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东吴旧臣之后平定陈敏叛乱,北方再度狼烟四起 2024-06-07 01:22:08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1篇朝局稳定之后,司马越要开始解决司马颙了。他没有第一时间动用武力,而是先礼后兵,下诏征召司马颙为司徒。尽管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圈套,但司马颙别无选择,只能乖乖的上路。走到新安时,奇葩的事情发生了。南阳王司马模派出将领梁臣拦下司马颙的车驾,然后将他活活掐死在马车里,连同三个儿子一起遇难。司马颙是八王之乱中被杀的第七王。从事后来看,这肯定是司马越授意或者默许的,因为没有人因此受罚,包括梁臣在内。不过,司马氏向来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司马越可以搞定司马颖和司马颙,却搞不定陈敏,陈敏的平定,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陈敏进攻荆州失败,做起了在江东称王称霸的春秋大梦,但他处理刑罚政事毫无章法,子弟也凶恶残暴,江东人士都把他们看作祸害。人心浮动之际,庐江内史华谭看出了平定江东的时机,亲自写信策反顾荣,劝他悬崖勒马,以免日后无颜见江东父老。收到信后,顾荣惭愧不已,决心反正,秘密派遣使者向征东大将军刘准报告,让他发兵到江边,自己将作为内应。刘准同意了,派出扬州刺史刘机从历阳讨伐陈敏。获悉江北的行动,陈敏派弟弟广武将军陈昶率领数万兵马驻扎在乌江,历阳太守陈宏驻扎在牛渚。这时,陈敏的弟弟陈处看出顾荣怀有二心,建议陈敏先杀了顾荣,陈敏没有答应。陈昶的司马钱广和周玘(周处之子)是同郡人,周玘将其策反,让他杀了陈昶,然后宣称陈敏也被杀,警告扬州有敢乱动者诛灭三族。得知钱广叛变陈昶被杀,陈敏派甘卓(甘宁曾孙)前往讨伐,还对他寄予厚望,将麾下最精锐的士兵和最坚固的铠甲都给了他。顾荣担心陈敏怀疑自己,冒险回到陈敏身边,陈敏对他信任依旧,反而责备他:“你应该四处走动安抚人心保卫我,到我这里干什么?”顾荣哭笑不得,重新回到前线,和周玘一起劝说甘卓。同为东吴旧臣之后,几乎没费什么口舌,甘卓就被说动了,先假装有病接回家人,然后截断桥的交通,把船放回南岸,与顾荣、周玘、纪瞻等人一起攻打陈敏。此时,陈敏已经无人可派,只得亲自上阵率领仅剩的一万余人前往迎战。两军交战之时,甘卓手下的士兵对陈敏手下的士兵喊话道:“我们之前为陈公效力,不过是看在顾荣和周玘的面子上,如今他们都改变了立场,你们还有必要为他卖命吗?”一番话问得陈敏的部下犹豫不决,军心动摇。这时,顾荣亲自出场了,手摇白羽扇,对陈敏部下道:“散了吧,都散了吧。”就这一句话,陈敏的部下一哄而散,可见顾荣在江东的号召力。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三月,接替刘准镇守寿春的平东将军周馥将陈敏的头颅送到了洛阳,历时一年多的叛乱就这样被江东人自己搞定了,没有让朝廷出一兵一卒。既然立下大功,自然少不了论功行赏。顾荣被征召为侍中,纪瞻为尚书郎,周玘被司马越辟为参军,陆玩(陆机堂弟)为掾。然而,当他们走到徐州时,听说北方更乱了,迟疑不前。司马越很生气,给徐州刺史裴盾写信说:“如果顾荣等人左顾右盼,以军法遣送他们。”人家立下大功,你都如此态度,以后还怎么合作?顾荣等人更加害怕,干脆逃回江东,惹不起我躲得起。顾荣的担忧没有错,北方确实乱了,与其到洛阳做那如同摆设还有生命危险的官,还真不如留在江东做一个平头百姓。先说说朝廷的情况。司马炽登基后,有感于朝廷之前多年的混乱,决定重振朝廷权威,勤于政务,大事小情全都过问。不料,这引起了司马越的强烈不满,多次要求出镇地方。是年春,司马越离开洛阳,以太傅的身份坐镇许昌。不止自己坐镇许昌,司马越还让二弟司马腾为新蔡王,都督司、冀二州诸军事,坐镇邺城;三弟司马略为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坐镇襄阳;四弟司马模为征西大将军,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诸军事,坐镇长安。如此一来,除了洛阳,以及那些割据军阀,司马越兄弟四人基本上将晋朝的地盘瓜分完了,司马炽即使再勤政,也不可能有所作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方的陈敏刚刚搞定,北方又不太平了。公师藩虽然被苟晞所杀,但他的部下还在,而且比他还厉害。公师藩死后,一个名叫汲桑的江湖大佬接管了他的部队,继续作乱。汲桑自称大将军,打着为司马颖复仇的旗号四处劫掠,尤其是他的先锋讨虏将军石勒,所向披靡,无人可挡。重点说一下石勒,日后可是北方的大牛人。石勒,羯人,出生于并州上党郡武乡县,雄武壮力好骑射。身为羯人,他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而这段经历也改变了他的命运。数年前,并州发生饥荒,建威将军周粹劝说并州刺史司马腾抓一些胡人到山东出售换取军饷。司马腾同意了,而石勒恰好被抓走。为了防止这些胡人逃走,司马腾手下的将军将他们全都拷上了枷锁,送往山东的过程中,石勒遭受了非人的侮辱和殴打。卖到山东后,石勒成了一个奴隶,但他的主人茌平人师懽觉得石勒相貌不凡,将他放了。恢复自由身后的石勒结识了师懽家附近的一个马场主汲桑,汲桑很赏识他,让他加入了自己的强盗团伙,还让他以石为姓,以勒为名。公师藩起兵时,汲桑觉得这是一个在乱世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拉着石勒和手底下的几百兄弟入伙,算是踏入了这火热的江湖。这是石勒人生中的一次转折,也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下半生。是年五月,汲桑大破魏郡太守冯嵩,长驱直入邺城。司马腾仓皇出逃,却被汲桑手下大将李丰所杀。汲桑打开司马颖的棺材,取出他的尸体,放在行军的车上,一旦有事就假模假样的向他请教,真是一群妖人!接着,汲桑开始烧杀抢掠,先将邺宫点了,大火旬月不绝,然后是大屠杀,杀了一万多人后再行抢掠,将能抢的东西抢走后,从延津渡过黄河,向兖州进发。得知二弟司马腾被叛军杀死,司马越吓坏了,派出苟晞领兵前往兖州平叛。不到一年前,苟晞曾击杀公师藩,如今他能彻底平定这支叛军吗?整个天下都在翘首以待。 赞 (0) 相关推荐 姜维曾试图恢复蜀汉,那么东吴灭亡后,有人想复国吗?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向蜀汉发动战争.在魏灭蜀之战中,司马昭调集了18万大军,这体现出他准备一举消灭蜀汉的态度.此战,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击败诸葛绪,直奔汉中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大军 ... 激荡四百年:益州反,天下叛,司马伦称帝只为过把瘾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8篇 从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扳倒贾南风后,司马伦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清除异己,不听话的全都杀掉. 很快,司马伦的白色恐怖吓到了一个人,益州刺 ... 激荡四百年:东吴旧臣之后平定叛乱,司马颖如愿以偿成为皇太弟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8篇 张昌被陶侃击败后,被迫逃往下俊山,荆州的叛乱就此平息,但他派出的石冰还在扬州四处流窜,所到之处,给百姓造成巨大伤害. 而此时,司马乂还在和司马颙 ... 激荡四百年:益州一团乱麻艰难平定,彭城失守刘宋颜面尽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92篇 萧惠开担任益州刺史时,性情残暴,随意诛杀,蜀地百姓怨声载道.等到听说他派出东下的费欣寿全军覆没,北上的程法度又无法前进,晋原郡首先反叛,其他各 ... 激荡四百年:北魏铁血手段平定叛乱,陆俟恩威并施绥靖长安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42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盖吴的叛乱尚未平定,北魏的秦州.益州一带又有几支叛军相继揭竿而起,声援盖吴. 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三月,金城人边固. ... 激荡四百年:先后臣服秃发乌孤和乞伏乾归,吕光走上人生巅峰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09篇 两晋时期,鲜卑族是北方游牧民族中最为强大的,又分为很多个部族,最为著名的当属拓跋部和慕容部. 拓跋部和慕容部崛起之前,有一个部族也曾给西晋造成 ... 激荡四百年:历时两年平定杜弢,没有上过战场的王敦列为首功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61篇 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八月,荆州刺史周顗被杜弢围困于浔水城,窘迫之下向武昌太守陶侃求援. 陶侃派出明威将军朱伺前往救之,杜弢退保泠口.陶侃断定 ... 激荡四百年:力推孝道元恂疯狂打脸,穆泰作乱元澄轻松平定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1篇 孝是儒家的重要内涵,作为儒家文化的拥趸,元宏自然推崇孝道. 建武三年(公元496年)二月初九,元宏下诏曰:"群臣中如果不是武将,要严 ... 激荡四百年:关键时刻刘彧敢于用人,吴喜挺身而出平定三吴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85篇 当前线将领在延陵和叛军对峙之时,殿中御史吴喜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刘彧调给他精锐部队三百人,到东战场去效命.刘彧死马当作活马医,当即以吴喜为建武将 ... 激荡四百年:北魏大举南征进展不利,李崇平定武兴西部安稳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4篇 通过或强硬或妥协的手段稳固后方后,之前确立的南征计划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元宏开启了人生最后一次大举用兵. 建武四年(公元497年)六月初七,北魏 ... 激荡四百年:北魏讨伐柔然大获全胜,刘宋平定蛮族成绩斐然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43篇 拓跋焘虽是北魏的一代雄主,但军事上的成功无法掩盖他在政治上的失误,尤其是对于民族问题,过于粗暴的政策激起了更多反抗. 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