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 人类思维最隐秘的角落里,藏着什么秘密?



欢迎回到汤质看本质,本期是逻辑系列的第三期,继演绎和归纳之后,我们聊大有妙有的「类比」
1000多年前,哲学家奥古斯丁说,什么是时间?你不问还好,你一问我,我就说不清楚它是个啥了。
随后奥古斯丁花了很多时间讨论时间的本性是什么,后来人读得头晕目眩。
我们都曾经历过各种奥古斯丁时刻,被人问起什么是生活、理想,和所谓的意义,我们给出的解释同样令人头晕目眩。
时间的本性是什么呢?早于奥古斯丁一千年,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生秒懂。
不仅秒懂,甚至还说出了「漫长的时间」、「岁月在流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句子。
我们总是把「类比」当成一种不严谨的推理手段,认为两个对象有ABC相似之处,就类似的推论它们在DEF上也有相似之处。
但认知科学家候世达却说,类比思维是思考之源思维之火,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推理手段。如果你对人类超凡的认知能力很好奇,却不关心类比在其中的作用,就好像要理解千姿百态的生物现象,却不关心进化论一样,很多现象,只能用神迹来解释。
接下来,我会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这点。
无处不在的三种类比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思维与语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用名词来指代一个对象,用形容词来描述对象的属性,用动词和介词来描述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而我们之所以能习得更复杂的语言,掌握更多概念,认识更多属性、关系和对象,皆是因为类比的力量。
当我们学习一个形容词的时候,会关注它的近义词,比如用美丽来理解优雅,用温柔来理解和蔼,这些基于对象属性的类比,叫属性类比
在掌握动词和介词的时候,会用「拿」来理解「抓」,用「丢掉」来理解「放弃」,这是基于对象间关系的类比,关系类比。
最后是关于对象本身的名词,时间如流水——学习名词的时候,我们依然在疯狂地进行类比,这种类比更为复杂,整合了大量的属性和关系,被称为结构类比,比如用空中客车来理解飞机,用冰山来理解潜意识(弗洛伊德),用有机体来理解国家(霍布斯)。
「用流水类比时间」,就是把流水与万物的交互方式映射给了时间,抽象的时间突然变得生动起来,我们才说出了「漫长的等待」、「时间在流逝」、「历史的长河」这样的句子。
隐喻!
虽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类比来理解世界,但我们却很少察觉到这件事,觉得只在某种修辞和说理的场景下才会主动调用类比的能力,而类比之所以难以察觉,是因为它在以一种隐喻化的认知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话语。
什么是隐喻化的认知方式?考虑下面这个细思极恐的例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丢掉一个垃圾,也会劝别人丢掉某个思想包袱,甚至还会觉得自己或某人“丢掉”了初心。
我们要问,思想包袱初心到底是什么?它怎么会被“丢掉”呢?
因为在我们思维的角落里藏着一个隐秘的类比——我们总是将心理内容隐喻为某种物理实体。
基于这个类比,我们就能方便地把物理世界中的学到的动词、介词、名词,以及这些词背后携带属性、关系和结构应用于心理世界了。
于是,我们说出了大量令人匪夷所思的句子:放下你的执念、重拾信心、收拾好你的心情、端正你的态度、这件事儿你扛得住吗、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我在超人书单和大三元课程中都重点推荐过这本《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里面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类比和隐喻是如何帮助我们构建语言、认识对象、对世界形成理解的。
例子:语言即容器,知道即看见
比如「语言即容器」隐喻——如果心理内容是物理实体,那么我们的「语言」就是盛放这个物理实体的容器。
我们会说这样的话:
  • 你的表达很「空洞」——你的容器里没有实体——你的语言中没有思想

  • 你的理由「很充足」——你的容器里东西很多——你的语言中充满想法

当我们说:他说话很空,是个没有思想/内涵的人,其实是在心里做了一个隐秘的类比:他给了我一个盒子(语言-容器),但却是个空盒子,所以我判断他没什么真东西。
我们甚至会说,这个人肚子里/脑子里没有“货”。
而认识到心理内容的过程,就相当于「看到」这些「货」(物理实体)的过程。这便是「知道即看见」隐喻。
于是我们有这样表达:
  • 我还没想「清楚」

  • 你的思路很「清晰」

  • 你的观点很「模糊」

  • 我能给你一个很好的「视角」

  • 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 他的发言听的我「云里雾里」

更进一步地,一些结构复杂的心理内容就像是结构复杂的物理实体,我们往往用现实世界的「建筑物」来类比它们。接下来是「思想即建筑」隐喻:
  • 我在「构建」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 你的的理论「根基不牢」

  • 你的论据「支撑」不了你的观点

  • 你必须构建一个「更牢固」的观点

  • 一个理论「崩塌」了

看出来了吗?我们在用与物理世界的视觉化交互方式来类比心理世界的认知行为,用围绕着物理实体和视觉系统的建立起来的概念来处理和心理认知能力有关的范畴,由于前者是鲜活的、具体且关系明确的,后者是抽象的、隐晦的、关系含糊的,用前者类比后者,从而使后者变得鲜活、具体、关系明确,是一波骚出天际的操作。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作者说:
物体和物质来理解我们的经验,使得我们可以挑选出部分经验,并把它们当成一个统一种类中的离散实体或者物质。一旦我们能够把我们的经验看成实体,我就能指称它们,将其归类、分组以及量化,从而通过此途径来进行推理
乔治·莱考夫 马克·约翰逊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爱情如战争,成长是赛跑
不仅是以物体和物质来理解我们的经验,借助隐喻,我们还能通过某些抽象的事物来理解另一些更抽象的事物,比如用战争来类比理解爱情
我们会说:
  • 我朝她发起了「攻势」

  • 我们「赢得了」她的芳心

  • 突破了最后的「防线」,就这样被你「征服」

  • 我和她「两败俱伤」

  • 我是爱情中的「失败者」

类似还有「生活即赌博」
  • 这是一次机会,我们要「赌」一把

  • 我们要「All IN」

  • 这是我的「王牌」

  • 我看「胜算」不大

  • 我们没什么「筹码」了

这类隐喻和之前那些简单隐喻的区别在于,它的结构更复杂,在隐喻的过程中代入了更多的要素关系,也叫做结构隐喻,它与简单隐喻的区别,类似于结构类比和属性/关系类比的区别。
结构隐喻(结构类比)为我们拓展其意义提供了最丰富的资源。它能让我们以一个高度结构化的清晰界定的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比如,对于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一个常见的结构隐喻是「社会即熔炉/锻造炉」,「人是被锻造之物」。
我们会说:
  • 接受社会的「锤炼」

  • 这个人在社会里「锻炼」出来了

  • 接受生活的「敲打」

  • 你怎么那么「脆弱」

  • 这个人很有「韧性」

而对学生朋友来说,「学习成长即田径比赛」则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类比,和田径比赛有关的概念充斥着我们的学生时代。
  •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 小明的成绩「遥遥领先」

  • 张三「落后了」,李四「掉队了」

  • 高考「冲刺」100天

之前在讲学习的底层原理时,我们重新理解了一个成语——触「类」旁通,这里可以加深一下印象,顺便再重新理解一个成语:不言而「喻」
候世达在书中说:「人在思考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发现类比,类比乃是思维核心。不是每周、每天、每小时或者每分钟做一次类比,而是每秒钟都在做着数不清的类比」……我们「通过类比,将两个心理实体联系起来为我们提供用的视角,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情况」。
我们的认知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不言而喻、触类旁通的过程。
爱情如战争,成长是赛跑


这个神奇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认知语言学家吉尔斯·福康涅(Gilles Fauconnier)为我们做了慢动作分解,他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能较好地解释类比、隐喻的作用原理。
他认为,两个心理对象的整合至少需要四个空间的参与,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融合空间(Blended Space)。
类属空间包含了两个输入对象的共有特性,确保两者有结构上的映射关系,融合空间则是我们形成综合性的理解的地方呢。
拿爱情与战争举例,它们之所以能扯到一起,大概是因为,爱情和战争一样,有一种双边互动,双方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在行为上有主动被动、进攻防御的特征。由此融合得到的“爱情”,就是一种战争式的爱情。
我们用战争的粗暴关系简化了复杂的爱情,获得一种粗糙但稳定的理解。这种理解当然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它预设了一定会有一方是胜利者,胜利者理应获得特权、签订条约,作为失败的一方,则要找机会反扑回去,撕毁条约,新建立秩序。这是一个需要持续炫耀武力,经常进行威慑,偶尔制造摩擦,必要时大打出手的爱情关系。
学习成长能和田径比赛扯到一起,大概是因为它们都是有单一的运动方向的多人运动,有着规范的评分机制和枯燥的过程。我们用起跑线、偷跑抢跑、落后掉队、百米冲刺这些说法来理解学习成长,实在很形象。但,它过度简化了我们对学习成长的理解,又过度强化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导致学习的过程真的变得很枯燥。
好在,我们的概念之网是有弹性的,我们可以调整融合的对象。
原型!

《隐喻》提到,关于爱情,还有一个常见的隐喻——爱是共同加工的艺术品。爱与艺术品的共性在于,需要共同加工,需要基于共同的审美,需要欣赏的视角,需要耐心,需要长时间磨合等等。选择用这个类比来理解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爱。
成长的田径比赛之所以让人如此疲惫,是因为我们在以百米的姿态跑一场马拉松,我们从来没见个一个起跑线如此重要的马拉松,也没见过一个距离跨度如此之长的冲刺。
真正的马拉松跑者,应该是能享受其中乐趣的,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胜负重要,身心的健康与韧性更重要,在一个长期目标中发现功利价值之外的意义感,同样重要。所谓“竞争意识损害竞争力”。
是不是很有意思?对类比和隐喻研究,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相似性」的角度解释了心智运作的底层机制。
相似性的意义上,战争是爱情的原型,田径赛是成长环境的原型,物理实体是心理实体的原型,我们把原型具有某种相似属性、关系或结构投射至了另一对象,从而把握了它。
接下来我们收敛思维,关注「原型」这个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认知语言学把我们上面讨论所有思路都统一归为「原型范畴论」(也称为「现代范畴论」)。
按照王寅老师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定义:
「原型是一个范畴的典型实例,其他成员是基于它们被感知到的与原型相似而被纳入同一范畴的。范畴成员基于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有程度之分。」
「范畴以原型成员为中心,通过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的,词义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以中心意义为基础不断扩展形成了一个意义链(Meaning Chain),构成了一个语义网络。」
上面提到的「家族相似性」是维特根斯坦后期主要理论,他用家族相似来说明语言的模糊性和广泛关联性——比如「丢掉」是「放弃」它爹,「小学」是「中学」的弟弟,「温柔」是「和蔼」的妹妹……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但没有明确的层次和等级,它们的相对关系是在我们的日常交流/语言游戏中被暂时确定的。
学界一般认为是维特根斯坦开启了语言学从经典范畴论向原型范畴论。
从前面的例子中能看出原型范畴论有很强的解释力,我们正是围绕这些原型,织出了每个人的信念之网。那些越早出现、处于中心位置的信念,关联的节点越多,对我们的影响也越大。
例子:家庭原型与自我原型
譬如,家庭是最早出现的原型范畴之一,「家庭即社会」是一个人挥之不去的深层隐喻,我们时刻在用家庭与外部世界做类比,社会关系成了家庭关系的翻版,一个人与男性上级的关系大多都是与父亲关系的摹本。
比家庭更原初的原型是「自我」的原型,想想我们是怎么进行自我评价的?我们经常这样琢磨:如果我是别人,我会怎么看我自己。这个「别人」不是「别人」,而是以我为原型类比出来的摹本,我臆想中别人对我的评价标准,其实是我对别人评价标准的某种翻版——一个痴迷买名牌包包的人,觉得别人时刻都在盯着自己的包包看,是因为他自己总盯着别人身上的包包看。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推己及人,接着以“以人度己”。
就这样,原型坚不可摧,类比无法无天,它们既给了我们无边无际发散空间,也把完全把我们锁死在了概念之网里。
可若非如此,人类不可能拥有如此超凡的理解能力。
理性何以有限且有效?
回顾西蒙的说法:人只能在一个封闭的变量系统中才能做出有效决策。人的理性是「有限理性」,我们能高效决策,是因为我们能快速区分哪些信息与决策有关,哪些无关。
我们之所以比人工智能更智能,是因为我们围绕着原型在庞大的概念之网中建立了一个「半封闭空间」,让理性得以在相似性搭建起来的通道里高速穿行。换句话说,理性之所以有限且有效,是因为我们基于原型相似性的做出的经验迁移是有效的。
用战争理解爱情,用田径理解学习,把对「旧情境」的理解迁移至「有相似度的新情境」,事实证明,这种触类旁通、不言而喻的认知过程效率奇高。
但学习不是田径赛,爱情也不是战争,作为代价,原型也限制了我们的视角,约束了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偶尔犯下非理性的错误、受困于固有观念、甚至被某些心理阴影封印住某种能力。
庆幸的是,类比广泛的灵活性为我们留出了后门,爱可以是战争,但也可以是共同加工的艺术品,学习成长也可以是一趟充满挑战与乐趣的马拉松,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并非不自由。
候世达在「类比如何操纵我们」一章的结尾引了一首小诗:
来看看詹姆斯·费伦(James Falen)写的一首优美的赞美诗的最后四行。
处处都是衔接与链条,
松弛我们僵硬的大脑。
各种结构和限制虽是束缚,
却奇妙地解放我们的思考。
《表象与本质》
并在总结道:
范畴的确在操纵我们,我们也的确受制于它们。对此只能承认。我们不仅被囚禁在已知的牢笼里,而且还是终生的刑期。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不断扩大这个牢笼。事实上,可以无限扩大。
只有已知的事物,才能让我们从已知中解脱。
《表象与本质》
马克思·韦伯说——我们都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实在精辟,事已至此,逃是逃不掉了,我们也只能琢磨这网怎么织才能自己让挂得比较舒服了。
归纳的话题就讲到这里,逻辑谬误、口语表达以及沟通说服的话题会放在下一期展开,我们要带着这些「系统级」的理解,去处理那些「应用层」的问题。
(0)

相关推荐