建城时因地势狭窄,只能把关帝庙设于东门城楼上。新到任的仇时明参将觉得极为不妥,便命人在原城楼外面沿滴水增建一阁楼,则宽其祭拜之地,以安圣心。
阁楼和戏楼建成后,仇参将分外赏心。聘请戏班“开红台”唱戏三天,以示庆贺。当时,不仅邀请了地方上的名流,还把家乡的老母也接来观楼看戏。当他们坐在凌空欲飞的阁楼上,欣赏着灵巧别致的戏楼以及流光溢彩的戏角时,仇参将甚是得意。喜滋滋地问母亲:“母亲,您看这戏楼盖得怎样?”他本以为母亲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对戏楼的精美赞赏一番,可谁知老夫人听完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声:“好是好,就是缺了点东西。”听到此话,仇时明吃了一惊,以为戏楼有啥缺陷,忙追问道:“请母亲明示,缺了点啥?”“缺几个把环。”
母亲回答他时,依旧不愠不火,声音和缓,可仇时明听后,却如醍醐灌顶,不由地低下了头。
九龙岗上“飞来佛”
茨沟营村四面环山,山形各异。其中,西山山坡如九条昂首欲飞的龙相聚一起,村民将此处地称作“九龙岗”。
据说,很久以前,村里高姓一族,人丁日渐兴旺,但坟地却显狭隘。族人做出了迁坟之决议,要将坟茔迁至九龙岗的向阳山坡上。可就在他们准备迁坟的头天晚上,发生了一件奇事——山坡上凭空多出一尊体型高大的弥陀雕像。
佛从天降,是一件喜事。高姓族人停止了迁坟,村民们也都纷纷跑来朝拜。但又不免疑惑:这大佛究竟从何而来?
稍后,才知道水峪沟正在修建一座寺院,工程已接近尾声了,佛像却平白无故没了踪影。村人因而分析,弥陀佛是有意落座于九龙岗,所以才一夜间飞到这里。于是,村民们顺佛意,随人愿,在那里建了寺院。寺院被命名为“弥陀寺”,也称其为“西大寺”。
西大寺现已毁。从残存的琉璃瓦砾中可推测,其建筑规模和规格应该与现存的碧霞祠不相上下。
“神奇”的碧霞祠
茨沟营村东的碧霞祠,也即奶奶庙,始建于朝明嘉靖44年,其大殿顶有中脊无边脊,取法力无边之意。曾多次重修。
每年四月十八,是奶奶庙会。据说有一年,一位西庄旺的香客来过庙会时,村人托他捎了布施。但是,当他将钱要放进功德箱时,心想,都是随心布施,何况谁又知道他上了多少呢?便截留下一部分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并心安理得得用这钱买了油条、麻叶、小菜等食品,有滋有味地吃了一顿。吃完后,又坐到戏院中间看起了戏。正当他看得如痴如醉时,一块石头不知从何处飞来,不偏不倚地砸到了他的头上,砸出了一道伤口。他捂着被砸的头部,立马意识到,一定是“奶奶”警示他。他赶紧补上了布施,重新在奶奶神面前祷告许愿。说也奇怪,当他做完这些时,头部完好如初,竟一点伤痕也没有了。
相传,有一位家住外乡的叫月娥的女子,生性宽厚,心地善良,可就是没有子嗣,四月十八这天,也来祭拜奶奶神,求神赐她一个孩子。与她同来的,还有几个或祈福或求子的妇人。她们天不明就起床,带了干粮早早地向茨沟村奔来。因为她们听说,拜祭奶奶神,越早越灵。
就在她们快到茨沟村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位穿戴破烂的老妇人正抱着一个小孩哭泣。小孩面色蜡黄,看来已奄奄一息。老妇人的哭声非常凄楚,听得让人揪心。
其他人还在继续赶路,月娥却怎么也迈不动脚步,停下来问询起来。经打听,知道老妇人家住深山小村,老汉、儿子都已离世,媳妇没奈何远嫁他乡。家里只留下了她和孙子艰难度日。前几天,孙子不知得了什么病,不吃不喝,日渐严重。她好不容易向邻居借了几两银钱下川底给孙子看病,不想碰到一伙强人,把钱给抢了去。月娥听了老人的叙述,非常难过,再看那个瘦弱的孩子,悲悯之情更是溢满心扉,就不由自主地把准备上布施的几两银子全掏给了老人。而且,月娥见老妇人身边的口袋空空,把干粮也一并给了老人。
老人谢过月娥后下了山。月娥却犹豫起来,不知道该不该再去庙会。去吧,自己已身无分文,拿什么去求奶奶神?不去吧,已快到庙前了,有点可惜。转而一想,还是决定前去,大不过去看热闹罢了。又快步追上了同伴。同伴们都笑她傻,忘记自己是干啥来了。
她当然没有忘记。只是,她确实没办法上布施,只在奶奶神面前默默许愿,明年再来敬拜。可谁知她一回去后就怀上了孩子,而且还是一对龙凤胎,喜得一家人不知说什么好。倒是同来的那几个却没有一个如愿。之后,人们越发相信茨沟村的奶奶确实灵。从此,月娥每年都要来祭拜奶奶神,与她同来的善男信女也一年比一年多。
文字编辑:张萍花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